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对于这么直接的询问,柳知恩还是给了个明确的答复,“并未问起,还请娘娘放心。”
“那就好。”徐循看了柳知恩几眼,也是欲言又止,最终,仍是忍不住提点道,“在东厂做事,身系天下民情,虽是内侍,却也职重。你可要小心服侍了。”
虽然她和柳知恩有过渊源,关系更是密切,但柳知恩作为东厂提督太监,其位置是否稳当,却并不是由他和徐循的关系决定。若以为他得徐循信任,便能稳坐此位,那也就太天真了。身处这样一个位置,等于是时时刻刻都在漩涡之中,根本没有脱身的可能,想要长久地做下去,在每一次大风波到来的时候,都得选择站位,万万没有置身事外的道理。而柳知恩也不是事事都会向徐循请教的关系,两人现在与其说是主从,倒不如说是同僚——连盟友都不是,柳知恩的权位,实际上还要比徐循更重一点。徐循卸下掌权大任以后,只能说是游离于权力核心,但柳知恩手里始终都握有很重的权力和势力。
此次东杨退休一事,便是折射出了他的态度。东杨致仕,是出自皇帝的谋划,东厂提供情报,由头到尾太后对此是一无所知。要不是徐循提醒了一句,她根本连一点头绪都没摸到。——皇帝为什么不和太后提,徐循不知道,但这时候柳知恩这个东厂提督太监也没有只言片语,更不说从中斡旋,也等于说是已经择定了自己的立场,完全站到了皇帝这边。不但是跳过了权力传承,直接为皇帝做事——眼下大权还是掌握在两宫手中,没有还政于皇帝呢——而且还代皇帝隐瞒太后,太后要是心胸狭窄一点,现在就能下手把他给弄掉。
当然,有她在,有皇帝在,太后也不会把柳知恩杀了的,顶多打发去尚宝监投闲置散,真正养老。不过在徐循来看,这么做实在不是很值得,皇帝要瞒着太后,无非是怕她不同意而已,即使他年纪小,不知在适当的时机和太后通气,柳知恩应当也是能找到个恰当的切入点的。今次召他进来说话,她也是有心提醒他几句,只是话到了口中,却又不知该怎么说好。——除了身份不如她以外,在徐循看来,柳知恩是事事都比她要强,她能想得到的,柳知恩怕是不会想不到。
对她半是关心、半是迷惑的敲打,他也一样是胸有成竹地微微一笑,方才肃容道,“奴婢谨记娘娘教诲。”
徐循看他表情,心也放下了一半,她瞪了柳知恩一眼,“罢了,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我也不多说什么。太后娘娘那里若是问起,还是要多分说几句,他们母子间的事,不是你可以插手进去的。”
“是。”柳知恩束手在下首侍立,姿态还是那么毕恭毕敬,“已有数个月未曾给娘娘问好请安,娘娘最近可还康健?”
虽说共处一宫中,但只要徐循不管事,和柳知恩见面的机会就不太多,这样的趋势,在栓儿掌权后还会更为加强,毕竟以柳知恩的身份,即使从东厂太监的位置上退下来,也不可能再入后宫服侍了。徐循点了点头,“是有七八个月了吧?”
话说出口,又觉得自己好像也把时间记得太清楚了,张了张口,又仓促改了话题,“你究竟是怎么想的……这等大事,怎么也该先透个气吧——”
本来是不该问的,也是刚才有些失态了,才会张口就来,徐循才问了,又后悔,“算了,这也不是我该插手的事——”
“奴婢也以为娘娘就无心于政事了。”柳知恩似乎对徐循的不自在毫无所觉,他诧异地看了徐循一眼,却仍是说道,“是以方不欲将娘娘拉扯进来……”
他顿了顿,快速抢在徐循之前说道,“此事不得外露,是皇爷的意思……以奴婢所见,今年大婚以后,皇爷亲政应是水到渠成,也不怕娘娘笑话,奴婢毕竟也要为自己考虑。”
东厂太监怎也都算是政治人物了,若只靠着勤谨当差,如何能够立足?柳知恩有些心机,实在不足为奇。徐循也不会因此诧异什么,只是挑眉道,“据我所知,老娘娘可还没下定决心呢。”
“但皇爷却已经下定决心了。”柳知恩淡淡地道,“若不如此,又怎会选取钱家女为后呢?娘娘不在此上头用心,难免疏忽了些,若是连在一起看,皇爷的所作所为,其实是有一条明确的脉络……若是太后娘娘精明强干、深孚众望,那也许又不同了。不过,太后娘娘亦无意于权位,奴婢虽然还不知皇爷的心意,但只怕在大婚以后,若不能接过大权,皇爷的后手,还要陆续有来呢。”
太后的确不是这方面的人才,管事期间受了那么多的气不说,自己身子也不好,在皇帝跟前,也难免有些气虚,这次事闹成这样,事后也没听说她找皇帝发作,事实上她和徐循谈起来时,都没有生气。只能说从心态上就不是管事人的心态,要她交权,不是什么难事——尤其是皇帝这一番作为,在她看来已经是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已经等于是扫平了一层阻碍。徐循听了柳知恩的自白,也只能佩服他看人之准、决断之快,有过此功,即使他是太皇太后提拔起来的人物,出身又有浓厚的内廷烙印,在皇帝亲政以后,想来也能继续受到重用了。
“才是十五岁啊……”也不知是在感慨还是如何,徐循始终对于栓儿的心急难以释怀,“这就等不及了吗?”
“皇爷懂事得早啊,”柳知恩的眼神也有几分幽暗,“再说,新陈代谢,也是天道有常,娘娘难道忘了此点吗?”
这话语气有些微妙,似乎隐含了少许劝谏之意,徐循心中雪亮:这是柳知恩在委婉地劝告自己,也该逐渐改变心态,不再过问这些朝堂中的事了。天子亲政以后,只怕连太后问政都容不下,虽说她和他也打过几次交道,但这点香火情分,却绝不能让皇帝容忍她一个太妃来关心政事。
“只看他该怎么走吧。”徐循也明白自己不该继续关心下去了,只是——不论理智上多少次告诉自己,栓儿登位,并非她一人推动的结果,但感情上,她却始终无法放弃这种参与感,眼看栓儿一步步更加活跃,她心中的负担也就越来越大,这却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也得看太后那边的态度,会否有所改变了。”
#
皇帝的婚事,经过小半年的忙碌,终于在五月成礼,暂时他的后宫中只会有皇后一人。别的妃嫔按照旧例,均会在家中、偏宫中等待册封。一连串礼仪慢慢地行下来,起码也得大半年才能陆续进宫。这一段空白的时间,就是留给皇后的先手,让她得以尽早生下嫡子、嫡女。
新皇后的秉性,早已为众人熟悉,成婚以后性情也没有顿时大变,还是那柔和温婉,面团般的性子。皇帝和她十分投契,得了闲小两口也时常在御花园中游玩,这多少令长辈们都有几分欣慰——不过,这样的好日子也没过几天,她就脱掉了华服,卸下了簪环,投入到了紧张的侍疾工作中来。
太皇太后不行了。
一旦看到皇帝完婚,并且和皇后的关系还相当不错,就像是最后一个心愿也被完成,她再没了什么坚持活下去的理由,身体更是急速衰弱了下去。还没到五个月,就已经镇日昏睡,随时可能撒手人寰。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无人说着皇帝亲政的事情,而是都以太皇太后的病情为优先,还是维持着太后亲政的安排——有镇定人心作用的老人随时可能去世,已经是一重不稳定的因素了,要在这时候再发生大权的交接,那就有些太冒险了。这一点考虑,没人宣诸于口,但却都是默认,连皇帝自己,都没提出什么反对的意见。
十月的一天,下起了初雪,也就是在这一天,太皇太后从昏睡中清醒了过来,并令人召见内阁大臣,又派人唤太后和徐循过去服侍。
——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兆头,经年卧病的老人病情忽然有所改善,很可能就是回光返照。也是因此,当听说这话时,徐循也立刻就明白了老人家的意图。
这是要留遗诏了……老人家要对身后事做出安排,她去世以后,大权是由太后继续把持,还是交还给皇帝,这个敏感的问题,即使不会落于纸面,在遗诏中体现出来,但想必也会对内阁乃至太后、皇帝,做出交代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更新得也早。
第275章 心术
人老起来真是很快,才只是不到一年功夫,太皇太后已经是老态龙钟、头童齿豁,白发只余稀疏一捧,连发髻都扎不起来,只能任由其披散着,就连眼神,都失去了往日的明亮,浑浊昏黄,仿似盲人般毫无神光。即使屋内的人数比平时要多上许多,她仍未表现出察觉众人来到的意思,双目微垂,只是望着自己的手背出神,若非间或还眨眨眼,几乎要让人误以为她是已经睡着了。
“老娘娘。”见人都到齐了,乔姑姑忍着满腔的热泪,低声在她耳边提醒道,“太后娘娘、太妃娘娘、陛下、内阁几位大人都到了。”
快要去世的人,没那么多忌讳,外臣见了也就见了。甚至太后、太妃也都是有年纪的人,闹不出什么丑事来,只是稍微以屏风隔阻,各自都跪在床边,太皇太后微微一动,侧过头将诸人都看了一遍,翕动唇齿,含糊不清地说了几句话,非得是惯会听她言语的人,才能知道这囫囵不清的话语是什么意思。
“……杨勉仁呢?”太皇太后是没找见老熟人。
乔姑姑却不知该怎么回答,她求助地扫了众人一眼。文臣们多数都还没听懂,倒是时常侍奉左右的妃嫔们都懂了,太后一边说,“杨勉仁业已告老还乡了,老娘娘——您怕是忘了。”
何止是告老还乡,杨勉仁大人混迹官场这些年,到最后居然是被迫致仕,只怕心里也不好受,回乡路上偶感风寒,病情便恶化得很快,已经是病死在回乡的路上了。不过这话,现在当然也不好说给太皇太后听,一边贵太妃娘娘也岔开了话题,“乔女史,老娘娘的说话,你帮着重复一下吧。”
乔姑姑自然是答应了下来,被这么一打岔,太皇太后也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她自嘲地一笑,“老了……”
“老娘娘……”这时候,任何宽慰的话语都没有用处了,跪在床边的小皇帝轻轻地叫了一声,语气也有几分苦涩,却只是才开了个头,便不知该怎样继续。
“自洪武中进门,也有三十多年了。”太皇太后轻声说,乔姑姑侧耳聆听,再偏头低声对诸大臣复述——虽然也许有些人能听得懂这嘴里漏风的老人含糊的说话,但仅仅是为了取得诸人公信,这样的翻译还是有必要的。
当然,她也不可能自出机杼地胡乱翻译,从太后开始,贵太妃、胡仙师乃至几名公主,也都能听得懂老人家的话语。
几位翰林学士跪在床侧,看不到老人家的面孔,但却能听到她的话语,边听边曲着手指记着什么,更老成些的,也不在乎是否显得自己很像书吏,垂着头便在稿纸上一二三四地记了起来。这老人临终前是不可能有能力把话语组成诏书中的文言体的,只能是由她来说,翰林学士草诏。
——这便是在立遗诏了。不论是太宗、仁宗还是宣宗,都没有太皇太后的福分,作为帝国实际上的掌权者,她有立遗诏的身份,也有立遗诏的时间。前头这三个皇帝,去得都很突然。虽说太宗似乎是亲自留了遗诏,但当时在他身边做见证的重臣都是铁杆的太子.党,谁知这份遗诏是否亲口所拟?只怕连仁宗皇帝都说不清。
至于仁宗、宣宗,仁宗去的时候徐循正在外地,对内情也不清楚,至于宣宗,就那样暴毙了,哪有留遗诏的可能,只是由内阁代拟罢了。能如今日太皇太后这般亲口颁下遗诏的,国朝也就只有太祖皇帝一人而已。不过太祖皇帝的遗诏一向为众人讳莫如深,就徐循接触到的部分,简单得明显是经过删改,可以说太皇太后遗诏算是第一份由本人亲自发挥,并且不会被大删大改的遗诏了。
一般说来,遗诏里集中说的也就是几件事,一是自己丧事如何办,二是继承人如何指定,三就是对自己这些年执政的一些感慨和谦虚,对后人的叮咛。其实第一和第三也就是走个过场而已,徐循心里清楚,和她一样,所有人最关注的都是第二点。
皇帝已经成亲五月,和皇后感情很不错,虽然年幼时做过一些糊涂事,读书天分也不算多好,但这两年间,也是成熟了不少,十五岁的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亲政似乎是早了点,但已经成亲,行了冠礼,也不算是没有依据。但反过来说,十五岁的小孩儿,接触实权以后行差踏错的也不是没有,和一班老谋深算的大臣比起来,他还嫩着呢,同太后相比,除了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以外,并没有多大的优势。
是把摄政权继续交给太后,令其待皇帝年长再行归政,还是直接跳过太后交到皇帝手上,就只能看老人家自己的选择了,在此事上,臣子们也没有什么声音,后宫中就更不会就此敏感的问题多说什么了。若是今上是英明之主,也许局面会有所不同,不过如今事实显非如此,该怎么决断,就看当家人的一句话。
“……皇帝聪明仁厚,”断断续续地说着自己进宫来经过的大小事情,最终,太皇太后提到了皇帝,只这两个字,便提振起了全部人的精神,“以后要好好当政……用心国事、亲近贤臣……”
翰林们奋笔疾书,可能刚才太皇太后长篇大论的回忆,落在遗诏上只有一句话,而如今这简短的一句话,在遗诏上又会被敷衍出许多美辞来。徐循禁不住看了太后一眼——她看不到文臣们的表情,想来,应当也是各自有异。
太皇太后没提太后,直接就说起了皇帝,看来,应该是已经定下直接还政天子的意思了……
不过,也未必就定了下来,也许到后来,语意一转,也会有所变化。
“那就好。”徐循看了柳知恩几眼,也是欲言又止,最终,仍是忍不住提点道,“在东厂做事,身系天下民情,虽是内侍,却也职重。你可要小心服侍了。”
虽然她和柳知恩有过渊源,关系更是密切,但柳知恩作为东厂提督太监,其位置是否稳当,却并不是由他和徐循的关系决定。若以为他得徐循信任,便能稳坐此位,那也就太天真了。身处这样一个位置,等于是时时刻刻都在漩涡之中,根本没有脱身的可能,想要长久地做下去,在每一次大风波到来的时候,都得选择站位,万万没有置身事外的道理。而柳知恩也不是事事都会向徐循请教的关系,两人现在与其说是主从,倒不如说是同僚——连盟友都不是,柳知恩的权位,实际上还要比徐循更重一点。徐循卸下掌权大任以后,只能说是游离于权力核心,但柳知恩手里始终都握有很重的权力和势力。
此次东杨退休一事,便是折射出了他的态度。东杨致仕,是出自皇帝的谋划,东厂提供情报,由头到尾太后对此是一无所知。要不是徐循提醒了一句,她根本连一点头绪都没摸到。——皇帝为什么不和太后提,徐循不知道,但这时候柳知恩这个东厂提督太监也没有只言片语,更不说从中斡旋,也等于说是已经择定了自己的立场,完全站到了皇帝这边。不但是跳过了权力传承,直接为皇帝做事——眼下大权还是掌握在两宫手中,没有还政于皇帝呢——而且还代皇帝隐瞒太后,太后要是心胸狭窄一点,现在就能下手把他给弄掉。
当然,有她在,有皇帝在,太后也不会把柳知恩杀了的,顶多打发去尚宝监投闲置散,真正养老。不过在徐循来看,这么做实在不是很值得,皇帝要瞒着太后,无非是怕她不同意而已,即使他年纪小,不知在适当的时机和太后通气,柳知恩应当也是能找到个恰当的切入点的。今次召他进来说话,她也是有心提醒他几句,只是话到了口中,却又不知该怎么说好。——除了身份不如她以外,在徐循看来,柳知恩是事事都比她要强,她能想得到的,柳知恩怕是不会想不到。
对她半是关心、半是迷惑的敲打,他也一样是胸有成竹地微微一笑,方才肃容道,“奴婢谨记娘娘教诲。”
徐循看他表情,心也放下了一半,她瞪了柳知恩一眼,“罢了,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我也不多说什么。太后娘娘那里若是问起,还是要多分说几句,他们母子间的事,不是你可以插手进去的。”
“是。”柳知恩束手在下首侍立,姿态还是那么毕恭毕敬,“已有数个月未曾给娘娘问好请安,娘娘最近可还康健?”
虽说共处一宫中,但只要徐循不管事,和柳知恩见面的机会就不太多,这样的趋势,在栓儿掌权后还会更为加强,毕竟以柳知恩的身份,即使从东厂太监的位置上退下来,也不可能再入后宫服侍了。徐循点了点头,“是有七八个月了吧?”
话说出口,又觉得自己好像也把时间记得太清楚了,张了张口,又仓促改了话题,“你究竟是怎么想的……这等大事,怎么也该先透个气吧——”
本来是不该问的,也是刚才有些失态了,才会张口就来,徐循才问了,又后悔,“算了,这也不是我该插手的事——”
“奴婢也以为娘娘就无心于政事了。”柳知恩似乎对徐循的不自在毫无所觉,他诧异地看了徐循一眼,却仍是说道,“是以方不欲将娘娘拉扯进来……”
他顿了顿,快速抢在徐循之前说道,“此事不得外露,是皇爷的意思……以奴婢所见,今年大婚以后,皇爷亲政应是水到渠成,也不怕娘娘笑话,奴婢毕竟也要为自己考虑。”
东厂太监怎也都算是政治人物了,若只靠着勤谨当差,如何能够立足?柳知恩有些心机,实在不足为奇。徐循也不会因此诧异什么,只是挑眉道,“据我所知,老娘娘可还没下定决心呢。”
“但皇爷却已经下定决心了。”柳知恩淡淡地道,“若不如此,又怎会选取钱家女为后呢?娘娘不在此上头用心,难免疏忽了些,若是连在一起看,皇爷的所作所为,其实是有一条明确的脉络……若是太后娘娘精明强干、深孚众望,那也许又不同了。不过,太后娘娘亦无意于权位,奴婢虽然还不知皇爷的心意,但只怕在大婚以后,若不能接过大权,皇爷的后手,还要陆续有来呢。”
太后的确不是这方面的人才,管事期间受了那么多的气不说,自己身子也不好,在皇帝跟前,也难免有些气虚,这次事闹成这样,事后也没听说她找皇帝发作,事实上她和徐循谈起来时,都没有生气。只能说从心态上就不是管事人的心态,要她交权,不是什么难事——尤其是皇帝这一番作为,在她看来已经是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已经等于是扫平了一层阻碍。徐循听了柳知恩的自白,也只能佩服他看人之准、决断之快,有过此功,即使他是太皇太后提拔起来的人物,出身又有浓厚的内廷烙印,在皇帝亲政以后,想来也能继续受到重用了。
“才是十五岁啊……”也不知是在感慨还是如何,徐循始终对于栓儿的心急难以释怀,“这就等不及了吗?”
“皇爷懂事得早啊,”柳知恩的眼神也有几分幽暗,“再说,新陈代谢,也是天道有常,娘娘难道忘了此点吗?”
这话语气有些微妙,似乎隐含了少许劝谏之意,徐循心中雪亮:这是柳知恩在委婉地劝告自己,也该逐渐改变心态,不再过问这些朝堂中的事了。天子亲政以后,只怕连太后问政都容不下,虽说她和他也打过几次交道,但这点香火情分,却绝不能让皇帝容忍她一个太妃来关心政事。
“只看他该怎么走吧。”徐循也明白自己不该继续关心下去了,只是——不论理智上多少次告诉自己,栓儿登位,并非她一人推动的结果,但感情上,她却始终无法放弃这种参与感,眼看栓儿一步步更加活跃,她心中的负担也就越来越大,这却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也得看太后那边的态度,会否有所改变了。”
#
皇帝的婚事,经过小半年的忙碌,终于在五月成礼,暂时他的后宫中只会有皇后一人。别的妃嫔按照旧例,均会在家中、偏宫中等待册封。一连串礼仪慢慢地行下来,起码也得大半年才能陆续进宫。这一段空白的时间,就是留给皇后的先手,让她得以尽早生下嫡子、嫡女。
新皇后的秉性,早已为众人熟悉,成婚以后性情也没有顿时大变,还是那柔和温婉,面团般的性子。皇帝和她十分投契,得了闲小两口也时常在御花园中游玩,这多少令长辈们都有几分欣慰——不过,这样的好日子也没过几天,她就脱掉了华服,卸下了簪环,投入到了紧张的侍疾工作中来。
太皇太后不行了。
一旦看到皇帝完婚,并且和皇后的关系还相当不错,就像是最后一个心愿也被完成,她再没了什么坚持活下去的理由,身体更是急速衰弱了下去。还没到五个月,就已经镇日昏睡,随时可能撒手人寰。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无人说着皇帝亲政的事情,而是都以太皇太后的病情为优先,还是维持着太后亲政的安排——有镇定人心作用的老人随时可能去世,已经是一重不稳定的因素了,要在这时候再发生大权的交接,那就有些太冒险了。这一点考虑,没人宣诸于口,但却都是默认,连皇帝自己,都没提出什么反对的意见。
十月的一天,下起了初雪,也就是在这一天,太皇太后从昏睡中清醒了过来,并令人召见内阁大臣,又派人唤太后和徐循过去服侍。
——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兆头,经年卧病的老人病情忽然有所改善,很可能就是回光返照。也是因此,当听说这话时,徐循也立刻就明白了老人家的意图。
这是要留遗诏了……老人家要对身后事做出安排,她去世以后,大权是由太后继续把持,还是交还给皇帝,这个敏感的问题,即使不会落于纸面,在遗诏中体现出来,但想必也会对内阁乃至太后、皇帝,做出交代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更新得也早。
第275章 心术
人老起来真是很快,才只是不到一年功夫,太皇太后已经是老态龙钟、头童齿豁,白发只余稀疏一捧,连发髻都扎不起来,只能任由其披散着,就连眼神,都失去了往日的明亮,浑浊昏黄,仿似盲人般毫无神光。即使屋内的人数比平时要多上许多,她仍未表现出察觉众人来到的意思,双目微垂,只是望着自己的手背出神,若非间或还眨眨眼,几乎要让人误以为她是已经睡着了。
“老娘娘。”见人都到齐了,乔姑姑忍着满腔的热泪,低声在她耳边提醒道,“太后娘娘、太妃娘娘、陛下、内阁几位大人都到了。”
快要去世的人,没那么多忌讳,外臣见了也就见了。甚至太后、太妃也都是有年纪的人,闹不出什么丑事来,只是稍微以屏风隔阻,各自都跪在床边,太皇太后微微一动,侧过头将诸人都看了一遍,翕动唇齿,含糊不清地说了几句话,非得是惯会听她言语的人,才能知道这囫囵不清的话语是什么意思。
“……杨勉仁呢?”太皇太后是没找见老熟人。
乔姑姑却不知该怎么回答,她求助地扫了众人一眼。文臣们多数都还没听懂,倒是时常侍奉左右的妃嫔们都懂了,太后一边说,“杨勉仁业已告老还乡了,老娘娘——您怕是忘了。”
何止是告老还乡,杨勉仁大人混迹官场这些年,到最后居然是被迫致仕,只怕心里也不好受,回乡路上偶感风寒,病情便恶化得很快,已经是病死在回乡的路上了。不过这话,现在当然也不好说给太皇太后听,一边贵太妃娘娘也岔开了话题,“乔女史,老娘娘的说话,你帮着重复一下吧。”
乔姑姑自然是答应了下来,被这么一打岔,太皇太后也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她自嘲地一笑,“老了……”
“老娘娘……”这时候,任何宽慰的话语都没有用处了,跪在床边的小皇帝轻轻地叫了一声,语气也有几分苦涩,却只是才开了个头,便不知该怎样继续。
“自洪武中进门,也有三十多年了。”太皇太后轻声说,乔姑姑侧耳聆听,再偏头低声对诸大臣复述——虽然也许有些人能听得懂这嘴里漏风的老人含糊的说话,但仅仅是为了取得诸人公信,这样的翻译还是有必要的。
当然,她也不可能自出机杼地胡乱翻译,从太后开始,贵太妃、胡仙师乃至几名公主,也都能听得懂老人家的话语。
几位翰林学士跪在床侧,看不到老人家的面孔,但却能听到她的话语,边听边曲着手指记着什么,更老成些的,也不在乎是否显得自己很像书吏,垂着头便在稿纸上一二三四地记了起来。这老人临终前是不可能有能力把话语组成诏书中的文言体的,只能是由她来说,翰林学士草诏。
——这便是在立遗诏了。不论是太宗、仁宗还是宣宗,都没有太皇太后的福分,作为帝国实际上的掌权者,她有立遗诏的身份,也有立遗诏的时间。前头这三个皇帝,去得都很突然。虽说太宗似乎是亲自留了遗诏,但当时在他身边做见证的重臣都是铁杆的太子.党,谁知这份遗诏是否亲口所拟?只怕连仁宗皇帝都说不清。
至于仁宗、宣宗,仁宗去的时候徐循正在外地,对内情也不清楚,至于宣宗,就那样暴毙了,哪有留遗诏的可能,只是由内阁代拟罢了。能如今日太皇太后这般亲口颁下遗诏的,国朝也就只有太祖皇帝一人而已。不过太祖皇帝的遗诏一向为众人讳莫如深,就徐循接触到的部分,简单得明显是经过删改,可以说太皇太后遗诏算是第一份由本人亲自发挥,并且不会被大删大改的遗诏了。
一般说来,遗诏里集中说的也就是几件事,一是自己丧事如何办,二是继承人如何指定,三就是对自己这些年执政的一些感慨和谦虚,对后人的叮咛。其实第一和第三也就是走个过场而已,徐循心里清楚,和她一样,所有人最关注的都是第二点。
皇帝已经成亲五月,和皇后感情很不错,虽然年幼时做过一些糊涂事,读书天分也不算多好,但这两年间,也是成熟了不少,十五岁的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亲政似乎是早了点,但已经成亲,行了冠礼,也不算是没有依据。但反过来说,十五岁的小孩儿,接触实权以后行差踏错的也不是没有,和一班老谋深算的大臣比起来,他还嫩着呢,同太后相比,除了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以外,并没有多大的优势。
是把摄政权继续交给太后,令其待皇帝年长再行归政,还是直接跳过太后交到皇帝手上,就只能看老人家自己的选择了,在此事上,臣子们也没有什么声音,后宫中就更不会就此敏感的问题多说什么了。若是今上是英明之主,也许局面会有所不同,不过如今事实显非如此,该怎么决断,就看当家人的一句话。
“……皇帝聪明仁厚,”断断续续地说着自己进宫来经过的大小事情,最终,太皇太后提到了皇帝,只这两个字,便提振起了全部人的精神,“以后要好好当政……用心国事、亲近贤臣……”
翰林们奋笔疾书,可能刚才太皇太后长篇大论的回忆,落在遗诏上只有一句话,而如今这简短的一句话,在遗诏上又会被敷衍出许多美辞来。徐循禁不住看了太后一眼——她看不到文臣们的表情,想来,应当也是各自有异。
太皇太后没提太后,直接就说起了皇帝,看来,应该是已经定下直接还政天子的意思了……
不过,也未必就定了下来,也许到后来,语意一转,也会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