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文屋 历史军事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第349章 投降?(3)
    接下来的过程很有戏剧性,谢涟出城后,受到了孔有德的热情接待,手下纷纷上前,亲密地围住了谢巡抚,把他直接拉到了大营。
    一进去,就变脸了。
    孔有德的打算是,先把谢巡抚绑起来,当做人质,然后又把随同的一个知府拉到城下,逼他传话,让里面的人投降。
    这位知府表示配合,到城下,让喊话,就真喊了:
    “我死后,你们要好好守城(汝等固守)!”
    按常规,此时发生的事情,应该是贼兵极其愤怒,残忍地杀害了知府大人。
    但事情并非如此,因为知府大人固然有种,但更有种的,是那位不肯出城的总兵。
    他听说巡抚被人劫了,知府在下面喊话,二话不说,就让人装炮弹,看准敌人密集地区,开炮。
    敌人的密集地,也就是知府大人所在地,几炮打下去,叛军死伤惨重,知府大人也在其中,壮烈捐躯。
    虽然巡抚够傻,好在知府够硬,总兵够狠,莱州终究守住了。
    但孔有德还是溜了,赶在援军到来之前。
    这么闹下去,就没完了,崇祯随即下令,出狠招,调兵。
    照目前情况看,要收拾这帮人,随便找人没有效果,要整,就必须恶整。
    所以,他调来了两个猛人。
    第一个,新任山东巡抚朱大典,浙江金华人,文官出身,但此人性格坚毅,饱读兵书,很有军事才能。
    但更猛的,是第二个。
    此时的山东半岛,基本算孔有德主管,巡抚的工作,他基本都干,想怎么来怎么来,看样子是打算定居了。
    而且此时他的手下,已经有四五万人,且很有战斗经验,对付一般部队,绰绰有余。
    所以派来打他的,是特种部队。
    崇祯五年(1632)七月,明军先锋抵达莱州近郊,与孔有德军相遇,大败之。
    孔有德很不服气,决定亲自出马,在沙河附近布下阵势,迎战明军。
    他迎战的,是明军先锋,明军先锋,是关宁铁骑,统领关宁铁骑的,是吴三桂。
    第二人,吴三桂也。
    虽然按年龄推算,此时的吴三桂,还不到二十,但已经很猛,只要开战就往前冲,连他爹都没法管,对付孔有德之流,是比较合适的。
    战斗的进程可以用一个词形容——杀鸡焉用牛刀。
    关宁铁骑的战斗力,已经讲过了,这么多年来,能跟皇太极打几场的,也就这支部队。
    而孔有德的军队,虽然也在辽东转悠,但基本上算是游击队,逢年过节也就跟着毛文龙出来打黑枪,与关宁铁骑实在没法比。
    反映在战斗力上,效果非常明显。
    孔有德的军队一触即溃,被吴三桂赶着跑了几十里,死了近万人,才算成功逃走。
    原本孔有德的战术,是围城打援,围着莱州,援军来一个打一个。
    但这批援军实在太狠,别说打援,城都不围了,立马就撤。
    莱州成功解围,但吴三桂的使命并未结束,他接下来的目标,是登州。
    被彻底打怕的孔有德退回登州,在那里,他纠集了耿仲明、李九成、毛承禄的所有军力,共计三万余人固守城池,他坚信,必定能够守住。
    其实朱大典也这么想,倒不是孔有德那三万人太多,而是因为登州城太厚。
    登州,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基地,往宁远、锦州送粮食,大都由此地起航,所以防御极其坚固。
    更要命的是,后来孙元化来了,这位兄弟是搞大炮的,所以他修城墙的时候,是按炮弹破坏力来算。
    换句话说,平常的城墙,也就能抗凿子凿,而登州的城墙,是能扛大炮的,抗击打能力很强。
    更麻烦的是,孙巡抚是搞理科的,比较较真儿,把城墙修得贼厚且不说,还充分利用了地形,把登州城扩建到海边,还专门开了个门,即使在城内支持不住,只要打开此门,就能立刻乘船溜号,万无一失。
    所以朱大典很担心,凭借目前手中的兵力,如果要硬攻,没准儿一年半载还打不下来。
    按朱大典的想法,这是一场持久战,所以他筹集了三个月的粮食,准备在登州城过年。
    到了登州,就后悔了,不用三个月,三天就行。
    孔有德到底还是文化低,对于登州城的技术含量,完全无知。听说明军到来,跟耿仲明一商量,认为如果龟缩城内,太过认,索性出城迎战,以示顽抗到底之决心。
    这个决心,只维持了一天。
    率军出城作战的,是跟孔有德共同叛乱的李九成,他威风凛凛地列队出城,摆好阵势,随即,就被干掉了。
    明军出战的,依然是关宁铁骑,来去如风,管你什么阵势不阵势,就怕你没出来,出来就好办,骑兵反复冲锋,见人就打,叛军四散奔逃,鉴于李九成站在队伍最前面(最威风),所以最快被干掉,没跑掉的全数被歼。
    此时城里的叛军,还有上万人,但孔有德明显对手下缺乏信心,晚上找耿仲明、毛承禄谈话,经过短时间磋商,决定跑路。
    说跑就跑,三个人带着部分手下、家属、沿路抢劫的成果,连夜坐船,从海边跑了。
    按孔有德的想法,跑他个冷不防,这里这帮傻人不知道,还能顶会儿,为自己争取跑路时间。
    然而,意外发生了,他过高估计了自己手下的道德水准,毕竟谁都不傻,孔有德刚跑,消息就传了出去,而类似孔有德这类黑社会团伙,只要打掉领头的,剩下的人用扫把都能干掉。
    于是还没等城外明军动手,城里就先乱了,登州城门洞开,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跳海的跳海,朱大典随即率军进城,收复登州。
    事情算是结了,但孔有德这帮人在山东乱搞了半年,不抓回来修理修理太不像话,所以将领们纷纷提议,要率军追击孔有德。
    但朱大典没有同意。
    不同意出兵,是因为不需要出兵。
    逃到海上的孔有德很得意,虽说登州丢了,但半年来东西也没少抢,地主当不成,还能当财主。
    得意到半路,遇上个人,消停了。
    他遇上的这个人,名叫黄龙。
    孔有德跟黄龙算是老熟人,因为黄龙曾经当过皮岛总兵,还管过孔有德。
    孔有德怕的人比较少,而黄龙就属于少数派之一,孔有德之所以投靠孙元化,就是因为黄龙太厉害,在他手下太难混。
    在最不想见人的地方、最不想见人的时候,遇上了最不想见的人,孔有德很伤心。
    老领导黄龙见到了老部下孔有德,倒也没客气,上去就打,孔先生当即被打懵,部下伤亡过半,连他的亲人都没幸免(他抢劫是带家属的),纷纷坠海而亡。
    但最不幸的还不是他,而是毛承禄。
    这位仁兄先是老爹(毛文龙)被杀,朝廷给了个官,也不好好干,被孔有德拉下水搞叛乱,落到这般地步。而关键时刻,孔有德不负众望,毅然抛弃了这位老上级的公子,把他丢给了黄龙。
    而孔有德和耿仲明不愧干过海盗,虽说打海战差点儿,但逃命还凑合,拼死杀出血路,保住了性命。
    毛承禄就不行了,被抓住后送到了京城,被人千刀万剐。
    黄龙的战役基本上彻底摧毁了叛军,孔有德和耿仲明逃上岸的时候,已经是光杆司令了。山东叛乱就此结束。
    这次叛乱历时半年,破坏很大,而最关键的是,叛乱造成了两个极为重要的结果——足以影响历史的结果。
    第一个是坏结果:鉴于生意赔得太大,既没钱,也没人了,回本都回不了,孔有德、耿仲明经过短时间的思想斗争,决定去当汉奸,投靠皇太极。
    其实这两个人投降,倒也没什么,关键在于他们曾在孙元化手下混过,对火炮技术比较了解,且由于一贯打劫,却在海上被人给劫了,很是气愤,不顾知识产权,无私地把技术转让给了皇太极,从此火炮部队成为了后金的固定组成部分。虽说孔有德、耿仲明文化水平不高,学得不地道,造出来的大炮准头也差点儿,但好歹是弄出来了。
    更重要的是,由于他们辛苦折腾半年,弄回来的本钱,连同家属,都被明军赶进海里喂鱼,亏了老本,所以全心全意给后金打工,向明朝复仇。
    一年后,他们找到了复仇的机会。
    除锦州、宁远外,明朝在关外的重要据点,大都是海岛,这些海岛有重兵驻守,时不时出来打个游击,是后金的心腹大患,其中实力最强的守岛人,叫做尚可喜。
    之前我说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是山东老乡,且全都是挖矿的,现在孔有德决定改行挖人,劝降尚可喜。
    一边是国家利益、民族大义,一边是老乡、老同事,尚可喜毫不为难地作出了抉择——当汉奸。
    当英雄很累,当汉奸很轻松。
    第二个是好结果,经过这件事,崇祯清楚地认识到,关内的军队,是很废的,关外的军队,是很强的,所以有什么麻烦事,可以找关外军队解决(比如打农民军)。
    山东的叛乱是个麻烦事,但要看跟谁比,要跟西北比,就不算个事。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最新入库:万人嫌真千金不做恶毒女配  心肝,别不要我了好不好  今天女主她学废了吗  守寡多年的摄政王妃有喜了  咸鱼天师他甜度超标  钓系美人成长指南  年代锦鲤文的炮灰大嫂重生了  心机助理要上位,全团绯闻满天飞  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