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镜子的两面
最近更新:睡了舍友的叔叔
谁比谁能装(骨科H 破镜重圆)
《玉壶传》【bg】【古言】【骨科】【结局不定】
我网恋又翻车了(1v1 高h)
我的男主怎么有六个
小狗驯养手册【校园1v1】
烧不尽(1v1)
假意情深
复爱(骨科,1v2)
点击排行:归来(NPH)
心肝与她的舔狗(校园H 强取豪夺)
双向暗恋的正确打开姿势【1V1甜H】
借种( 1V1 高H)
纸婚
把哥哥当成男神啪了以后【校园H】
白羊(校园1v1)
应召男菩萨 (1V1) H
潮晕(1v1强制爱)
桔年在枕畔睁开眼睛,没有蛾子,没有蝴蝶,没有尖锐得刺痛灵魂的哨音,没有拥挤的洗漱,只有院子里属于清晨特有的清新气味,和透过窗台洒进来的树叶的碎影。她仿佛还可以感觉到,等待的那个人在树下闲适地闭目小寐,也许下一秒,他就会微笑着推门而入。
她觉得,再没有什么什么比此刻更让她感觉到安详和宁静。
简单的洗漱后,桔年照例是到财叔的小店拿牛奶。财叔见到了她,脸上笑得像开了朵花。
“桔年啊,股神怎么好一阵不来了?”财叔试探着问,半是邻里间的八卦,半是对自己手里几只股票的期待。
桔年笑道:“他怎么敢老来,你要是在股市里赚大发了,怎么还有心思打理这小卖部,那他大老远地来,到哪去找你店里全市最好喝的牛奶去?”
财叔是三年前从外地搬来的,他当时盘下的这个小商店,早已从它最初的主人那里几易人手。林恒贵当年从巫雨的刀下侥幸捡回一条性命,“害他的人”都没有落得好下场,他也因此过了几年颇为惬意的日子,只是巫雨家那间小院房虽然落到了他的手中,他却一直也没有真正住进里边。因为死里逃生的林恒贵开始渐渐笃信鬼神,那间小院始终让他觉得有散不去的冤魂在徘徊,只要他深夜靠近,仿佛就可以看到巫雨浴血的面容。渐渐地,那住着两代杀人犯的小屋不吉利的传言不知怎么地就散了出去,他想转手出售,已是难上加难。
桔年出狱的半年前,林恒贵重伤痊愈后的残躯再没能耐住日复一日的酗酒,他在一次宿醉后猝死在小商店里。草草将他收殓之后,作为林恒贵的堂兄嫂和唯一可知的亲属,桔年的姑妈和姑夫得到了他留下来的小商店和房子。房子没有人肯要,但作为附近生意最为兴隆的小商店,转手还是相当顺利的,就这样,多年之后,小商店辗转到了财叔的手中。
财叔是外来的人,从他搬迁到这郊区伊始,桔年就已经带着非明生活在附近。这一带的旧时街坊换了不少,有钱的早住进了市区,没钱的也多为生计原因,走的走,散的散,后来渐成为外来流动人口相对密集的区域,知道桔年他们当年那段旧时的人已经不多,在小商店里消息灵通的财叔也是从几个老街坊背地里的议论中听闻。在老实厚道的财叔眼里,怎么也没有办法将谢桔年跟一个抢劫坐牢的女人联系起来,他笃信自己半辈子的识人眼光,总不肯听居委会的告诫,对桔年提防着些,看她的时候也并没有带上有色眼镜,近年来,竟成了附近跟桔年一家两口最说得上话的人,不时还能寒暄几句。至于其他人,桔年或多或少地也知道别人对自己背景的顾忌,她也不想招惹任何人,长期以来,她都是带着孩子默默地来去,比影子更淡。
桔年回到家,非明还没有醒,桔年把牛奶放在她床头,转身的时候,不期然看到仍在睡梦中的非明怀里紧紧地拥着一件东西。桔年凑过去看了看,竟然是韩述送的那把羽毛球拍,她把球拍硌着孩子,试着抽出来替非明放在床头,稍稍施力,球拍在非明怀里纹丝不动,这孩子抱得太紧。
非明是如此珍视这件礼物,那珍视已远远超过一把球拍本身所赋予的意义。这也是桔年没有强迫非明把贵重的球拍退还给韩述的原因,虽然她有那样做的道理,但是她不想让道理伤害到孩子。非明小时候并不是个健康的孩子,大概为体弱多病所苦,她在梦里总是习惯性地蹙着眉,喜欢死死抱住被子,啃手指。桔年试过许多办法,也没能改变这一点,然而她现在看到睡梦中的非明,脸上的表情是舒展的,甚至是幸福的,像是陷入了一个甜甜的梦里。桔年都不忍心将她叫醒,可非明必须得起来了,要不就错过了上学的时间。
上学前的准备犹如一场战斗,非明先是将自己小小的衣橱翻了个颠倒,镜子前比划了许久,才确定了她这一天要穿的衣服,然后她又拒绝了桔年姑姑给她扎头发,因为桔年只会绑最简单的马尾辫。当非明终于穿着一身粉红的裙子,在无数根小辫子的汇总处系了个炫目的蝴蝶结,出现在桔年面前的时候,桔年开始隐约意识到,这大概是个非同寻常的早晨,至少对非明来说是这样。
按往常,每天早上,要是桔年上早班,就会跟非明一道出门,陪着她走到公车站,各自上公车。在这点上桔年必须承认非明比同龄的孩子更早地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因为她既是一个单身女人,又要工作养家,难免有不够周全的地方,当别的孩子被父母牵着手或开着车送进学校的时候,非明从一年级开始,就独自搭公车上学。
从走出小院那一刻开始,非明就开始热切地左顾右盼,她还不会掩饰自己的激动,一张小脸红扑扑,眼睛亮得跟探照灯似的。
“非明,约好了李特一起上学吗?”桔年打趣着。李特是非明班上最受女生欢迎的男孩子,非明虽拒绝承认,但是有时桔年看到她晚上捉刀为李特写作业,一笔一划,比描红还认真。
非明脸一红,撇了撇嘴说:“姑姑,你们大人的想法真庸俗。”
桔年还来不及搭话,就听到了两声汽车喇叭的声响,循声看去,停靠在财叔商店不远处的那辆车不就是韩述的斯巴鲁吗?韩述看见她们,笑着探出头挥了挥手,方才还学小大人装淡定的非明就像一只欢快的喜鹊一样朝韩述飞去。
桔年迟疑了一会,只得跟了上去。她走到车边时,非明已经凑在韩述的身边韩叔叔长,韩叔叔短地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头上醒目的蝴蝶结在清晨的风中摇啊摇地。韩述看起来听得很认真,眼睛却不时地朝桔年的方向瞄。
“姑姑,韩叔叔说要送我到学校去!”非明大声说,话语里还透着激动和自豪。上小学后,除了生病,还从来没有人送她上过学,更何况是开着酷毙了的车子的酷毙了的韩叔叔。
“呃,我觉得……你要是送她到学校,再折回去上班,应该赶不及了吧。”桔年慢吞吞地说,她摸了摸非明比头还大的蝴蝶结,“非明,谢谢叔叔。但是你不能让叔叔迟到。”
非明抑不住一脸强烈的失望之色,桔年移开眼睛。
韩述忙说:“放心吧,我早想好了,今天早上我是在外边办事的,送了非明再去,正好顺路,对了,我办事的地点跟你上班的地方也很近,上车吧,我送你。”
这厢非明已经迫不及待地坐进了车里,拍着身边的座位连声说:“姑姑,上车,我们一起啊。”
“是啊,我们一起啊。”韩述重复着非明的话,“我们”、“一起”,听起来就像一家三口,这话里背后的暧昧让韩述感觉到异样而心动。
“不了,我今早也要出去办事,正好不顺路了。非明,路上要听话。”桔年拗不过非明,只得对韩述说了声,“麻烦了。”
她说话的时候眼睛甚至没有看着韩述。韩述失望了,车里的小姑娘仿佛跟他心灵相通。
“姑姑,上来嘛,上来嘛。”
这孩子,俨然自己就是这车的主人了。
桔年笑着跟非明挥手道别。
“姑姑,你去办事韩叔叔也可以送你啊,你搭公车去比这更好吗?”
桔年说:“姑姑搭神六去。”
韩述的车子载着非明远去,最后,只余非明头上蝴蝶结的那一抹红在桔年眼中招展。先前她似乎还听到韩述很有绅士风度地称赞非明的打扮相当之“酷”,非明听后喜不自禁。韩述总是知道在恰当的时候让一个女孩子心花怒放,也许长大后退去了少年时生涩别扭的他更是如此,风度翩翩,能言善辩,各个对年龄阶段的女性杀伤力都不浅。
在狱中,桔年拒绝了一切别人捎进来的物件,唯独留下了羽毛球场上那张四个人的照片。那张照片陪伴她度过了那三年里最阴暗的日日夜夜,照片的背面是韩述的笔迹――“许我向你看,1997年”。这已经是那个男孩所能做的,最深切最无望的表达。
桔年问过自己,面对韩述的纠缠,她是否心动过,一点点也罢。
有吗?
没有吗?
正值花季的少女,面对韩述那样一个男孩的青睐,虽然他蛮不讲理,虽然他胡搅蛮缠,可笑如斯,却也纯洁如斯。假如没有小旅馆那一夜的肮脏回忆和后来法庭上无边的苍凉,当桔年回忆起他,是否会带着一丝笑意?而“许我想你看”,这不也正是她在心里对小和尚默默念诵的一句话?韩述看着她,她却看着小和尚,如何顾得上回头?然而小和尚看的又是谁呢?
现在桔年倒是常常在非明入睡后凝视着这孩子的面容,她总是期待着从非明的脸上看到自己渴望着的影子,然而却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并且,这失望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而与日俱增。
非明长得太像她的生母。
她漂亮、好胜、易敢、执拗、虚荣。
桔年没有办法从非明那里找到似曾相识的熟悉,透过那张小小的脸蛋,倒是时候显现出另一张美丽的容颜,那容颜的主人克制着眼里的泪水,咬着牙说:说好了一起走,他答应过的,就不能改了!
遗传的力量是多么匪夷所思。
作为一个犯人,最期待的时刻有两个。一是上头有人检查或外来人员参观,这时狱警就会让大家放下手头的活计,或看电视,或在操场进行文体活动,或在图书馆看书,这时,检查或参观的人就会满意地感叹:现在犯人的日子还真的挺人性化的。而囚犯们也确实因此偷得浮生半日闲。除此之外,就是探监。探监对于一个囚犯来说,是“期待又怕受伤害”的一件事,一方面,这以为着能和自己的亲戚或是友人见上一面,在暗无天日的生涯里,这是沙漠中的甘霖;然而,另一方面,伴随着探监而来的,常常是死亡、离异、分手的噩耗。
三年里,桔年并不期待别人的探视。爸妈是不会来的,她知道,她的所作所为让谢茂华夫妇蒙上了毕生难以洗刷的奇耻大辱,说真的,要是爸妈真的出现在她面前,桔年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她宁愿做一只鸵鸟,既然见面只会让大家感到难堪和痛苦,那还不如不见,就当她死了吧,也许在她爸妈心中,早已这么认为。
提出过探视桔年的有蔡检察官、韩述的同学方志和,她甚至还收到过一张诡异的电汇,上面是一笔相当客观的数额,狱警让她签字,让监狱负责暂管,桔年没有签,也拒绝见以上的任何一个人。她唯独接受了一次探视--在监狱的第二年,请求探视桔年的人,是陈洁洁。
桔年一夜未眠。她不想见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可陈洁洁不一样。抛开爱恨恩怨的原因,陈洁洁是是见证了那段岁月的一部分。彼时桔年已经在牢里700余天,黑暗里旧时种种恍若一梦,她无数次伸出手,抓到的只是虚空,她需要陈洁洁活生生地在面前,证实那些经历的证实存在。就像桔年曾经拿起过图书室的剪刀,想要剪取那张4人照片的剩下两人,只剩下她和巫雨。但是她最终没有这么做,她剪不断那些凝望的眼神,剪不断看不见的地方紧紧相握的手,剪不断照片背后千丝万缕的纠缠。
她想看一眼陈洁洁。因为很多时候,她恍然觉得,陈洁洁就是她,她就是陈洁洁,她们是镜子里的两面,相悖,却又相通。
她觉得,再没有什么什么比此刻更让她感觉到安详和宁静。
简单的洗漱后,桔年照例是到财叔的小店拿牛奶。财叔见到了她,脸上笑得像开了朵花。
“桔年啊,股神怎么好一阵不来了?”财叔试探着问,半是邻里间的八卦,半是对自己手里几只股票的期待。
桔年笑道:“他怎么敢老来,你要是在股市里赚大发了,怎么还有心思打理这小卖部,那他大老远地来,到哪去找你店里全市最好喝的牛奶去?”
财叔是三年前从外地搬来的,他当时盘下的这个小商店,早已从它最初的主人那里几易人手。林恒贵当年从巫雨的刀下侥幸捡回一条性命,“害他的人”都没有落得好下场,他也因此过了几年颇为惬意的日子,只是巫雨家那间小院房虽然落到了他的手中,他却一直也没有真正住进里边。因为死里逃生的林恒贵开始渐渐笃信鬼神,那间小院始终让他觉得有散不去的冤魂在徘徊,只要他深夜靠近,仿佛就可以看到巫雨浴血的面容。渐渐地,那住着两代杀人犯的小屋不吉利的传言不知怎么地就散了出去,他想转手出售,已是难上加难。
桔年出狱的半年前,林恒贵重伤痊愈后的残躯再没能耐住日复一日的酗酒,他在一次宿醉后猝死在小商店里。草草将他收殓之后,作为林恒贵的堂兄嫂和唯一可知的亲属,桔年的姑妈和姑夫得到了他留下来的小商店和房子。房子没有人肯要,但作为附近生意最为兴隆的小商店,转手还是相当顺利的,就这样,多年之后,小商店辗转到了财叔的手中。
财叔是外来的人,从他搬迁到这郊区伊始,桔年就已经带着非明生活在附近。这一带的旧时街坊换了不少,有钱的早住进了市区,没钱的也多为生计原因,走的走,散的散,后来渐成为外来流动人口相对密集的区域,知道桔年他们当年那段旧时的人已经不多,在小商店里消息灵通的财叔也是从几个老街坊背地里的议论中听闻。在老实厚道的财叔眼里,怎么也没有办法将谢桔年跟一个抢劫坐牢的女人联系起来,他笃信自己半辈子的识人眼光,总不肯听居委会的告诫,对桔年提防着些,看她的时候也并没有带上有色眼镜,近年来,竟成了附近跟桔年一家两口最说得上话的人,不时还能寒暄几句。至于其他人,桔年或多或少地也知道别人对自己背景的顾忌,她也不想招惹任何人,长期以来,她都是带着孩子默默地来去,比影子更淡。
桔年回到家,非明还没有醒,桔年把牛奶放在她床头,转身的时候,不期然看到仍在睡梦中的非明怀里紧紧地拥着一件东西。桔年凑过去看了看,竟然是韩述送的那把羽毛球拍,她把球拍硌着孩子,试着抽出来替非明放在床头,稍稍施力,球拍在非明怀里纹丝不动,这孩子抱得太紧。
非明是如此珍视这件礼物,那珍视已远远超过一把球拍本身所赋予的意义。这也是桔年没有强迫非明把贵重的球拍退还给韩述的原因,虽然她有那样做的道理,但是她不想让道理伤害到孩子。非明小时候并不是个健康的孩子,大概为体弱多病所苦,她在梦里总是习惯性地蹙着眉,喜欢死死抱住被子,啃手指。桔年试过许多办法,也没能改变这一点,然而她现在看到睡梦中的非明,脸上的表情是舒展的,甚至是幸福的,像是陷入了一个甜甜的梦里。桔年都不忍心将她叫醒,可非明必须得起来了,要不就错过了上学的时间。
上学前的准备犹如一场战斗,非明先是将自己小小的衣橱翻了个颠倒,镜子前比划了许久,才确定了她这一天要穿的衣服,然后她又拒绝了桔年姑姑给她扎头发,因为桔年只会绑最简单的马尾辫。当非明终于穿着一身粉红的裙子,在无数根小辫子的汇总处系了个炫目的蝴蝶结,出现在桔年面前的时候,桔年开始隐约意识到,这大概是个非同寻常的早晨,至少对非明来说是这样。
按往常,每天早上,要是桔年上早班,就会跟非明一道出门,陪着她走到公车站,各自上公车。在这点上桔年必须承认非明比同龄的孩子更早地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因为她既是一个单身女人,又要工作养家,难免有不够周全的地方,当别的孩子被父母牵着手或开着车送进学校的时候,非明从一年级开始,就独自搭公车上学。
从走出小院那一刻开始,非明就开始热切地左顾右盼,她还不会掩饰自己的激动,一张小脸红扑扑,眼睛亮得跟探照灯似的。
“非明,约好了李特一起上学吗?”桔年打趣着。李特是非明班上最受女生欢迎的男孩子,非明虽拒绝承认,但是有时桔年看到她晚上捉刀为李特写作业,一笔一划,比描红还认真。
非明脸一红,撇了撇嘴说:“姑姑,你们大人的想法真庸俗。”
桔年还来不及搭话,就听到了两声汽车喇叭的声响,循声看去,停靠在财叔商店不远处的那辆车不就是韩述的斯巴鲁吗?韩述看见她们,笑着探出头挥了挥手,方才还学小大人装淡定的非明就像一只欢快的喜鹊一样朝韩述飞去。
桔年迟疑了一会,只得跟了上去。她走到车边时,非明已经凑在韩述的身边韩叔叔长,韩叔叔短地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头上醒目的蝴蝶结在清晨的风中摇啊摇地。韩述看起来听得很认真,眼睛却不时地朝桔年的方向瞄。
“姑姑,韩叔叔说要送我到学校去!”非明大声说,话语里还透着激动和自豪。上小学后,除了生病,还从来没有人送她上过学,更何况是开着酷毙了的车子的酷毙了的韩叔叔。
“呃,我觉得……你要是送她到学校,再折回去上班,应该赶不及了吧。”桔年慢吞吞地说,她摸了摸非明比头还大的蝴蝶结,“非明,谢谢叔叔。但是你不能让叔叔迟到。”
非明抑不住一脸强烈的失望之色,桔年移开眼睛。
韩述忙说:“放心吧,我早想好了,今天早上我是在外边办事的,送了非明再去,正好顺路,对了,我办事的地点跟你上班的地方也很近,上车吧,我送你。”
这厢非明已经迫不及待地坐进了车里,拍着身边的座位连声说:“姑姑,上车,我们一起啊。”
“是啊,我们一起啊。”韩述重复着非明的话,“我们”、“一起”,听起来就像一家三口,这话里背后的暧昧让韩述感觉到异样而心动。
“不了,我今早也要出去办事,正好不顺路了。非明,路上要听话。”桔年拗不过非明,只得对韩述说了声,“麻烦了。”
她说话的时候眼睛甚至没有看着韩述。韩述失望了,车里的小姑娘仿佛跟他心灵相通。
“姑姑,上来嘛,上来嘛。”
这孩子,俨然自己就是这车的主人了。
桔年笑着跟非明挥手道别。
“姑姑,你去办事韩叔叔也可以送你啊,你搭公车去比这更好吗?”
桔年说:“姑姑搭神六去。”
韩述的车子载着非明远去,最后,只余非明头上蝴蝶结的那一抹红在桔年眼中招展。先前她似乎还听到韩述很有绅士风度地称赞非明的打扮相当之“酷”,非明听后喜不自禁。韩述总是知道在恰当的时候让一个女孩子心花怒放,也许长大后退去了少年时生涩别扭的他更是如此,风度翩翩,能言善辩,各个对年龄阶段的女性杀伤力都不浅。
在狱中,桔年拒绝了一切别人捎进来的物件,唯独留下了羽毛球场上那张四个人的照片。那张照片陪伴她度过了那三年里最阴暗的日日夜夜,照片的背面是韩述的笔迹――“许我向你看,1997年”。这已经是那个男孩所能做的,最深切最无望的表达。
桔年问过自己,面对韩述的纠缠,她是否心动过,一点点也罢。
有吗?
没有吗?
正值花季的少女,面对韩述那样一个男孩的青睐,虽然他蛮不讲理,虽然他胡搅蛮缠,可笑如斯,却也纯洁如斯。假如没有小旅馆那一夜的肮脏回忆和后来法庭上无边的苍凉,当桔年回忆起他,是否会带着一丝笑意?而“许我想你看”,这不也正是她在心里对小和尚默默念诵的一句话?韩述看着她,她却看着小和尚,如何顾得上回头?然而小和尚看的又是谁呢?
现在桔年倒是常常在非明入睡后凝视着这孩子的面容,她总是期待着从非明的脸上看到自己渴望着的影子,然而却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并且,这失望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而与日俱增。
非明长得太像她的生母。
她漂亮、好胜、易敢、执拗、虚荣。
桔年没有办法从非明那里找到似曾相识的熟悉,透过那张小小的脸蛋,倒是时候显现出另一张美丽的容颜,那容颜的主人克制着眼里的泪水,咬着牙说:说好了一起走,他答应过的,就不能改了!
遗传的力量是多么匪夷所思。
作为一个犯人,最期待的时刻有两个。一是上头有人检查或外来人员参观,这时狱警就会让大家放下手头的活计,或看电视,或在操场进行文体活动,或在图书馆看书,这时,检查或参观的人就会满意地感叹:现在犯人的日子还真的挺人性化的。而囚犯们也确实因此偷得浮生半日闲。除此之外,就是探监。探监对于一个囚犯来说,是“期待又怕受伤害”的一件事,一方面,这以为着能和自己的亲戚或是友人见上一面,在暗无天日的生涯里,这是沙漠中的甘霖;然而,另一方面,伴随着探监而来的,常常是死亡、离异、分手的噩耗。
三年里,桔年并不期待别人的探视。爸妈是不会来的,她知道,她的所作所为让谢茂华夫妇蒙上了毕生难以洗刷的奇耻大辱,说真的,要是爸妈真的出现在她面前,桔年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她宁愿做一只鸵鸟,既然见面只会让大家感到难堪和痛苦,那还不如不见,就当她死了吧,也许在她爸妈心中,早已这么认为。
提出过探视桔年的有蔡检察官、韩述的同学方志和,她甚至还收到过一张诡异的电汇,上面是一笔相当客观的数额,狱警让她签字,让监狱负责暂管,桔年没有签,也拒绝见以上的任何一个人。她唯独接受了一次探视--在监狱的第二年,请求探视桔年的人,是陈洁洁。
桔年一夜未眠。她不想见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可陈洁洁不一样。抛开爱恨恩怨的原因,陈洁洁是是见证了那段岁月的一部分。彼时桔年已经在牢里700余天,黑暗里旧时种种恍若一梦,她无数次伸出手,抓到的只是虚空,她需要陈洁洁活生生地在面前,证实那些经历的证实存在。就像桔年曾经拿起过图书室的剪刀,想要剪取那张4人照片的剩下两人,只剩下她和巫雨。但是她最终没有这么做,她剪不断那些凝望的眼神,剪不断看不见的地方紧紧相握的手,剪不断照片背后千丝万缕的纠缠。
她想看一眼陈洁洁。因为很多时候,她恍然觉得,陈洁洁就是她,她就是陈洁洁,她们是镜子里的两面,相悖,却又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