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上官婉儿的话,让公孙恩一振。看着他振奋的样子,上官婉儿笑了,比她手中的荷花还要美。
她喜欢公孙恩的性情,看着他沉闷度日,她也是不好受。
“我这就去给陛下上书,这次和陛下要一个长假,在魏国好好玩一阵。朝阳坡上的树开始结果,我们去好好吃一顿!几个嫂子也就在入秋生产,我们也不能错过!”
公孙恩说着,神情很是激动。爬上水池,急冲冲朝书房奔去。上官婉儿见他刚才在水里身无一物,现在蒙着双眼,大骂公孙恩无耻。
第十五章 豪侠郭解
这日公孙策练完字,已是下午,日光熏得人昏昏欲睡。
闲来无事,他就去偏殿寻找郭解二人。
他人未至,先闻高渐离琴声。他不懂乐律,只觉得这音乐悲壮中含着肃杀和惨烈。
“拜见太子殿下!”偏殿当值的刘云疾步走出,抱拳俯首。
“他们最近情况怎么样?”
“回禀太子,一切都好,二人常常以木剑对舞,似乎成了好友。郭解还说,这里有吃有喝,还有新认识的好友。”
“去酒窖拿三坛好酒,今天我试试,能不能成为他们的好友。”
“喏!”随行的白袍剑婢两人出列离去。
偏殿的院中,树荫下高渐离抚琴,郭解舞剑。对于公孙策的到来,二人只是侧脸一看,继续做自己的事。
“两位好兴致,近来过的可好?”公孙策说着,转身从紫蝶腰间解下长剑,一把抛给郭解。
紫蝶脸一红,低头不语。又悄悄抬头望公孙策,又从身后剑婢那里解下一柄长剑,捧在怀里。
郭解接过长剑,一把抽出,只见长剑锋利,剑刃如芒,不是他想象中的女子常配的细剑,不是那种场面货色,不由诧异的望了一眼公孙策身后的十名剑婢。
他抽剑横在脸颊一刮,半张脸上的胡茬尽数被剃掉,不由大赞:“好剑!”
“用木剑而舞,和你的身份不符。”公孙策说着,一把将雷电戟插在地上。
他这个动作,让郭解眼皮一跳,那天雷电戟给他的印象太深刻。原本信心十足的一击,被雷电戟挥洒出来的闪电链彻底粉碎,本人还被电的人事不知。
郭解归剑入鞘,抹了一把汗说道:“木剑和宝剑无区别,都是剑。对我而言,有剑相伴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木剑会被铁剑斩断,两者不可并论。”公孙策伸手,紫蝶将手中宝剑递上。
“太子殿下想要与郭解比试剑术?”郭解眉毛一挑,眼神有些鄙视。
公孙策握剑的姿势,在他眼中尽是破绽。而且动作僵硬,虽然很有力道,但与剑术的灵活背道而驰。
“在你们面前,论剑纯粹就是班门弄斧。这柄剑是赠予高先生的,朝阳宫是多事之地。若有大事,二位也好有个护身之用。”
公孙策说着,来到了高渐离身旁,双手将剑奉上。
高渐离双手按在琴弦上,抬头望着公孙策一笑:“殿下有话不妨直说,我们游侠都是直人,不喜欢绕圈圈。”
“对于游侠我多有不懂之处,只知他们好侠义而轻生死,重信义和轻财货。所以今日找二位只为一个侠字,若二位看得起,愿和二位先生成为好友。”
公孙策说着,院门外数名白袍剑婢捧着酒坛而来,十来名南宫宿卫入偏殿中,取桌椅板凳而出,摆在树荫下,花坛旁。
郭解将宝剑放在桌上,坐在板凳上说道:“有酒,有好酒,你就是我们好友!”
高渐离听了摇头一笑说道:“太子殿下能亲身至此,就是我二人好友。”
“好,今日此院中,只有好慕侠义之道的公孙策,没有魏国太子公孙策。”
公孙策说着,与高渐离一同入座,白袍剑婢与南宫宿卫尽数撤出,最后偏殿院门被刘云关上。
“其实对与太子殿下,我辈之人也是多有敬仰。非是敬仰殿下之勇之功业,而是敬仰殿下之孝义。”
郭解拿起一坛酒拍开泥封,嗅了嗅,闭目之间,神色满是陶醉,随后余下两坛酒被拍开,三人一人一坛。
“这里没有身为太子的公孙策,只有与豪侠郭解论侠义的公孙策。”公孙策再次说道,他说完,郭解与高渐离齐声发笑。
郭解笑完,摇头苦笑说道:“太子就是太子,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至于殿下所谓的侠,说到底还是我们那个时代,一群不甘心命运的平民奋起抗争的行为。”
高渐离点头接着说道:“所谓的侠,就是为不平事而仗义。如墨家一样,只求世间清宁。至于墨家追求建立大同世界,我们自认没那个实力和资格。只能用自己的性命,维持生活中的道义。让奸邪之人收敛,让弱者能有尊严的活着。”
公孙策听了,沉默下来,对于高渐离他认识的不多。但对于郭解的资料,他进行过分析和总结。
知道郭解是个不甘心命运的人,是个成功的失败者,因为他的成功遭到了汉武帝的忌讳,被诛族处死。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与郭解是同一时代的人,曾发出感叹说:“我眼中的郭解,体形相貌比不上普通人;言辞间,更是比不上普通士子的口才。然而就连天下间无德无才的人,不管有没有见过郭解,都因郭解的名望而倾慕郭解,想要行侠仗义的人,出道前都以郭解为榜样。”
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长得帅就有前途的时代。然而郭解以下下之姿貌,摆脱时代的约束,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称道的事情。然而因为名声太大,被汉武帝处死,在司马迁看来,实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郭解长得短小精悍,貌不惊人,性格沉静,勇悍,不喝酒。年青时心狠手辣,恣意杀人。他肯舍命替人报仇,还干些藏命作奸剽攻、铸钱掘冢的事情。
后来,郭解一改前行,对人以德报怨,厚施薄望。救人之命不恃其功。因此,他在当地声望很高。
郭解曾有一个外甥,在与人喝酒时,仗势欺人,强行灌酒,被对方一怒之下杀死。
郭解的姐姐把他的外甥陈尸街头,想借此羞辱郭解,企图让郭解替她儿子报仇。
后来,凶手自归,将实情告诉了郭解。郭解不仅没有加罪于他,还说,是他这边的人作得不对,把他放走了。
随后,他又埋葬了外甥。郭解如此公正,深得大家敬重,越发依附于他了。
郭解有一次出门,见有个人姿势不端地坐在路旁,很不礼貌地用斜眼看着他。郭解的追随者看见了很生气,想杀了那个人。
他制止了追随者,感叹说:“在家乡得不到尊重,是我的修行不够呀。”
暗地里,他叮嘱本地小吏说:“这个人我很看重,到征发徭役的时候放过他。”
徭役一月要征发好几次,专门建设公用设施。那人见都没有人找他,觉得很觉奇怪,一问,才知是郭解替他解脱徭役。于是他袒胸露腹地前去谢罪。
而郭解的这个举动,得到守卫少年们的倾慕,纷纷投效。
雒阳邑有互相结仇的人。邑中贤豪多次从中调解,始终不听。郭解听说后,夜见仇家。仇家听了他的劝解。
郭解说:“我听说雒阳诸公在这里调解您都不听,幸而现在您听了我的话,但是在您的地方,恐怕有点不合适。我还是离开这里的好。我走后,您再听从他们的话和解吧。”
于是他连夜悄悄地离开了雒阳邑,避免了本地贤明豪强的尴尬。
郭解处世恭俭,在本县从不乘车,到邻郡为人办事情,也是能办则出,不能为则不为,从不为难人家。
因此,朝廷诸公争相征辟他为幕僚,亡命者多归附郭解,而县里少年及旁近县贤豪,也经常把大车送到郭解家,以备投奔郭解的人来使用。
元朔二年,汉武帝的一纸诏令,名满天下的大侠郭解被迫亡命天涯,他逃亡的最终目的地,是北地重镇太原。
原因是为了充实京师,汉武帝下令各郡国资财超过三百万的富户迁往茂陵居住,郭解家里贫穷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但负责此事的杨县掾也想趁此机会将郭解这个令县吏们头疼的不安定因素送出轵县,郭解于是也被列入了迁移名单。
车骑将军卫青曾为此向汉武帝求情,说郭解家贫,不符合搬迁的条件。
但汉武帝说:“一个百姓的权势竟能使卫将军替他说话,可见他并不贫穷!”
郭解终于被迁移到了关中,为他送行的豪客们送给他的礼金就达一千余万,超过了迁移标准的好几倍。就在关中豪杰争相与郭解结交之时,杨县掾和他的父亲杨季主先后被人刺杀,杨家告状的人又被杀死在宫门之下,这一系列血案最终促使汉武帝亲自下令拘捕郭解,郭解将老母安置在夏阳后,孤身来到临晋。
面对天下英雄仰慕的郭解,素昧平生的临晋大侠籍少公帮助他出关,逃亡到了太原,由于郭解逃跑的过程中对帮助他的人会说自己的名字,让他们记住自己的名字,以后有困难可以找他帮助。
结果追捕他的官吏顺着线索一路追击,最后追到了临晋大侠籍少公家里。籍少公为了保密,慨然自尽。
侠,产生于礼崩乐坏、人性光辉极度张扬迸放的春秋乱世。在反抗暴秦、楚汉相争的动荡岁月里,到处是萍踪侠影,刘邦的许多部下都曾经是游侠,再加上汉初宽松自由的黄老政治,使得西汉成为游侠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然而,“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侠义所追求的自由与朝廷所倡导的秩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侠,终于不再被朝廷认可,《史记》、《汉书》之后,官史也不再为游侠立传。
绰号“苍鹰”的洪洞人郅都,就是西汉最早以严刑峻法镇压豪强侠客,维护封建秩序的名臣。在酷吏们的屠刀面前,曾经风光无限的游侠们尊严扫地。
游侠的黄金时代结束了,郭解,在劫难逃。
隐藏在太原的郭解最终被官府擒获,而此时,一个轵县的儒生因为批评郭解而不合时宜地被郭解的追随者杀掉并割去了舌头,继自己的父亲因为行侠而在汉文帝时被杀之后,一代大侠郭解最终被汉武帝下令灭族。
起因是轵县有一位儒生招待查办郭解的使者时,客人在席间赞扬郭解,儒生便说:“郭解专门干违法乱纪的事情,怎么能算是贤人?”
郭解的追随者听后,随后便杀掉了此人,并将他的舌头割下。官府追究此事,郭解并不知道杀手的事,杀手也从没查出来。
御史大夫公孙弘议论道:“郭解以平民身份侠,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应该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的罪。”
于是汉武帝下令诛杀郭解,并诛其一族。
实际原因是汉武帝要铲除有势力的游侠集团。郭解的名气很大,交往面很广,很多人佩服他、愿意听从他,在社会上是一股很大的势力,自然在被铲除的名单之内。
这才是,司马迁真正感到遗憾的地方。一个人成功改变了自己命运,却因为改变命运而死,真的很悲剧。
第十六章 密卫
偏殿之中,公孙策三人各饮酒半坛,俱是微醉。
郭解说他的侠,起初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并不想成为一个碌碌无为,耕作至身死的平民。
他的出身不差,父亲是曾经的一代豪侠,外祖父也是侯爵在身的汉初功臣。
可就是长得太矬,又读不进书,为了活的滋润些,那就挖人坟,又干拿人钱财为人消灾的勾当。
后来在外祖父的劝谏下痛改前非,开始经营起自己的名声,虽然他干的还是杀人的勾当。但做事时多了原则,所以坚持不懈下来,遂成为一代豪侠。
郭解可以说是完全的吐露心声,将自己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说了出来。
这是交心之谈,其后公孙策又说起了自己乱世以来的种种经历。
而高渐离没什么好说的,他以前就是一个杀狗为业的人,杀狗犀利,杀人也犀利。
不过他隐于市集中,只有聊聊几个当世剑客才知道他的存在。
后来荆轲刺秦王,就是等他做副手。他接到消息时,荆轲在心急的燕太子姬丹的催促下,带着那个废物秦武阳出发刺秦。
“我辈游侠,初以钱财入道,这是为利。为利只能糊口,声名无法彰显,有也是恶名居多。也有求名之辈,虽杀恶人,却也犯法应受诛。又因受乡人推崇,法不加身。而四周多有仰慕者,大名之下,必有厚利!”
郭解总结说起他眼中的游侠,然后又说道:“不论是杀人还是仗义疏财,只求一个名字。有大名,才不会被乡人庇护,免受小吏侮辱责杀。”
“至于为世间不平事打抱不平,仗义出剑,也只是本心以及求名的手段。”
“游侠之所以轻生死,不是因为他们乐意如此。而是盛名之下,不得不死。”
最后一句话说完,郭解就是一叹。助他逃离汉国关卡的籍少公,为了避免他的行踪被暴露,慷慨赴死。
原因就是籍少公是世之豪侠,被名声所拖累,不得不为另一个豪侠,也就是听说过,从没见过面的郭解而死。
郭解坦诚的心声里,公孙策对游侠这个传说中的职业了解深彻。
这一次交谈,三人俱是大醉。
当夜晚降临,卫劫奉刘雅蝉之命请公孙策上山吃饭,发现三人俱醉,很是惊骇。
若在酒劲下,郭解或高渐离有杀心,公孙策难逃一死!
她喜欢公孙恩的性情,看着他沉闷度日,她也是不好受。
“我这就去给陛下上书,这次和陛下要一个长假,在魏国好好玩一阵。朝阳坡上的树开始结果,我们去好好吃一顿!几个嫂子也就在入秋生产,我们也不能错过!”
公孙恩说着,神情很是激动。爬上水池,急冲冲朝书房奔去。上官婉儿见他刚才在水里身无一物,现在蒙着双眼,大骂公孙恩无耻。
第十五章 豪侠郭解
这日公孙策练完字,已是下午,日光熏得人昏昏欲睡。
闲来无事,他就去偏殿寻找郭解二人。
他人未至,先闻高渐离琴声。他不懂乐律,只觉得这音乐悲壮中含着肃杀和惨烈。
“拜见太子殿下!”偏殿当值的刘云疾步走出,抱拳俯首。
“他们最近情况怎么样?”
“回禀太子,一切都好,二人常常以木剑对舞,似乎成了好友。郭解还说,这里有吃有喝,还有新认识的好友。”
“去酒窖拿三坛好酒,今天我试试,能不能成为他们的好友。”
“喏!”随行的白袍剑婢两人出列离去。
偏殿的院中,树荫下高渐离抚琴,郭解舞剑。对于公孙策的到来,二人只是侧脸一看,继续做自己的事。
“两位好兴致,近来过的可好?”公孙策说着,转身从紫蝶腰间解下长剑,一把抛给郭解。
紫蝶脸一红,低头不语。又悄悄抬头望公孙策,又从身后剑婢那里解下一柄长剑,捧在怀里。
郭解接过长剑,一把抽出,只见长剑锋利,剑刃如芒,不是他想象中的女子常配的细剑,不是那种场面货色,不由诧异的望了一眼公孙策身后的十名剑婢。
他抽剑横在脸颊一刮,半张脸上的胡茬尽数被剃掉,不由大赞:“好剑!”
“用木剑而舞,和你的身份不符。”公孙策说着,一把将雷电戟插在地上。
他这个动作,让郭解眼皮一跳,那天雷电戟给他的印象太深刻。原本信心十足的一击,被雷电戟挥洒出来的闪电链彻底粉碎,本人还被电的人事不知。
郭解归剑入鞘,抹了一把汗说道:“木剑和宝剑无区别,都是剑。对我而言,有剑相伴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木剑会被铁剑斩断,两者不可并论。”公孙策伸手,紫蝶将手中宝剑递上。
“太子殿下想要与郭解比试剑术?”郭解眉毛一挑,眼神有些鄙视。
公孙策握剑的姿势,在他眼中尽是破绽。而且动作僵硬,虽然很有力道,但与剑术的灵活背道而驰。
“在你们面前,论剑纯粹就是班门弄斧。这柄剑是赠予高先生的,朝阳宫是多事之地。若有大事,二位也好有个护身之用。”
公孙策说着,来到了高渐离身旁,双手将剑奉上。
高渐离双手按在琴弦上,抬头望着公孙策一笑:“殿下有话不妨直说,我们游侠都是直人,不喜欢绕圈圈。”
“对于游侠我多有不懂之处,只知他们好侠义而轻生死,重信义和轻财货。所以今日找二位只为一个侠字,若二位看得起,愿和二位先生成为好友。”
公孙策说着,院门外数名白袍剑婢捧着酒坛而来,十来名南宫宿卫入偏殿中,取桌椅板凳而出,摆在树荫下,花坛旁。
郭解将宝剑放在桌上,坐在板凳上说道:“有酒,有好酒,你就是我们好友!”
高渐离听了摇头一笑说道:“太子殿下能亲身至此,就是我二人好友。”
“好,今日此院中,只有好慕侠义之道的公孙策,没有魏国太子公孙策。”
公孙策说着,与高渐离一同入座,白袍剑婢与南宫宿卫尽数撤出,最后偏殿院门被刘云关上。
“其实对与太子殿下,我辈之人也是多有敬仰。非是敬仰殿下之勇之功业,而是敬仰殿下之孝义。”
郭解拿起一坛酒拍开泥封,嗅了嗅,闭目之间,神色满是陶醉,随后余下两坛酒被拍开,三人一人一坛。
“这里没有身为太子的公孙策,只有与豪侠郭解论侠义的公孙策。”公孙策再次说道,他说完,郭解与高渐离齐声发笑。
郭解笑完,摇头苦笑说道:“太子就是太子,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至于殿下所谓的侠,说到底还是我们那个时代,一群不甘心命运的平民奋起抗争的行为。”
高渐离点头接着说道:“所谓的侠,就是为不平事而仗义。如墨家一样,只求世间清宁。至于墨家追求建立大同世界,我们自认没那个实力和资格。只能用自己的性命,维持生活中的道义。让奸邪之人收敛,让弱者能有尊严的活着。”
公孙策听了,沉默下来,对于高渐离他认识的不多。但对于郭解的资料,他进行过分析和总结。
知道郭解是个不甘心命运的人,是个成功的失败者,因为他的成功遭到了汉武帝的忌讳,被诛族处死。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与郭解是同一时代的人,曾发出感叹说:“我眼中的郭解,体形相貌比不上普通人;言辞间,更是比不上普通士子的口才。然而就连天下间无德无才的人,不管有没有见过郭解,都因郭解的名望而倾慕郭解,想要行侠仗义的人,出道前都以郭解为榜样。”
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长得帅就有前途的时代。然而郭解以下下之姿貌,摆脱时代的约束,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称道的事情。然而因为名声太大,被汉武帝处死,在司马迁看来,实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郭解长得短小精悍,貌不惊人,性格沉静,勇悍,不喝酒。年青时心狠手辣,恣意杀人。他肯舍命替人报仇,还干些藏命作奸剽攻、铸钱掘冢的事情。
后来,郭解一改前行,对人以德报怨,厚施薄望。救人之命不恃其功。因此,他在当地声望很高。
郭解曾有一个外甥,在与人喝酒时,仗势欺人,强行灌酒,被对方一怒之下杀死。
郭解的姐姐把他的外甥陈尸街头,想借此羞辱郭解,企图让郭解替她儿子报仇。
后来,凶手自归,将实情告诉了郭解。郭解不仅没有加罪于他,还说,是他这边的人作得不对,把他放走了。
随后,他又埋葬了外甥。郭解如此公正,深得大家敬重,越发依附于他了。
郭解有一次出门,见有个人姿势不端地坐在路旁,很不礼貌地用斜眼看着他。郭解的追随者看见了很生气,想杀了那个人。
他制止了追随者,感叹说:“在家乡得不到尊重,是我的修行不够呀。”
暗地里,他叮嘱本地小吏说:“这个人我很看重,到征发徭役的时候放过他。”
徭役一月要征发好几次,专门建设公用设施。那人见都没有人找他,觉得很觉奇怪,一问,才知是郭解替他解脱徭役。于是他袒胸露腹地前去谢罪。
而郭解的这个举动,得到守卫少年们的倾慕,纷纷投效。
雒阳邑有互相结仇的人。邑中贤豪多次从中调解,始终不听。郭解听说后,夜见仇家。仇家听了他的劝解。
郭解说:“我听说雒阳诸公在这里调解您都不听,幸而现在您听了我的话,但是在您的地方,恐怕有点不合适。我还是离开这里的好。我走后,您再听从他们的话和解吧。”
于是他连夜悄悄地离开了雒阳邑,避免了本地贤明豪强的尴尬。
郭解处世恭俭,在本县从不乘车,到邻郡为人办事情,也是能办则出,不能为则不为,从不为难人家。
因此,朝廷诸公争相征辟他为幕僚,亡命者多归附郭解,而县里少年及旁近县贤豪,也经常把大车送到郭解家,以备投奔郭解的人来使用。
元朔二年,汉武帝的一纸诏令,名满天下的大侠郭解被迫亡命天涯,他逃亡的最终目的地,是北地重镇太原。
原因是为了充实京师,汉武帝下令各郡国资财超过三百万的富户迁往茂陵居住,郭解家里贫穷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但负责此事的杨县掾也想趁此机会将郭解这个令县吏们头疼的不安定因素送出轵县,郭解于是也被列入了迁移名单。
车骑将军卫青曾为此向汉武帝求情,说郭解家贫,不符合搬迁的条件。
但汉武帝说:“一个百姓的权势竟能使卫将军替他说话,可见他并不贫穷!”
郭解终于被迁移到了关中,为他送行的豪客们送给他的礼金就达一千余万,超过了迁移标准的好几倍。就在关中豪杰争相与郭解结交之时,杨县掾和他的父亲杨季主先后被人刺杀,杨家告状的人又被杀死在宫门之下,这一系列血案最终促使汉武帝亲自下令拘捕郭解,郭解将老母安置在夏阳后,孤身来到临晋。
面对天下英雄仰慕的郭解,素昧平生的临晋大侠籍少公帮助他出关,逃亡到了太原,由于郭解逃跑的过程中对帮助他的人会说自己的名字,让他们记住自己的名字,以后有困难可以找他帮助。
结果追捕他的官吏顺着线索一路追击,最后追到了临晋大侠籍少公家里。籍少公为了保密,慨然自尽。
侠,产生于礼崩乐坏、人性光辉极度张扬迸放的春秋乱世。在反抗暴秦、楚汉相争的动荡岁月里,到处是萍踪侠影,刘邦的许多部下都曾经是游侠,再加上汉初宽松自由的黄老政治,使得西汉成为游侠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然而,“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侠义所追求的自由与朝廷所倡导的秩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侠,终于不再被朝廷认可,《史记》、《汉书》之后,官史也不再为游侠立传。
绰号“苍鹰”的洪洞人郅都,就是西汉最早以严刑峻法镇压豪强侠客,维护封建秩序的名臣。在酷吏们的屠刀面前,曾经风光无限的游侠们尊严扫地。
游侠的黄金时代结束了,郭解,在劫难逃。
隐藏在太原的郭解最终被官府擒获,而此时,一个轵县的儒生因为批评郭解而不合时宜地被郭解的追随者杀掉并割去了舌头,继自己的父亲因为行侠而在汉文帝时被杀之后,一代大侠郭解最终被汉武帝下令灭族。
起因是轵县有一位儒生招待查办郭解的使者时,客人在席间赞扬郭解,儒生便说:“郭解专门干违法乱纪的事情,怎么能算是贤人?”
郭解的追随者听后,随后便杀掉了此人,并将他的舌头割下。官府追究此事,郭解并不知道杀手的事,杀手也从没查出来。
御史大夫公孙弘议论道:“郭解以平民身份侠,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应该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的罪。”
于是汉武帝下令诛杀郭解,并诛其一族。
实际原因是汉武帝要铲除有势力的游侠集团。郭解的名气很大,交往面很广,很多人佩服他、愿意听从他,在社会上是一股很大的势力,自然在被铲除的名单之内。
这才是,司马迁真正感到遗憾的地方。一个人成功改变了自己命运,却因为改变命运而死,真的很悲剧。
第十六章 密卫
偏殿之中,公孙策三人各饮酒半坛,俱是微醉。
郭解说他的侠,起初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并不想成为一个碌碌无为,耕作至身死的平民。
他的出身不差,父亲是曾经的一代豪侠,外祖父也是侯爵在身的汉初功臣。
可就是长得太矬,又读不进书,为了活的滋润些,那就挖人坟,又干拿人钱财为人消灾的勾当。
后来在外祖父的劝谏下痛改前非,开始经营起自己的名声,虽然他干的还是杀人的勾当。但做事时多了原则,所以坚持不懈下来,遂成为一代豪侠。
郭解可以说是完全的吐露心声,将自己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说了出来。
这是交心之谈,其后公孙策又说起了自己乱世以来的种种经历。
而高渐离没什么好说的,他以前就是一个杀狗为业的人,杀狗犀利,杀人也犀利。
不过他隐于市集中,只有聊聊几个当世剑客才知道他的存在。
后来荆轲刺秦王,就是等他做副手。他接到消息时,荆轲在心急的燕太子姬丹的催促下,带着那个废物秦武阳出发刺秦。
“我辈游侠,初以钱财入道,这是为利。为利只能糊口,声名无法彰显,有也是恶名居多。也有求名之辈,虽杀恶人,却也犯法应受诛。又因受乡人推崇,法不加身。而四周多有仰慕者,大名之下,必有厚利!”
郭解总结说起他眼中的游侠,然后又说道:“不论是杀人还是仗义疏财,只求一个名字。有大名,才不会被乡人庇护,免受小吏侮辱责杀。”
“至于为世间不平事打抱不平,仗义出剑,也只是本心以及求名的手段。”
“游侠之所以轻生死,不是因为他们乐意如此。而是盛名之下,不得不死。”
最后一句话说完,郭解就是一叹。助他逃离汉国关卡的籍少公,为了避免他的行踪被暴露,慷慨赴死。
原因就是籍少公是世之豪侠,被名声所拖累,不得不为另一个豪侠,也就是听说过,从没见过面的郭解而死。
郭解坦诚的心声里,公孙策对游侠这个传说中的职业了解深彻。
这一次交谈,三人俱是大醉。
当夜晚降临,卫劫奉刘雅蝉之命请公孙策上山吃饭,发现三人俱醉,很是惊骇。
若在酒劲下,郭解或高渐离有杀心,公孙策难逃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