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女帝师五(66)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宫墙外,依稀还能听见寿阳埋怨母亲的哭声。心境仓皇,欲哭无泪。绿萼在后宽慰道:“姑娘别伤心,婉太妃只是不明白姑娘的用意罢了。”
我哼了一声,冷笑不已:“用意?我有什么用意?她又没有说错,我也没有伤心。”
绿萼道:“奴婢冷眼看着,也说句不好听的话。婉太妃实是嫉妒姑娘,姑娘实在不必放在心上。即使姑娘入宫没有用意,难道一纸册封的诏书下来,姑娘还能不入宫么?”停一停,恍然叹道,“陛下会有太宗皇帝那么好性子么?”
宫墙后喷薄欲出的朝霞彻底驱散了繁星,天亮了,奉先殿的钟声沉厚而悠远。我这一生错谬横出,往复不绝。我永远沉浸在痛悔与惭愧之中,永远也得不到毕生向往的安宁与喜悦。或许我做棋子已经太久,竟想不出我这一生究竟想要什么。即使想到,也寻不到正确的路。她说我“永远都赢”,实则我的人生何其荒谬与失败!
绿萼抚着我的肩道:“姑娘这会儿是回漱玉斋用早膳么?”
我叹道:“回去吧。本来还想去桂宫拜见贞德皇后与庐陵王,这会儿去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绿萼笑道:“若说这会儿最明白姑娘心意的,便是北宫皇后了。”自芸儿降为贞德皇后,与高朏迁居皇城东北角的桂宫。宫里人便称她为北宫皇后。“或者顺路去益园走走?”
我笑道:“好,日后行动便有许多人跟着,再想这般自在,怕是不能了。”
辰初方回到漱玉斋。一进门,便见先时在王府见过的、向高旸传命的女人正立在檐下等我。她已换上一身浅葱色半袖宫装,绾着高髻,只簪了两朵宫女常戴的嵌珠绒花,比之先前在王府簪金戴玉,质朴许多。那女人见我进门,连忙迎上前来,恭恭敬敬道:“奴婢遥思,参见娘娘。”说罢跪下磕头。
我连忙扶她起身,笑道:“玉机回来迟了,劳姑姑久等。不知太妃有何吩咐?”
遥思道:“太妃请娘娘去济慈宫用早膳。听说娘娘爱吃清甜的,特备了糯米红豆糕,请娘娘去尝一尝。”
我忙现出惶恐不安的神色:“惭愧,当是玉机先去向太妃请安才是。”
遥思笑道:“娘娘服侍陛下辛苦,太妃怎会不知?娘娘请。”
瞧她的势态,是不容我更衣了。我只得整一整衣衫,随她往济慈宫来。济慈宫依然空荡荡的,几个宫女和内监站在廊下监管众人收拾物事。从前尚太后练武的庭院中已堆满了物事,宫人穿梭往来,一片鸦雀无声。林太妃正在偏殿用早膳,一身紫绀色簇花长衣,堆云叠鬓,珠翠满头。脂粉遮不住长年的病容,手背上布满褶皱。她眸色深沉,似有隐忧。一只白瓷汤匙在粥碗中搅弄不止,却无半点声响。
上前行过礼,林太妃示意我坐在下首。遥思浣了手,亲自添了一副碗筷,为我盛了一碗粟米粥,布了几样小菜。林太妃指着一碟糯米红豆糕,笑道:“听春儿说,你爱吃甜的。”
糯米碾成粉,制成洁白的糕,上面嵌着薄薄一层红豆粒,盛在孔雀绿荷叶瓷碟中,意趣盎然,颜色分明,气味清香诱人。遥思搛了一块红豆糕放在我的小碟中。红豆太硬,味道也太过甜腻。我只咬了一口便放下了,现出满足的笑容:“谢太妃赐膳。”
林太妃笑道:“自你出宫,早就想请你来坐一坐,不想你立刻便出京了,这一别就是五六年。”
我垂首道:“没有早些向太妃请安,是玉机的错。”
林太妃笑道:“这有什么?咱们的日子还长,倒不在乎这一时半刻。”停了一停,又道,“听闻你昨夜自己去了定乾宫?”
我一怔,随即起身,垂头含一丝羞赧与甜蜜:“只因玉机太过思念陛下,实是放肆了。请太妃责罚。”
林太妃打量着我的神色,微微叹息。她也不唤我坐下,反坐直了身子,郑重道:“我也是看着你长大的,自然盼着你好。你在宫里熬了这么多年,才有今日的归宿,实是不易。你是个能干的孩子,皇帝也对你寄予厚望。要长长久久地过太平日子,守礼是第一要紧的。”
我连忙拜下:“玉机遵太妃旨意。”
林太妃道:“好孩子,起来吧。”又向遥思道,“把这些红豆糕给漱玉斋送去。”遥思应了,将红豆糕端了下去。余下的半块糕食之无味,三两口吞入腹中,便告辞出来了。
回到漱玉斋时,糯米红豆糕早就被重新摆了盘,放在桌上。我瞟了一眼,沉默不语。银杏见状,向两个小丫头道:“将糕先收起来。”又问我,“姑娘在济慈宫,想必没有吃好,有新鲜的栗子羹,奴婢早起命人熬的,姑娘用一碗吧。”
我点了点头,银杏示意丫头去取,一面道:“姑娘昨夜宿在定乾宫,宫里议论很多呢。”
我哼了一声:“可不是议论多么?连太妃都惊动了,特地叫了我去,说了一篇守礼不守礼的话。”
银杏笑道:“太妃向着章华宫那边,姑娘是知道的。太妃无非是想姑娘尊重章华宫那位,反正彼此嫌隙已深,陛下只要听不进谗言,反倒能相安无事。”
我叹道:“太妃与章华宫也就罢了。只是他,对我与太宗当年之事,忌惮很深。”
银杏诧异道:“皇上不是知道姑娘与太宗皇帝并无……那样的事,怎么还会……”
我冷笑道:“男女之事算得什么?他是忌惮我用应对太宗的法子来敷衍他、欺骗他,‘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137]。”
银杏不屑道:“这算什么?当年姑娘可是费心救过圣上的,如今倒嫌姑娘太聪明了么?莫不是想‘兔死狗烹’?!”说罢惊觉失言,掩口道,“奴婢不是说姑娘是……”
我笑道:“你说得不错。杨遵彦有言:‘譬之畜狗,本取其吠,今以数吠杀之,恐将来无复吠狗。’[138]将来的路长着呢,希望他懂得这个道理,咱们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银杏怜悯道:“姑娘若觉得辛苦,不争也没什么。”
我接过她手中的桂花栗子羹,但见浓稠金黄的一碗,飘着猩红色的花屑,虽不甚热,端久了,贴着碗壁的指尖却烫得生疼。吹散了雾气,我淡淡道:“罢了。还是说说外间有什么议论吧。”
用过桂花栗子羹,我站在廊下看绿萼与采衣给漱玉斋的宫人们分赏东西。太阳在天上是光灿灿的一团,枝影落在地上是灰蒙蒙的几树。新君登基的庆典还没有过去,宫中将大宴三天,皇城已有一年多未曾闻得小丫头们得了赏赐的笑语。
深紫天幕下,松涛阵阵,枪影纷纷,玉枢冰冷轻蔑的神情,亘古犹存。我疲惫不堪地走到她的面前,领受我应得的责备与蔑视。无可辩驳。
如此呆了一会儿,银杏以为我累了,便笑道:“姑娘上楼歇息一下?”
我深深叹了一口气,正待转身进屋,忽见小钱走了过来:“启禀娘娘,顺阳郡主来了。”
我又惊又喜,连忙迎了下去。只见高曈带着两个丫头走了进来,见了我娇声唤道:“娘娘万安。”她一身淡水绿广袖长衣,外罩鹅黄色镶毛大氅,额间一条银丝镶粉珊瑚蔷薇花抹额,笑语盈盈,娇丽可爱。记得在青州,她的眼神犀利而清冷,蕴含无限嘲讽,今日却柔若碧水,煦如东风,早已不是昔日伤心与讥诮的模样。
我扶她起身,笑道:“还在想妹妹几时回京,这便见到了。”
高曈笑道:“兄长登基,我怎能不回来?”
我关切道:“母亲回京了么?她老人家身子还好么?”
高曈道:“母亲身子很好,只是习惯乡居,不愿再进京了。”对于朱云的死,母亲虽一直不忍问,但她终究还是怨我的,否则怎么连册封这样的大事都不肯露面?分明我的婚事,我这个人,于母亲已可有可无。高曈见我露出失望的神色,忙又道,“不过母亲终究惦念二姐的终身大事,得知二姐要嫁给兄长,心里也是高兴的。”
我笑笑,携起她的手一道进屋:“妹妹进宫来,可去济慈宫看望过太妃了?”
高曈道:“一进宫便去给母妃请安了,本来还要去见嫂嫂,恰好嫂嫂也在济慈宫,倒省了我的脚程。”
我笑道:“我也刚刚从济慈宫回来。”
高曈甫一端起茶盏,又放下,口角一扬:“我知道。二姐在济慈宫用早膳的时候,我和嫂嫂就在后面坐着。”
我顿时吃了一惊:“这是怎么回事?”
高曈冷笑道:“我一进宫便听见宫里议论纷纷,说昨夜是二姐宿在定乾宫。嫂嫂去向母妃请安,母妃还说嫂嫂软弱,嫂嫂劝了几句,母妃这才勉强消除了怒气。”我低头笑了笑。高曈又道,“我这个嫂嫂素来刚强,二姐还没答应嫁给兄长,她就要杀死二姐。如今这副贤惠的模样,我是没有眼睛看的。像二姐这般,想要什么直寻过去罢了,有什么呢?”
启春向来待高曈亲厚,这番话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论起“想要什么直寻过去”,这样的直接坦诚我更是当不起。更何况朱云之死,她已推敲得十分透彻。
我笑道:“我还以为妹妹恼了我,再不想见我了。”
高曈笑道:“二姐是我两个孩儿的亲姑母,我怎能不见?”于是说了些母亲在青州的近况与两个侄儿的趣事,不过一盏茶的工夫便起身告辞了。我亲自送出漱玉斋。她的身影似寒冰下的春水明丽活泼,一径流向益园。
银杏在我身后冷笑一声:“从前奴婢一直不明白郡主为何不揭发姑娘,今日才算一清二楚了。”
绿萼道:“为什么?”
银杏道:“郡主置身事外,姑娘必得领她的情。兄长胜了固然是好,若败了,她和她的儿女也有一条生路。如今这般境况,太妃与章华宫自然是厚待郡主,姑娘是她的姑子,又做了兄长的宠妃,郡主与她两个孩儿的前程,自是不愁。所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当初真是小看了这位郡主。”
绿萼咋舌道:“看不出来顺阳郡主的心思竟然这样深。”
我笑道:“郡主一直帮我照料母亲,她若不聪明,我也不能放心将母亲交给她。”
景祐元年腊月初六,封信王太妃林氏为皇太后,王妃启氏为皇后,新平县侯朱氏为端穆贵妃。封庐陵王高朏为皇太子,贞德皇后李芸加徽号为道圣贞德皇后。册封当日,启春迁入守坤宫,我迁入遇乔宫。
遇乔宫在守坤宫之西,又称西宫,从前是周渊与邢茜仪所居。掺金嵌玉的翟衣沉甸甸地挂在肩上,裙裾掠过青砖有清冽硬朗的声响。空旷的前院原本是供周渊与邢茜仪习武所用,如今大片的地砖被翻开,东西相对,植了两株光秃秃的大树。枝丫倔强向天,挂满了黄色的扇形布条,风一吹,发出轰轰闷响。
我蹙眉道:“这是什么?”
绿萼笑道:“这是银杏树。”
我一怔,不禁转头望一眼跟在我身后的银杏:“银杏树?”
绿萼笑道:“娘娘忘了么?从前咱们去于姑娘的永和宫,娘娘就羡慕永和宫里有两株两百岁的银杏树。”
我一怔,笑道:“你不提,我竟一点也不记得了。”
绿萼笑道:“娘娘的话,奴婢都记得一清二楚。”
我摇头道:“植树便好了,挂着这些劳什子做什么?”
绿萼笑道:“这是上个月姜敏珍特意唤了奴婢去,问了娘娘的喜好,奴婢随口说了些旧事,内阜院就移了两棵过来。现下冬天,就挂了些绢布当叶子。虽然比不上永和宫的那两棵老树,可也看出内阜院是用了心的。”说着仰起头,欢欢喜喜道,“银杏树总是一对一对地种,陛下与娘娘必定两情长久。”
若高旸没有弑君,我与他未必不能“两情长久”。遇乔宫于周渊与邢茜仪,是一座精致的牢笼,于我又何尝不是?那些绢帛裁成的银杏叶,灿烂而逼真,却又丑陋而恶俗。我叹道:“进去吧。”
【第四十六节 端穆贵妃】
正殿昭阳殿空置数年,早已装饰一新,全然找不到昔日的痕迹。东面为寝殿,西面为书房,都依照我素日起居的习惯布置好了。忽见柜上靠墙立着两座红檀木架,一左一右横着两柄长剑。一柄尚未出鞘,周身便绿烟涣涣,正是蝉翼。另一柄是承影。
我愕然:“这剑……”
绿萼笑道:“陛下知道娘娘喜爱兵器火器,又知道周贵妃曾赠了承影剑给娘娘,所以邢氏死后,便将这两柄剑收还少府了,内阜院拿了来放在这里,给娘娘赏玩。”
执剑的手终会腐朽,唯有名剑长存于天地之间。承影剑流光若水,化去碧血一泓。听闻邢茜仪便是用这柄宝剑自刎的。我收回承影,不忍再看:“收起来吧。”转念一想,又道,“还是摆着吧。”
我坐在书案前,自行卸下沉重的四凤九枝花钗冠。书案宽阔,笔若修林,画纸横铺,敷若沧海。执笔在手,方有一丝执铳在手的宁定。
小丫头捧了铜盆沐巾上来,我抹去额角发际的汗水,浣过手,方除下厚重的翟衣。绿萼又引我进入西边的耳室,劈面只见八只空木架,俱铺着绒布。我诧异道:“这是什么?”
绿萼笑道:“陛下知道姑娘喜爱火器,命内阜院备下的檀木架子,给姑娘放火器的。”
我哼了一声:“火器不是留在宫外了么?把架子收了吧。”说罢转身出去了。绿萼不敢再说,默默跟了出来。
银杏为我披上常衣,宽慰道:“娘娘不必多心,喜爱的物事,自然要放在身边时时把玩。陛下也是敬重娘娘的意思。”
太宗赐给我的火器是属于战场,属于宫外广阔的天地,遇乔宫再尊贵华丽,也不配陈列。我淡淡道:“他的好意我知道,是我自己不想看见。”
银杏向侍立在外面的采衣使了个眼色,采衣连忙带了十来个宫人将木架子搬了出去。
绿萼赔笑道:“这几日宫里都在议论娘娘的封号,说‘端穆’这个封号很好。《诗》曰:‘於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139]陛下对娘娘,果然是寄予厚望的。”
我笑道:“你只说了一个穆字,那端字是什么意思?”
绿萼道:“端乃‘正’之意。”
我缓缓摘下左手上两枚宝石戒指,闻言不觉轻嗤一声:“正?你觉得,在他心里,我是一个端正修己的人么?”
绿萼一怔,顿时语塞。
我哼了一声,冷笑不已:“用意?我有什么用意?她又没有说错,我也没有伤心。”
绿萼道:“奴婢冷眼看着,也说句不好听的话。婉太妃实是嫉妒姑娘,姑娘实在不必放在心上。即使姑娘入宫没有用意,难道一纸册封的诏书下来,姑娘还能不入宫么?”停一停,恍然叹道,“陛下会有太宗皇帝那么好性子么?”
宫墙后喷薄欲出的朝霞彻底驱散了繁星,天亮了,奉先殿的钟声沉厚而悠远。我这一生错谬横出,往复不绝。我永远沉浸在痛悔与惭愧之中,永远也得不到毕生向往的安宁与喜悦。或许我做棋子已经太久,竟想不出我这一生究竟想要什么。即使想到,也寻不到正确的路。她说我“永远都赢”,实则我的人生何其荒谬与失败!
绿萼抚着我的肩道:“姑娘这会儿是回漱玉斋用早膳么?”
我叹道:“回去吧。本来还想去桂宫拜见贞德皇后与庐陵王,这会儿去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绿萼笑道:“若说这会儿最明白姑娘心意的,便是北宫皇后了。”自芸儿降为贞德皇后,与高朏迁居皇城东北角的桂宫。宫里人便称她为北宫皇后。“或者顺路去益园走走?”
我笑道:“好,日后行动便有许多人跟着,再想这般自在,怕是不能了。”
辰初方回到漱玉斋。一进门,便见先时在王府见过的、向高旸传命的女人正立在檐下等我。她已换上一身浅葱色半袖宫装,绾着高髻,只簪了两朵宫女常戴的嵌珠绒花,比之先前在王府簪金戴玉,质朴许多。那女人见我进门,连忙迎上前来,恭恭敬敬道:“奴婢遥思,参见娘娘。”说罢跪下磕头。
我连忙扶她起身,笑道:“玉机回来迟了,劳姑姑久等。不知太妃有何吩咐?”
遥思道:“太妃请娘娘去济慈宫用早膳。听说娘娘爱吃清甜的,特备了糯米红豆糕,请娘娘去尝一尝。”
我忙现出惶恐不安的神色:“惭愧,当是玉机先去向太妃请安才是。”
遥思笑道:“娘娘服侍陛下辛苦,太妃怎会不知?娘娘请。”
瞧她的势态,是不容我更衣了。我只得整一整衣衫,随她往济慈宫来。济慈宫依然空荡荡的,几个宫女和内监站在廊下监管众人收拾物事。从前尚太后练武的庭院中已堆满了物事,宫人穿梭往来,一片鸦雀无声。林太妃正在偏殿用早膳,一身紫绀色簇花长衣,堆云叠鬓,珠翠满头。脂粉遮不住长年的病容,手背上布满褶皱。她眸色深沉,似有隐忧。一只白瓷汤匙在粥碗中搅弄不止,却无半点声响。
上前行过礼,林太妃示意我坐在下首。遥思浣了手,亲自添了一副碗筷,为我盛了一碗粟米粥,布了几样小菜。林太妃指着一碟糯米红豆糕,笑道:“听春儿说,你爱吃甜的。”
糯米碾成粉,制成洁白的糕,上面嵌着薄薄一层红豆粒,盛在孔雀绿荷叶瓷碟中,意趣盎然,颜色分明,气味清香诱人。遥思搛了一块红豆糕放在我的小碟中。红豆太硬,味道也太过甜腻。我只咬了一口便放下了,现出满足的笑容:“谢太妃赐膳。”
林太妃笑道:“自你出宫,早就想请你来坐一坐,不想你立刻便出京了,这一别就是五六年。”
我垂首道:“没有早些向太妃请安,是玉机的错。”
林太妃笑道:“这有什么?咱们的日子还长,倒不在乎这一时半刻。”停了一停,又道,“听闻你昨夜自己去了定乾宫?”
我一怔,随即起身,垂头含一丝羞赧与甜蜜:“只因玉机太过思念陛下,实是放肆了。请太妃责罚。”
林太妃打量着我的神色,微微叹息。她也不唤我坐下,反坐直了身子,郑重道:“我也是看着你长大的,自然盼着你好。你在宫里熬了这么多年,才有今日的归宿,实是不易。你是个能干的孩子,皇帝也对你寄予厚望。要长长久久地过太平日子,守礼是第一要紧的。”
我连忙拜下:“玉机遵太妃旨意。”
林太妃道:“好孩子,起来吧。”又向遥思道,“把这些红豆糕给漱玉斋送去。”遥思应了,将红豆糕端了下去。余下的半块糕食之无味,三两口吞入腹中,便告辞出来了。
回到漱玉斋时,糯米红豆糕早就被重新摆了盘,放在桌上。我瞟了一眼,沉默不语。银杏见状,向两个小丫头道:“将糕先收起来。”又问我,“姑娘在济慈宫,想必没有吃好,有新鲜的栗子羹,奴婢早起命人熬的,姑娘用一碗吧。”
我点了点头,银杏示意丫头去取,一面道:“姑娘昨夜宿在定乾宫,宫里议论很多呢。”
我哼了一声:“可不是议论多么?连太妃都惊动了,特地叫了我去,说了一篇守礼不守礼的话。”
银杏笑道:“太妃向着章华宫那边,姑娘是知道的。太妃无非是想姑娘尊重章华宫那位,反正彼此嫌隙已深,陛下只要听不进谗言,反倒能相安无事。”
我叹道:“太妃与章华宫也就罢了。只是他,对我与太宗当年之事,忌惮很深。”
银杏诧异道:“皇上不是知道姑娘与太宗皇帝并无……那样的事,怎么还会……”
我冷笑道:“男女之事算得什么?他是忌惮我用应对太宗的法子来敷衍他、欺骗他,‘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137]。”
银杏不屑道:“这算什么?当年姑娘可是费心救过圣上的,如今倒嫌姑娘太聪明了么?莫不是想‘兔死狗烹’?!”说罢惊觉失言,掩口道,“奴婢不是说姑娘是……”
我笑道:“你说得不错。杨遵彦有言:‘譬之畜狗,本取其吠,今以数吠杀之,恐将来无复吠狗。’[138]将来的路长着呢,希望他懂得这个道理,咱们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银杏怜悯道:“姑娘若觉得辛苦,不争也没什么。”
我接过她手中的桂花栗子羹,但见浓稠金黄的一碗,飘着猩红色的花屑,虽不甚热,端久了,贴着碗壁的指尖却烫得生疼。吹散了雾气,我淡淡道:“罢了。还是说说外间有什么议论吧。”
用过桂花栗子羹,我站在廊下看绿萼与采衣给漱玉斋的宫人们分赏东西。太阳在天上是光灿灿的一团,枝影落在地上是灰蒙蒙的几树。新君登基的庆典还没有过去,宫中将大宴三天,皇城已有一年多未曾闻得小丫头们得了赏赐的笑语。
深紫天幕下,松涛阵阵,枪影纷纷,玉枢冰冷轻蔑的神情,亘古犹存。我疲惫不堪地走到她的面前,领受我应得的责备与蔑视。无可辩驳。
如此呆了一会儿,银杏以为我累了,便笑道:“姑娘上楼歇息一下?”
我深深叹了一口气,正待转身进屋,忽见小钱走了过来:“启禀娘娘,顺阳郡主来了。”
我又惊又喜,连忙迎了下去。只见高曈带着两个丫头走了进来,见了我娇声唤道:“娘娘万安。”她一身淡水绿广袖长衣,外罩鹅黄色镶毛大氅,额间一条银丝镶粉珊瑚蔷薇花抹额,笑语盈盈,娇丽可爱。记得在青州,她的眼神犀利而清冷,蕴含无限嘲讽,今日却柔若碧水,煦如东风,早已不是昔日伤心与讥诮的模样。
我扶她起身,笑道:“还在想妹妹几时回京,这便见到了。”
高曈笑道:“兄长登基,我怎能不回来?”
我关切道:“母亲回京了么?她老人家身子还好么?”
高曈道:“母亲身子很好,只是习惯乡居,不愿再进京了。”对于朱云的死,母亲虽一直不忍问,但她终究还是怨我的,否则怎么连册封这样的大事都不肯露面?分明我的婚事,我这个人,于母亲已可有可无。高曈见我露出失望的神色,忙又道,“不过母亲终究惦念二姐的终身大事,得知二姐要嫁给兄长,心里也是高兴的。”
我笑笑,携起她的手一道进屋:“妹妹进宫来,可去济慈宫看望过太妃了?”
高曈道:“一进宫便去给母妃请安了,本来还要去见嫂嫂,恰好嫂嫂也在济慈宫,倒省了我的脚程。”
我笑道:“我也刚刚从济慈宫回来。”
高曈甫一端起茶盏,又放下,口角一扬:“我知道。二姐在济慈宫用早膳的时候,我和嫂嫂就在后面坐着。”
我顿时吃了一惊:“这是怎么回事?”
高曈冷笑道:“我一进宫便听见宫里议论纷纷,说昨夜是二姐宿在定乾宫。嫂嫂去向母妃请安,母妃还说嫂嫂软弱,嫂嫂劝了几句,母妃这才勉强消除了怒气。”我低头笑了笑。高曈又道,“我这个嫂嫂素来刚强,二姐还没答应嫁给兄长,她就要杀死二姐。如今这副贤惠的模样,我是没有眼睛看的。像二姐这般,想要什么直寻过去罢了,有什么呢?”
启春向来待高曈亲厚,这番话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论起“想要什么直寻过去”,这样的直接坦诚我更是当不起。更何况朱云之死,她已推敲得十分透彻。
我笑道:“我还以为妹妹恼了我,再不想见我了。”
高曈笑道:“二姐是我两个孩儿的亲姑母,我怎能不见?”于是说了些母亲在青州的近况与两个侄儿的趣事,不过一盏茶的工夫便起身告辞了。我亲自送出漱玉斋。她的身影似寒冰下的春水明丽活泼,一径流向益园。
银杏在我身后冷笑一声:“从前奴婢一直不明白郡主为何不揭发姑娘,今日才算一清二楚了。”
绿萼道:“为什么?”
银杏道:“郡主置身事外,姑娘必得领她的情。兄长胜了固然是好,若败了,她和她的儿女也有一条生路。如今这般境况,太妃与章华宫自然是厚待郡主,姑娘是她的姑子,又做了兄长的宠妃,郡主与她两个孩儿的前程,自是不愁。所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当初真是小看了这位郡主。”
绿萼咋舌道:“看不出来顺阳郡主的心思竟然这样深。”
我笑道:“郡主一直帮我照料母亲,她若不聪明,我也不能放心将母亲交给她。”
景祐元年腊月初六,封信王太妃林氏为皇太后,王妃启氏为皇后,新平县侯朱氏为端穆贵妃。封庐陵王高朏为皇太子,贞德皇后李芸加徽号为道圣贞德皇后。册封当日,启春迁入守坤宫,我迁入遇乔宫。
遇乔宫在守坤宫之西,又称西宫,从前是周渊与邢茜仪所居。掺金嵌玉的翟衣沉甸甸地挂在肩上,裙裾掠过青砖有清冽硬朗的声响。空旷的前院原本是供周渊与邢茜仪习武所用,如今大片的地砖被翻开,东西相对,植了两株光秃秃的大树。枝丫倔强向天,挂满了黄色的扇形布条,风一吹,发出轰轰闷响。
我蹙眉道:“这是什么?”
绿萼笑道:“这是银杏树。”
我一怔,不禁转头望一眼跟在我身后的银杏:“银杏树?”
绿萼笑道:“娘娘忘了么?从前咱们去于姑娘的永和宫,娘娘就羡慕永和宫里有两株两百岁的银杏树。”
我一怔,笑道:“你不提,我竟一点也不记得了。”
绿萼笑道:“娘娘的话,奴婢都记得一清二楚。”
我摇头道:“植树便好了,挂着这些劳什子做什么?”
绿萼笑道:“这是上个月姜敏珍特意唤了奴婢去,问了娘娘的喜好,奴婢随口说了些旧事,内阜院就移了两棵过来。现下冬天,就挂了些绢布当叶子。虽然比不上永和宫的那两棵老树,可也看出内阜院是用了心的。”说着仰起头,欢欢喜喜道,“银杏树总是一对一对地种,陛下与娘娘必定两情长久。”
若高旸没有弑君,我与他未必不能“两情长久”。遇乔宫于周渊与邢茜仪,是一座精致的牢笼,于我又何尝不是?那些绢帛裁成的银杏叶,灿烂而逼真,却又丑陋而恶俗。我叹道:“进去吧。”
【第四十六节 端穆贵妃】
正殿昭阳殿空置数年,早已装饰一新,全然找不到昔日的痕迹。东面为寝殿,西面为书房,都依照我素日起居的习惯布置好了。忽见柜上靠墙立着两座红檀木架,一左一右横着两柄长剑。一柄尚未出鞘,周身便绿烟涣涣,正是蝉翼。另一柄是承影。
我愕然:“这剑……”
绿萼笑道:“陛下知道娘娘喜爱兵器火器,又知道周贵妃曾赠了承影剑给娘娘,所以邢氏死后,便将这两柄剑收还少府了,内阜院拿了来放在这里,给娘娘赏玩。”
执剑的手终会腐朽,唯有名剑长存于天地之间。承影剑流光若水,化去碧血一泓。听闻邢茜仪便是用这柄宝剑自刎的。我收回承影,不忍再看:“收起来吧。”转念一想,又道,“还是摆着吧。”
我坐在书案前,自行卸下沉重的四凤九枝花钗冠。书案宽阔,笔若修林,画纸横铺,敷若沧海。执笔在手,方有一丝执铳在手的宁定。
小丫头捧了铜盆沐巾上来,我抹去额角发际的汗水,浣过手,方除下厚重的翟衣。绿萼又引我进入西边的耳室,劈面只见八只空木架,俱铺着绒布。我诧异道:“这是什么?”
绿萼笑道:“陛下知道姑娘喜爱火器,命内阜院备下的檀木架子,给姑娘放火器的。”
我哼了一声:“火器不是留在宫外了么?把架子收了吧。”说罢转身出去了。绿萼不敢再说,默默跟了出来。
银杏为我披上常衣,宽慰道:“娘娘不必多心,喜爱的物事,自然要放在身边时时把玩。陛下也是敬重娘娘的意思。”
太宗赐给我的火器是属于战场,属于宫外广阔的天地,遇乔宫再尊贵华丽,也不配陈列。我淡淡道:“他的好意我知道,是我自己不想看见。”
银杏向侍立在外面的采衣使了个眼色,采衣连忙带了十来个宫人将木架子搬了出去。
绿萼赔笑道:“这几日宫里都在议论娘娘的封号,说‘端穆’这个封号很好。《诗》曰:‘於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139]陛下对娘娘,果然是寄予厚望的。”
我笑道:“你只说了一个穆字,那端字是什么意思?”
绿萼道:“端乃‘正’之意。”
我缓缓摘下左手上两枚宝石戒指,闻言不觉轻嗤一声:“正?你觉得,在他心里,我是一个端正修己的人么?”
绿萼一怔,顿时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