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栖息的神树:梧桐
最近更新:脸盲怎么了,不脸盲轮得到你?(nph)
复爱(骨科,1v2)
和同事相亲之后(1v1 双处 )
我的男主怎么有六个
《玉壶传》【bg】【古言】【骨科】【结局不定】
跟我睡一下怎么了?(1v1 青梅竹马 先婚后爱)
我网恋又翻车了(1v1 高h)
荒原 (出轨x姐狗)
星星入我怀(出轨h)
点击排行:归来(NPH)
心肝与她的舔狗(校园H 强取豪夺)
双向暗恋的正确打开姿势【1V1甜H】
借种( 1V1 高H)
纸婚
把哥哥当成男神啪了以后【校园H】
白羊(校园1v1)
应召男菩萨 (1V1) H
色情生存游戏(NPH)
《后汉书》里面有一个跟乐器有关的故事。
东汉末年有一位热爱音乐的士大夫,名叫蔡邕,有一天他在吴地路过的时候,看到路边有人在烧柴做饭。这本来是很寻常的事,但是柴火的微微爆响传到蔡邕的耳朵里,让他浑身一震。他赶紧三步并作两步跑去,从火堆中抢救出一根已经烧焦的梧桐树枝,然后精雕细琢拿它做成了一张瑶琴。虽然这张琴的尾部有一些焦黑,但是弹起来声音清越悠扬,美妙绝伦,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好琴之一。
我小时候听了蔡邕的这个故事以后非常羡慕,一直想要找到一株梧桐树,也用那神奇的树枝自己做一张琴。另一方面,因为《庄子》中某个关于凤凰的故事,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梧桐树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因为这品质高洁的凤凰,一生中只在梧桐树上歇脚。就算没读过《庄子》,你也肯定听说过“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俗语,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其实我们大多数人根本就没见过真正的梧桐树。
“法国梧桐”的误解
有一种大家都很熟悉的行道树,小时候我们常常从树下捡起巴掌大的树叶扇风,或是用那个乒乓球大小的球果和小伙伴们玩闹,有的时候还会装得很有艺术修养地将树干上那些崩裂的树皮收集起来做成粘贴画,然后得意扬扬装作后现代主义艺术家。你可能会很奇怪,难道这种高大挺拔,宛如巨大树叶穹顶的“法国梧桐”,真的不是梧桐树吗?
是的,这种所谓的“法国梧桐”,其实既不法国,也不梧桐。在植物分类学上,它属于悬铃木科悬铃木属,跟梧桐毫无关系。悬铃木原产于东南欧、印度及美洲,直到近现代才来到我国,战国时期的庄子老先生肯定是无缘得见了。
目前我们能在国内找到的“法国梧桐”有三种。包括一球悬铃木(美洲悬铃木)、二球悬铃木(一球悬铃木与三球悬铃木杂交所得,也叫英国悬铃木)、三球悬铃木(也叫东方悬铃木、多球悬铃木、裂叶悬铃木、鸠摩罗什树、净土树),比较常见的是二球悬铃木。这个完全是按照果球的数量来做区分,但就外观而言,实在是长得非常一致。但不管是哪种,都跟法国没多大关系。
那它为什么又叫“法国梧桐”呢?这完完全全就是一个误会:中国最早被大量当作行道树的悬铃木,是20世纪头两个十年被法国人引种在上海法租界内的,当时的上海人不懂啊,只是看了这树叶子挺像梧桐的,既然法国人种了这么多,那么这种树应该来自法国吧,于是就叫它“法国梧桐”了,可以说,这名字取得是相当随便。
这种“法国梧桐”还有个被创造的浪漫故事。传说南京的梧桐树被种植成项链形状,代表了蒋介石对于宋美龄的爱意。虽然故事很美丽,但它是彻头彻尾的误会。南京的梧桐大规模种植有两次。第一次是1928年到1929年的孙中山奉安大典,当时蒋介石还只是军事主帅,不仅管不了南京建设,党国之内地位还不如汪精卫;第二次则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1953年,而且主要种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这次,种植总数近八万株。所以,现在我们啧啧称道的“紫金之心”“爱情之链”其实也跟蒋介石没有太大关系。
另外一种常被误认为梧桐的常见树木,就是全国各地随处可见的泡桐树了。这种春天到来之时开满美丽紫色喇叭形花朵的高大树木,跟“凤栖梧桐”这个美妙的成语还真有一丝联系。它的拉丁文名出自荷兰的王后(annapavlovna)一词,因而在美国往往被称作“皇家泡桐”或者是“王妃树”。要是中西合璧一下,凤栖于泡桐似乎也很合理啊!
但事实上,这种浪漫的想象也并不靠谱,泡桐树在植物学上归属为玄参科泡桐属,最大特点是生长非常快速,只要勤浇水,一两年时间就可以长得非常高。当年我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在河南兰考县就发动全县人民一起栽种泡桐树。泡桐树长成之后,不管是用来造纸,还是打造乐器,都是上上之选。不过泡桐树的木质有点太软了,拿它当房屋大梁是不行的。
可是不管泡桐树千好万好,跟传统文化当中所说的梧桐树也是两码事。有趣的是,似乎日本人也把泡桐树当成了梧桐,甚至还形成了一种习俗,在女儿出生的时候,要在家门前栽种一株泡桐树,寓意女儿能成为凤凰。
那么说来说去,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梧桐树呢?其实这种植物在南方某些地方也挺常见,只是它一般被称为“青桐”而已。它的拉丁文学名是firmianaplatanifolia,在分类学上属于锦葵目梧桐科梧桐属,就亲缘关系而论,它和用来作为巧克力原料的可可树是近亲,因为可可树也是梧桐科植物,只是被归类到了可可属。相比之下,前面提到的两个“桐”字辈树木就跟梧桐树没啥瓜葛了。
如果说,梧桐这个名字还是容易混淆的话,那么它的别名“青桐”可能更形象,也更为人熟知一些。梧桐树的树皮呈青绿色,光滑而少节疤,“青桐”之名由此而来。梧桐树叶叶面宽大,颇像一个被压扁的大鸡蛋。梧桐属于落叶乔木,因此在秋季,我们往往能够欣赏到金色梧桐叶随风而落的美景。
古人认为梧桐树是一种灵树
梧桐树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其俊美异常的身形。梧桐树生长迅速,成熟后能长到近20米,而且不同于大部分分杈很早的树木,梧桐树往往在树木的中上部才会分杈,且多为主干上的小杈。梧桐树大多成林分布,因此一眼望去,往往肃穆庄重,使人印象深刻,不负凤凰栖息之名。
梧桐原产于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进入了我国先民们的眼帘,在《诗经·大雅·卷阿》中就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的诗句,可见,至少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既熟悉梧桐,又将神鸟凤凰和它联系在了一起。在高大挺拔、绿叶青翠的梧桐衬托下,美丽的凤凰更显得卓尔不群,美丽高洁。
到了春秋时期,梧桐已经进入了当时的吴越地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中记载:
梧桐园在吴宫,本吴王夫差旧园也,一名琴川。
不只老百姓喜欢梧桐,达官贵人们更是喜欢,到了汉代,梧桐已经成了“王谢堂前燕”一样的稀罕物种,而被皇家园林私藏。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时期的梧桐已经成为皇家园林上林苑的引种品种之一。
大规模的梧桐种植,有史可查的是前秦苻坚的故事,按照《晋书·苻坚载记》记载:“坚以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乃植桐竹数十万株于阿房城以待之。”我们今天有幸还能偶尔看到梧桐树的身影,很大程度上要感谢这位后来在淝水之战中大败亏输的异族君主。
到了这个时代,梧桐的种植已经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南北朝的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在他的著作《齐民要术》中就已经有相关的种植技术和要点的记录了。
梧桐树除了可以吸引凤凰栖息之外(虽然谁也没见到过),另一个著名的用途恐怕就是用来制作古琴了。按传说,最早的琴是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而制成的。古代制琴业中有“取桐木为琴面,以桐之柔配琴之阳,取梓木为琴底,以梓之刚配琴之阴,阴阳相合,琴体乃成,始得刚柔相济之音”的“桐面梓底”说法,所以“丝桐”还一度成了古琴的别称。至于蔡邕与“焦尾琴”的典故,更是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或许是从凤凰和瑶琴这里汲取到了某些灵性,古代人认为梧桐树也是一种灵树,甚至可以用来预测气候变化。司马光在《梧桐》诗中说:“初闻一叶落,知是九秋来。”这还不够,清代人陈淏子所著的园艺学经典《花镜》中还说:“梧桐每枝十二叶,一边六叶,从下数一叶为一月,有闰月则十三叶。视叶小处,即知闰何月也。”尽管这种说法不怎么靠谱,但也算是古人对梧桐灵性的一种认可了。
现在虽然很多人都很难分清楚我们生活中那些名相似而实不同的“梧桐”,但是从古至今,当时当地的人们都会在这些“梧桐”上凝结自己的希冀与愿望,梧桐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属于我们民族的文化象征。
清乾隆时代黄色缂丝凤栖梧桐图团扇:这面团扇在黄色地上缂织了一棵梧桐树,一只凤凰独自立在树干,姿态优美。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拉丁学名:firmianaplatanifolia(l.f.)marsili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锦葵目,梧桐科,梧桐属。落叶乔木,原产中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尤以长江流域为多。
东汉末年有一位热爱音乐的士大夫,名叫蔡邕,有一天他在吴地路过的时候,看到路边有人在烧柴做饭。这本来是很寻常的事,但是柴火的微微爆响传到蔡邕的耳朵里,让他浑身一震。他赶紧三步并作两步跑去,从火堆中抢救出一根已经烧焦的梧桐树枝,然后精雕细琢拿它做成了一张瑶琴。虽然这张琴的尾部有一些焦黑,但是弹起来声音清越悠扬,美妙绝伦,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好琴之一。
我小时候听了蔡邕的这个故事以后非常羡慕,一直想要找到一株梧桐树,也用那神奇的树枝自己做一张琴。另一方面,因为《庄子》中某个关于凤凰的故事,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梧桐树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因为这品质高洁的凤凰,一生中只在梧桐树上歇脚。就算没读过《庄子》,你也肯定听说过“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俗语,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其实我们大多数人根本就没见过真正的梧桐树。
“法国梧桐”的误解
有一种大家都很熟悉的行道树,小时候我们常常从树下捡起巴掌大的树叶扇风,或是用那个乒乓球大小的球果和小伙伴们玩闹,有的时候还会装得很有艺术修养地将树干上那些崩裂的树皮收集起来做成粘贴画,然后得意扬扬装作后现代主义艺术家。你可能会很奇怪,难道这种高大挺拔,宛如巨大树叶穹顶的“法国梧桐”,真的不是梧桐树吗?
是的,这种所谓的“法国梧桐”,其实既不法国,也不梧桐。在植物分类学上,它属于悬铃木科悬铃木属,跟梧桐毫无关系。悬铃木原产于东南欧、印度及美洲,直到近现代才来到我国,战国时期的庄子老先生肯定是无缘得见了。
目前我们能在国内找到的“法国梧桐”有三种。包括一球悬铃木(美洲悬铃木)、二球悬铃木(一球悬铃木与三球悬铃木杂交所得,也叫英国悬铃木)、三球悬铃木(也叫东方悬铃木、多球悬铃木、裂叶悬铃木、鸠摩罗什树、净土树),比较常见的是二球悬铃木。这个完全是按照果球的数量来做区分,但就外观而言,实在是长得非常一致。但不管是哪种,都跟法国没多大关系。
那它为什么又叫“法国梧桐”呢?这完完全全就是一个误会:中国最早被大量当作行道树的悬铃木,是20世纪头两个十年被法国人引种在上海法租界内的,当时的上海人不懂啊,只是看了这树叶子挺像梧桐的,既然法国人种了这么多,那么这种树应该来自法国吧,于是就叫它“法国梧桐”了,可以说,这名字取得是相当随便。
这种“法国梧桐”还有个被创造的浪漫故事。传说南京的梧桐树被种植成项链形状,代表了蒋介石对于宋美龄的爱意。虽然故事很美丽,但它是彻头彻尾的误会。南京的梧桐大规模种植有两次。第一次是1928年到1929年的孙中山奉安大典,当时蒋介石还只是军事主帅,不仅管不了南京建设,党国之内地位还不如汪精卫;第二次则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1953年,而且主要种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这次,种植总数近八万株。所以,现在我们啧啧称道的“紫金之心”“爱情之链”其实也跟蒋介石没有太大关系。
另外一种常被误认为梧桐的常见树木,就是全国各地随处可见的泡桐树了。这种春天到来之时开满美丽紫色喇叭形花朵的高大树木,跟“凤栖梧桐”这个美妙的成语还真有一丝联系。它的拉丁文名出自荷兰的王后(annapavlovna)一词,因而在美国往往被称作“皇家泡桐”或者是“王妃树”。要是中西合璧一下,凤栖于泡桐似乎也很合理啊!
但事实上,这种浪漫的想象也并不靠谱,泡桐树在植物学上归属为玄参科泡桐属,最大特点是生长非常快速,只要勤浇水,一两年时间就可以长得非常高。当年我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在河南兰考县就发动全县人民一起栽种泡桐树。泡桐树长成之后,不管是用来造纸,还是打造乐器,都是上上之选。不过泡桐树的木质有点太软了,拿它当房屋大梁是不行的。
可是不管泡桐树千好万好,跟传统文化当中所说的梧桐树也是两码事。有趣的是,似乎日本人也把泡桐树当成了梧桐,甚至还形成了一种习俗,在女儿出生的时候,要在家门前栽种一株泡桐树,寓意女儿能成为凤凰。
那么说来说去,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梧桐树呢?其实这种植物在南方某些地方也挺常见,只是它一般被称为“青桐”而已。它的拉丁文学名是firmianaplatanifolia,在分类学上属于锦葵目梧桐科梧桐属,就亲缘关系而论,它和用来作为巧克力原料的可可树是近亲,因为可可树也是梧桐科植物,只是被归类到了可可属。相比之下,前面提到的两个“桐”字辈树木就跟梧桐树没啥瓜葛了。
如果说,梧桐这个名字还是容易混淆的话,那么它的别名“青桐”可能更形象,也更为人熟知一些。梧桐树的树皮呈青绿色,光滑而少节疤,“青桐”之名由此而来。梧桐树叶叶面宽大,颇像一个被压扁的大鸡蛋。梧桐属于落叶乔木,因此在秋季,我们往往能够欣赏到金色梧桐叶随风而落的美景。
古人认为梧桐树是一种灵树
梧桐树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其俊美异常的身形。梧桐树生长迅速,成熟后能长到近20米,而且不同于大部分分杈很早的树木,梧桐树往往在树木的中上部才会分杈,且多为主干上的小杈。梧桐树大多成林分布,因此一眼望去,往往肃穆庄重,使人印象深刻,不负凤凰栖息之名。
梧桐原产于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进入了我国先民们的眼帘,在《诗经·大雅·卷阿》中就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的诗句,可见,至少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既熟悉梧桐,又将神鸟凤凰和它联系在了一起。在高大挺拔、绿叶青翠的梧桐衬托下,美丽的凤凰更显得卓尔不群,美丽高洁。
到了春秋时期,梧桐已经进入了当时的吴越地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中记载:
梧桐园在吴宫,本吴王夫差旧园也,一名琴川。
不只老百姓喜欢梧桐,达官贵人们更是喜欢,到了汉代,梧桐已经成了“王谢堂前燕”一样的稀罕物种,而被皇家园林私藏。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时期的梧桐已经成为皇家园林上林苑的引种品种之一。
大规模的梧桐种植,有史可查的是前秦苻坚的故事,按照《晋书·苻坚载记》记载:“坚以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乃植桐竹数十万株于阿房城以待之。”我们今天有幸还能偶尔看到梧桐树的身影,很大程度上要感谢这位后来在淝水之战中大败亏输的异族君主。
到了这个时代,梧桐的种植已经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南北朝的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在他的著作《齐民要术》中就已经有相关的种植技术和要点的记录了。
梧桐树除了可以吸引凤凰栖息之外(虽然谁也没见到过),另一个著名的用途恐怕就是用来制作古琴了。按传说,最早的琴是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而制成的。古代制琴业中有“取桐木为琴面,以桐之柔配琴之阳,取梓木为琴底,以梓之刚配琴之阴,阴阳相合,琴体乃成,始得刚柔相济之音”的“桐面梓底”说法,所以“丝桐”还一度成了古琴的别称。至于蔡邕与“焦尾琴”的典故,更是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或许是从凤凰和瑶琴这里汲取到了某些灵性,古代人认为梧桐树也是一种灵树,甚至可以用来预测气候变化。司马光在《梧桐》诗中说:“初闻一叶落,知是九秋来。”这还不够,清代人陈淏子所著的园艺学经典《花镜》中还说:“梧桐每枝十二叶,一边六叶,从下数一叶为一月,有闰月则十三叶。视叶小处,即知闰何月也。”尽管这种说法不怎么靠谱,但也算是古人对梧桐灵性的一种认可了。
现在虽然很多人都很难分清楚我们生活中那些名相似而实不同的“梧桐”,但是从古至今,当时当地的人们都会在这些“梧桐”上凝结自己的希冀与愿望,梧桐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属于我们民族的文化象征。
清乾隆时代黄色缂丝凤栖梧桐图团扇:这面团扇在黄色地上缂织了一棵梧桐树,一只凤凰独自立在树干,姿态优美。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拉丁学名:firmianaplatanifolia(l.f.)marsili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锦葵目,梧桐科,梧桐属。落叶乔木,原产中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尤以长江流域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