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活出殡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我死了?
我怎么不知道?
谁说我死了?反弹,反弹,永久反弹!
陈初六心里一嘀咕,可就看到了陈府里面,出来一位老管家。对门外的百姓劝道:“各位父老乡亲,我家少爷没死。就是回来了一件血衣,确实是他的衣服,可那上面的血是不是我家少爷的还不一定。还请各位稍安勿躁,家里已经派了很多人去找我家少爷了。”
百姓们面面相觑,哭声也逐渐平息下来了,问道:“老管家,你不是在说笑话吧,陈大人是朝廷命官,他的衣服怎么成了血衣,还找不到了?”
老管家只得回道:“却是如此,我家少爷来无影去无踪,高来高走,经常的找不到人,这又不是一次。”
可百姓还是不放心:“老管家,听说八王爷也被人行刺了。陈大人会不会和八王爷,一起呗……”
老管家现在也是忧心忡忡,长叹一声道:“具体事情,我也不知道。只不过,老爷和夫人,还有少夫人,都不准说陈大人出事了,你们也都先别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没见到我家少爷的人之前,大家还是别在这里发丧了吧,晦气啊。”
百姓们低着脑袋,也不愿离开。陈初六与陈长水远远地这么看着,只见陈初六冷笑一声道:“黑子,这是有人要将这水搅乱,浑水摸鱼。当今天下,诸多变革之事,宜治不宜乱。但乱一乱也好,倒要看看有多少乱臣贼子!”
陈长水听了,试着问道:“这些人,刺杀八王爷,又刺杀少爷,一文一武,八王爷与少爷可是陛下,最为信任之人。要是成功了,那陛下再无可信之人。到时候君臣相疑,才是天下大乱之时。既然如此,那他们必然准备好了文武两条路。”
“文,这次巡学已然知道了,那些李淑办的义学,就是为了收买民间的老书生,为他们做口舌,放出风声。书生造反,十年不成,这些人好办。可对手在武一道,到底是做了什么准备。少爷,这可得掂量掂量。”
“嘶……那就更不能忍着了,引蛇出洞,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陈初六仔细一想,便从围墙翻过来,回到了自己家中。见到了一家老小,只见一家人茶不思饭不想,满面愁容,心中深感惭愧。
但一家人见到了他,就不只是惭愧了,都恨不得把陈初六绑在家里,让他出不了家门半步。短时间内,陈初六也不想出去,稍稍了解了一下城内的情况,便把家里人都聚在一起,思虑良久,道:“我仔细想过了,既然他们想让我死,造成混乱,那我就随了他们的愿。”
家里人皆是抬头,陈初六又解释道:“当然是假的死了,平日在百姓家里,要是谁算命算出有了血光之灾,就用活出殡来躲一躲,咱们也用这个办法。明日,家里家外全都庄严肃穆,穿孝戴白,请百姓来哭丧。”
陈守仁与周氏相视一眼,十分为难,道:“儿啊,这好端端的,为何要活出殡,这多多少少有些晦气。你在外头知道的事情多,爹和你娘都是农民,知道的事情少。你仔细说说,为什么非得这样?”
陈初六长叹一声,道:“爹,娘,眼下真是遇到了大事,据我估计眼下这正是关口。只能将计就计,让他们先出手,才好将他们连根拔起。八王爷遇刺,估摸着也会装作重伤,难以痊愈,掌不了兵了。”
“亲家也会这样?”
“不错,八王爷虽然有些武艺,可多年不亲自下场了。只剩下架子,他绝不会轻易下场与刺客搏斗。就是他想,底下人也会坚决阻止。八王爷这次受伤,就是故意为之。”陈初六淡淡地道:“眼下看来,天子与八王爷,早已有了别的计划了。”
“官人说得对。”门外传来一声,赵雅走了进来,看了一眼没有半点受伤的陈初六,放下了心,长出了一口气,问道:“官人,外面传言……到底是怎么回事?”
“雅儿,这件事情说来话长。”陈初六缓缓道:“刺杀我的人有两拨,一拨人是李家的,还有一拨人,身手不错,一看就是真的杀过人的,只不过我还不知道,这一拨人是哪里来的。不知八王爷的伤势如何了?”
“这里没有外人,雅儿就直接说了。我爹伤势无大碍,但大家对外要说八王爷深受重伤,撑不了多久了,这是我爹和天子的一个密谋。”赵雅看着大家吩咐道,又看向陈初六:“刺杀八王爷的那些人,身手也不简单。只不过,这些人似乎是刚来汴京,对这里的路不熟悉,被咱们的人反杀了回去。”
“对方下狠手了。”陈初六意识到事态严重,吩咐大家道:“家里的几位,这些日子定是要注意,要是你们受到伤害,那我在外面做多大的事情,也是白做了。明日清晨,我去宫里找陛下,你们在家里发丧便是。”
“唉,他爹,孩子现在可是大宋第一才子,咱们还是听他的吧。外头那些老百姓,都念着咱孩子的恩,咱孩子早就不是咱们俩的了。”周氏这时道:“这等情况以前又是没遇到过,还不是都过来了。”
将家里的事情吩咐完,陈初六将高阳、刘沆二人叫来,问他们为何不去接应。这两人将城里的情况一说,实在是难以抉择,也怪不得他们。
次日,陈初六秘密进入宫里,陈家哭声震天,对外宣布陈初六已是身亡。死亡原因,遇刺,深受重伤,潜水逃走,出血过多,晕厥在水中,溺亡。同时还有一个消息,八王爷遇刺,深受重伤,已是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不日也要离世。
朝野震动。
汴梁城外,从徐良骏和陈善修那里过来的信使,急得团团转。信里的事情,他们略知一二,那是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要是送不进去,不知又有多少生灵涂炭。大内之中,陈初六换了一身太监的衣服,站在了赵祯身后。
赵祯头也不回,脸上有种君上特有的威严,旁人都看不透他在想什么,淡淡地道:“那朕也配合知应演这场戏,辍朝三日,以示哀悼。只不过,行刺你的人,为何会有两拨人?”
我怎么不知道?
谁说我死了?反弹,反弹,永久反弹!
陈初六心里一嘀咕,可就看到了陈府里面,出来一位老管家。对门外的百姓劝道:“各位父老乡亲,我家少爷没死。就是回来了一件血衣,确实是他的衣服,可那上面的血是不是我家少爷的还不一定。还请各位稍安勿躁,家里已经派了很多人去找我家少爷了。”
百姓们面面相觑,哭声也逐渐平息下来了,问道:“老管家,你不是在说笑话吧,陈大人是朝廷命官,他的衣服怎么成了血衣,还找不到了?”
老管家只得回道:“却是如此,我家少爷来无影去无踪,高来高走,经常的找不到人,这又不是一次。”
可百姓还是不放心:“老管家,听说八王爷也被人行刺了。陈大人会不会和八王爷,一起呗……”
老管家现在也是忧心忡忡,长叹一声道:“具体事情,我也不知道。只不过,老爷和夫人,还有少夫人,都不准说陈大人出事了,你们也都先别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没见到我家少爷的人之前,大家还是别在这里发丧了吧,晦气啊。”
百姓们低着脑袋,也不愿离开。陈初六与陈长水远远地这么看着,只见陈初六冷笑一声道:“黑子,这是有人要将这水搅乱,浑水摸鱼。当今天下,诸多变革之事,宜治不宜乱。但乱一乱也好,倒要看看有多少乱臣贼子!”
陈长水听了,试着问道:“这些人,刺杀八王爷,又刺杀少爷,一文一武,八王爷与少爷可是陛下,最为信任之人。要是成功了,那陛下再无可信之人。到时候君臣相疑,才是天下大乱之时。既然如此,那他们必然准备好了文武两条路。”
“文,这次巡学已然知道了,那些李淑办的义学,就是为了收买民间的老书生,为他们做口舌,放出风声。书生造反,十年不成,这些人好办。可对手在武一道,到底是做了什么准备。少爷,这可得掂量掂量。”
“嘶……那就更不能忍着了,引蛇出洞,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陈初六仔细一想,便从围墙翻过来,回到了自己家中。见到了一家老小,只见一家人茶不思饭不想,满面愁容,心中深感惭愧。
但一家人见到了他,就不只是惭愧了,都恨不得把陈初六绑在家里,让他出不了家门半步。短时间内,陈初六也不想出去,稍稍了解了一下城内的情况,便把家里人都聚在一起,思虑良久,道:“我仔细想过了,既然他们想让我死,造成混乱,那我就随了他们的愿。”
家里人皆是抬头,陈初六又解释道:“当然是假的死了,平日在百姓家里,要是谁算命算出有了血光之灾,就用活出殡来躲一躲,咱们也用这个办法。明日,家里家外全都庄严肃穆,穿孝戴白,请百姓来哭丧。”
陈守仁与周氏相视一眼,十分为难,道:“儿啊,这好端端的,为何要活出殡,这多多少少有些晦气。你在外头知道的事情多,爹和你娘都是农民,知道的事情少。你仔细说说,为什么非得这样?”
陈初六长叹一声,道:“爹,娘,眼下真是遇到了大事,据我估计眼下这正是关口。只能将计就计,让他们先出手,才好将他们连根拔起。八王爷遇刺,估摸着也会装作重伤,难以痊愈,掌不了兵了。”
“亲家也会这样?”
“不错,八王爷虽然有些武艺,可多年不亲自下场了。只剩下架子,他绝不会轻易下场与刺客搏斗。就是他想,底下人也会坚决阻止。八王爷这次受伤,就是故意为之。”陈初六淡淡地道:“眼下看来,天子与八王爷,早已有了别的计划了。”
“官人说得对。”门外传来一声,赵雅走了进来,看了一眼没有半点受伤的陈初六,放下了心,长出了一口气,问道:“官人,外面传言……到底是怎么回事?”
“雅儿,这件事情说来话长。”陈初六缓缓道:“刺杀我的人有两拨,一拨人是李家的,还有一拨人,身手不错,一看就是真的杀过人的,只不过我还不知道,这一拨人是哪里来的。不知八王爷的伤势如何了?”
“这里没有外人,雅儿就直接说了。我爹伤势无大碍,但大家对外要说八王爷深受重伤,撑不了多久了,这是我爹和天子的一个密谋。”赵雅看着大家吩咐道,又看向陈初六:“刺杀八王爷的那些人,身手也不简单。只不过,这些人似乎是刚来汴京,对这里的路不熟悉,被咱们的人反杀了回去。”
“对方下狠手了。”陈初六意识到事态严重,吩咐大家道:“家里的几位,这些日子定是要注意,要是你们受到伤害,那我在外面做多大的事情,也是白做了。明日清晨,我去宫里找陛下,你们在家里发丧便是。”
“唉,他爹,孩子现在可是大宋第一才子,咱们还是听他的吧。外头那些老百姓,都念着咱孩子的恩,咱孩子早就不是咱们俩的了。”周氏这时道:“这等情况以前又是没遇到过,还不是都过来了。”
将家里的事情吩咐完,陈初六将高阳、刘沆二人叫来,问他们为何不去接应。这两人将城里的情况一说,实在是难以抉择,也怪不得他们。
次日,陈初六秘密进入宫里,陈家哭声震天,对外宣布陈初六已是身亡。死亡原因,遇刺,深受重伤,潜水逃走,出血过多,晕厥在水中,溺亡。同时还有一个消息,八王爷遇刺,深受重伤,已是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不日也要离世。
朝野震动。
汴梁城外,从徐良骏和陈善修那里过来的信使,急得团团转。信里的事情,他们略知一二,那是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要是送不进去,不知又有多少生灵涂炭。大内之中,陈初六换了一身太监的衣服,站在了赵祯身后。
赵祯头也不回,脸上有种君上特有的威严,旁人都看不透他在想什么,淡淡地道:“那朕也配合知应演这场戏,辍朝三日,以示哀悼。只不过,行刺你的人,为何会有两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