第八章 加工业的初创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当偏离闹市区的西环坚尼地城爹士街出现了一座只有二十台缝纫机的服装厂时,没有人会注意到这间小小的山寨式工厂,但作为孟有田新事业的真正开端,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一个尝试,一个开始熟悉服装领域的开端,由此向相关产业扩展,孟有田有着一整套的计划。衣服,裤子,领带,衬衫,腰带,箱包……这是一条曾经被某位富豪证明在十几年后依然会成功的创业之路。
dragon牌牛仔衣裤在两个月后推出了,作为训练熟练工人,试验市场反应的初级产品,孟有田取其耐用的特点,面向的是中低层劳动者,实际上就是工装衣裤。当然,推出一个品牌,当然要有亮点,dragon牌牛仔衣裤除了牢固耐用、合身服帖外,还第一次在这种服装上使用了拉链。
主要面向体力劳动者,作为劳动服推出服装,孟有田自然有自己的考虑。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初涉一个行业,他还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和知识,由低端到高端,由通俗到时尚,一个名声不显的品牌只能一步一步前进。而且,做低端产品不仅能增加生产销售经验,并培养出一批熟练工人,也不是无利可图。
战后香港人口剧增,短短一两年的时间便从五十多万增长到一二百万,大量廉价的劳动力,雨后春笋般开设的工厂,使这种价格不高却牢固耐用的工装很有市场。
薄利多销,先创出点名声。在孟有田的计划中,最少在半年之内,工厂的设备和技术不足以再推出更高端的产品。虽然孟有田很想一步登天,但骨子里的谨慎还是让他的创业显得稳健。只要不赔就行,反正现在也不指望这个服装工厂养家糊口。
肖三、肖四搞驳运有两个多月了,聘了几个劳力,自身也比较熟悉了驾船出海的营生,收入足够养家糊口。现在不仅不用孟有田再资助,还能有所积攒。杂货店的生意也还可以,差不多能挣出一家人的生活费。而孟有田则抽时间继续参加竞标,赚的钱继续向服装厂追加投资,增置设备;剩下的则积攒起来,作为流动资金。
让肖氏兄弟搞驳运只是一个过渡,孟有田前几天在旧军用物资拍卖会上花了一万五千元港币买了一条中型的机动驳船,还有一套日本海军船坞使用的挖沙机器,准备成立个公司,由肖氏兄弟主持,由挖海沙开始,逐步向建筑材料业进军。
海沙是建筑业所必需的建材,但经营这个行业的人却很少。因为当时挖海沙相当艰苦,全都是手工操作,铲沙很吃力,费工又多,沙价又贱,盈利少。而且每逢煤炭船到,挖沙的工人都运煤去了,就找不到工人。
如果使用机械操作挖海沙,再加上用机船代替帆船,不仅效率会大大提高,而且使用的人工少了,便可以组织一支相对固定的专业挖沙队伍,完全靠此赢利赚钱。
先在某个行业立足,哪怕起初赚得少一点,权当是个学习的过程。等熟悉了运作流程,再加大投资,滚雪球似的发展,这是孟有田的经营理念。从表面上看,挖海沙每立方码三元,盈利很小,但实际上并不积压,资金周转很快,挖出来就差不多等于是现钱,在香港重建的时候,销路不是问题。
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却比别人更有资本,更先行一步,这就是孟有田的优势所在。要是这样还赚不到钱,那他不如跳进海里淹死得了。
个人的价值,在不同的时间段里衡量的标准也是不同。追求财富,追求个人的幸福,孟有田并不因此而感到羞愧。至于国内要爆发的战争,兄弟阋墙,同室操戈罢了,他对此并没有当初抵御外侮的激动和热情。
以后我会以巨大的财富贡献祖国,为民造福。孟有田的脑海里每每浮起这个念头,又有些嗤笑,何必用什么高尚的目的来安慰自己,自欺欺人。如果真成了大富翁,做慈善当然是应有之意,用钱买名声,古今中外都不乏其人啊!
随着时间的流逝,孟有田越有越融入现在的角色,一个追求财富,要创业成为大富豪的年轻人。是的,他现在不过二十五六岁,说起来并不算大,三十而立,他对五年后的前景还是充满了信心。
二战刚刚结束,欧洲国家饱受蹂躏,医治创伤还需要时间。而美国佬大发战争财,赚得是钵满盆满,而且取代了欧洲国家,成为了新兴消费品的风向标。要想赚大钱,还得从美国佬口袋里掏。
在知识界看来,美国五十年代那几年枯燥无味,苟安自得,乃是无节制的纵情物质享受的时代,整个社会是离心离德,随俗从流,个性混灭,精神空虚;到处充满无聊的厌烦情绪和低趣味的祖鄙行为。
照那些人的看法,那是一个一无可取的时代,这时个人地位的标志是高级职员专用厕所的钥匙;大丈夫气概的标志是参加“美身刮脸香水俱乐部”。比排场,无外乎是家里有没有好的松木家俱,经济生活的标志则是能否照“阁下应即买车”这条来办事。
正因为是这样,成为暴发户的美国佬对于新发明和新事物的接受速度便尤其惊人。那些千百万醉心于招摇曳音乐的一代男女发觉生活已经变得更安逸,更好过,更方便,更有趣了——一句话,更有些过头了。同时,他们对大萧条时代也记忆淡薄,以喜惧交集的心情认识到:“那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大萧条时期幸存的人,才一领略新繁荣的滋味,就又变得不合时宜了。须知经济繁荣曾是此辈青年时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他的理财本能是怯懦保守的;如果他能积蓄一百元,他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可是节俭已经突然变得不时兴了。战后成年的美国人,对于拮据岁月毫无体会,往往把到手的每一分钱,连同今后很长时期也挣不到的收入全数花光了事,“大手大脚”成了恭维人的话。
所以,孟有田把服装业的发展瞄准了美国,但他还缺欠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在美国方面缺乏一个代理人,缺乏让美国佬看到新服装的一个窗口。
……………
一个尝试,一个开始熟悉服装领域的开端,由此向相关产业扩展,孟有田有着一整套的计划。衣服,裤子,领带,衬衫,腰带,箱包……这是一条曾经被某位富豪证明在十几年后依然会成功的创业之路。
dragon牌牛仔衣裤在两个月后推出了,作为训练熟练工人,试验市场反应的初级产品,孟有田取其耐用的特点,面向的是中低层劳动者,实际上就是工装衣裤。当然,推出一个品牌,当然要有亮点,dragon牌牛仔衣裤除了牢固耐用、合身服帖外,还第一次在这种服装上使用了拉链。
主要面向体力劳动者,作为劳动服推出服装,孟有田自然有自己的考虑。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初涉一个行业,他还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和知识,由低端到高端,由通俗到时尚,一个名声不显的品牌只能一步一步前进。而且,做低端产品不仅能增加生产销售经验,并培养出一批熟练工人,也不是无利可图。
战后香港人口剧增,短短一两年的时间便从五十多万增长到一二百万,大量廉价的劳动力,雨后春笋般开设的工厂,使这种价格不高却牢固耐用的工装很有市场。
薄利多销,先创出点名声。在孟有田的计划中,最少在半年之内,工厂的设备和技术不足以再推出更高端的产品。虽然孟有田很想一步登天,但骨子里的谨慎还是让他的创业显得稳健。只要不赔就行,反正现在也不指望这个服装工厂养家糊口。
肖三、肖四搞驳运有两个多月了,聘了几个劳力,自身也比较熟悉了驾船出海的营生,收入足够养家糊口。现在不仅不用孟有田再资助,还能有所积攒。杂货店的生意也还可以,差不多能挣出一家人的生活费。而孟有田则抽时间继续参加竞标,赚的钱继续向服装厂追加投资,增置设备;剩下的则积攒起来,作为流动资金。
让肖氏兄弟搞驳运只是一个过渡,孟有田前几天在旧军用物资拍卖会上花了一万五千元港币买了一条中型的机动驳船,还有一套日本海军船坞使用的挖沙机器,准备成立个公司,由肖氏兄弟主持,由挖海沙开始,逐步向建筑材料业进军。
海沙是建筑业所必需的建材,但经营这个行业的人却很少。因为当时挖海沙相当艰苦,全都是手工操作,铲沙很吃力,费工又多,沙价又贱,盈利少。而且每逢煤炭船到,挖沙的工人都运煤去了,就找不到工人。
如果使用机械操作挖海沙,再加上用机船代替帆船,不仅效率会大大提高,而且使用的人工少了,便可以组织一支相对固定的专业挖沙队伍,完全靠此赢利赚钱。
先在某个行业立足,哪怕起初赚得少一点,权当是个学习的过程。等熟悉了运作流程,再加大投资,滚雪球似的发展,这是孟有田的经营理念。从表面上看,挖海沙每立方码三元,盈利很小,但实际上并不积压,资金周转很快,挖出来就差不多等于是现钱,在香港重建的时候,销路不是问题。
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却比别人更有资本,更先行一步,这就是孟有田的优势所在。要是这样还赚不到钱,那他不如跳进海里淹死得了。
个人的价值,在不同的时间段里衡量的标准也是不同。追求财富,追求个人的幸福,孟有田并不因此而感到羞愧。至于国内要爆发的战争,兄弟阋墙,同室操戈罢了,他对此并没有当初抵御外侮的激动和热情。
以后我会以巨大的财富贡献祖国,为民造福。孟有田的脑海里每每浮起这个念头,又有些嗤笑,何必用什么高尚的目的来安慰自己,自欺欺人。如果真成了大富翁,做慈善当然是应有之意,用钱买名声,古今中外都不乏其人啊!
随着时间的流逝,孟有田越有越融入现在的角色,一个追求财富,要创业成为大富豪的年轻人。是的,他现在不过二十五六岁,说起来并不算大,三十而立,他对五年后的前景还是充满了信心。
二战刚刚结束,欧洲国家饱受蹂躏,医治创伤还需要时间。而美国佬大发战争财,赚得是钵满盆满,而且取代了欧洲国家,成为了新兴消费品的风向标。要想赚大钱,还得从美国佬口袋里掏。
在知识界看来,美国五十年代那几年枯燥无味,苟安自得,乃是无节制的纵情物质享受的时代,整个社会是离心离德,随俗从流,个性混灭,精神空虚;到处充满无聊的厌烦情绪和低趣味的祖鄙行为。
照那些人的看法,那是一个一无可取的时代,这时个人地位的标志是高级职员专用厕所的钥匙;大丈夫气概的标志是参加“美身刮脸香水俱乐部”。比排场,无外乎是家里有没有好的松木家俱,经济生活的标志则是能否照“阁下应即买车”这条来办事。
正因为是这样,成为暴发户的美国佬对于新发明和新事物的接受速度便尤其惊人。那些千百万醉心于招摇曳音乐的一代男女发觉生活已经变得更安逸,更好过,更方便,更有趣了——一句话,更有些过头了。同时,他们对大萧条时代也记忆淡薄,以喜惧交集的心情认识到:“那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大萧条时期幸存的人,才一领略新繁荣的滋味,就又变得不合时宜了。须知经济繁荣曾是此辈青年时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他的理财本能是怯懦保守的;如果他能积蓄一百元,他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可是节俭已经突然变得不时兴了。战后成年的美国人,对于拮据岁月毫无体会,往往把到手的每一分钱,连同今后很长时期也挣不到的收入全数花光了事,“大手大脚”成了恭维人的话。
所以,孟有田把服装业的发展瞄准了美国,但他还缺欠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在美国方面缺乏一个代理人,缺乏让美国佬看到新服装的一个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