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凝视深渊
最近更新:脸盲怎么了,不脸盲轮得到你?(nph)
我网恋又翻车了(1v1 高h)
又被痴汉找上了(NPH)
烧不尽(1v1)
复爱(骨科,1v2)
木槿烟云
圆缺(H)
合家欢(骨科 姐弟 1v1)
催眠调教app
点击排行:归来(NPH)
心肝与她的舔狗(校园H 强取豪夺)
双向暗恋的正确打开姿势【1V1甜H】
借种( 1V1 高H)
纸婚
把哥哥当成男神啪了以后【校园H】
白羊(校园1v1)
应召男菩萨 (1V1) H
潮晕(1v1强制爱)
张惟昭感觉自己又一次陷入困顿之中,在这个全天下人都认为她正沐浴“皇恩”,被无边的“荣宠”包围的时候。
以往她遇到的困难都是来自外部的,她的回应无一例外是抗争到底。而这次的压力却是来自“内部”,来自曾经给过她温暖和包容的太皇太后,来自于曾经的盟友谢迁。
她应该怎么做?
无视太皇太后和谢迁的要求,做自己认为对的事?与他们争论,认为随皇帝上朝的事情只是属于宫闱私事,与朝政无关?
但实际上,张惟昭也知道,在这个时代,发生在皇帝和皇后身上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有可能被赋予象征意义,与家国社稷联系在一起。因此她能理解谢迁和太皇太后的不安。
或者“劝谏”陈祐琮:咱们这样做已经引起了争议,需要适可而止?
可是,她却知道,陈祐琮以前一直过着十分压抑的生活,遭受过非常严重的创伤,而他现在的所做作为,正是他寻求疗愈时必然经历的过程。
陈祐琮生命中有过两次极度暗黑的时刻,第一次是在他六岁,好不容易被放出了安乐堂,却痛失母亲的时候;第二次,是陈见浚临终之前几次三番考虑废太子的时候。
关于第一次的失母之痛,张惟昭和陈祐琮不止一次讨论和处理过,通过沙盘游戏、谈话治疗和家庭系统排列。
而第二次的废太子事件,张惟昭和陈祐琮还压根儿没有讨论过。或者进一步说,陈见浚和陈祐琮的父子关系,张惟昭和陈祐琮根本没有触动过。
在张惟昭看来,陈祐琮如今在亲密关系中极度没有安全感,当年季淑妃的被毒杀身亡固然是一个原因,而陈见浚和陈祐琮的关系却是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陈见浚对陈祐琮的影响是十分巨大而且复杂的。父子关系这么重要的议题,为什么没有在陈祐琮和张惟昭的谈话中呈现过?
因为陈祐琮对陈见浚的感情中包含着世俗所不能容忍的成分,导致无论陈祐琮还是张惟昭都在有意无意回避这个问题,以免触及这个问题会带来难以承受的冲击。
比如,张惟昭觉得现在她还不能去问:
你是不是恨你的父亲?因为是他的不作为导致了你母亲的死亡,你成长的艰辛。
你有没有过弑父的念头?因为只有他死了,你才安全。
历史上不乏杀父弑兄而继承大统的君主,前者如杨广,后者如李世民,因为皇帝和太子之间虽然有父子之情,同时也存在竞争关系。在有的时候,这种竞争是那么残酷,必须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才行。
陈祐琮面临的现实就是,只要陈见浚没有死,那他就仍然是不安全的,因为陈见浚还有其他的继承人,只要什么时候陈见浚对陈祐琮不满意了,就可以替换掉他。而陈祐琮被替换掉的结局大概率是死亡。
所以,任何一个人,在面临这种场景的时候,都必然会想到:如果他死了,我就安全了,或者说我就解脱了。这是人性。
但这种人性的真实,在大炎这样处处强调孝悌的社会中,根本无法表达和呈现。无法呈现的心灵内容,就会成为一个人的阴影。所以陈祐琮一旦出现弑父的念头,就会无比压抑和自责。
而后来陈见浚确实是死了,这会让陈祐琮加倍自责,仿佛是因为自己有过这样的念头,才导致了陈见浚的死亡。
只是有过念头吗?实际上也有行动,陈祐琮的行动就是对金铃儿的报复。明知道金铃儿如果出什么事,陈见浚会遭受致命打击,但他还是做了。
对金铃儿最后致命的一击实际上是张惟昭发出的,而张惟昭现在成为了他的皇后,他最亲密的人。他们是共谋者。
所以在陈祐琮的内心,有一种隐秘的程序总在不知不觉间运行着,那就是来自弑父之罪的煎熬,自责之外还夹杂着恐惧:恐惧自己的行为会招致天谴和报复,也恐惧张惟昭遭到天谴和报复。
这种恐惧对外呈现出来,就是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张惟昭的安全。因为失去张惟昭,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
这就是张惟昭对陈祐琮婚后一系列执拗行为的心理分析。她相信自己的阐释是有依据的,依据在哪里?其实就在她自己的内心。
因为在面对金铃儿的一次次攻击的时候,张惟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过这样的念头,如果利用陈见浚对自己的信任,给他的饮食茶水中下药,让他不露痕迹地死去,仿佛死于一场突发急症,自己是否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她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机会。她大致估算了一下,应该有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概率不会被发现。
但是她为什么没有做?
人每天大脑中会转六万个左右的念头,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毫无意义的,最后会和实际产生联系的不足百分之零点零七。
如果人会因为念头而获罪的话,几乎所有人都“死有余辜”,因为无论再“纯善”的人,都在内心产生过强烈的攻击性,攻击性最极致的表达就是杀戮和毁灭,甚至产生毁天灭地的念头。
但行动和念头是两个层面的事情。大多数人都有着基本的道德感,不会任意把攻击性转化为行动。
对于张惟昭来说,她会坚持一个医生的良知,不会利用患者对医生的信任而伤害对方。所以她不会为了解决自己的麻烦而且毒杀陈见浚。
她知道自己不会做,也知道自己在愤怒的时候会有杀人的念头,这个念头只停留在感受的层面是无害的。
但对于陈祐琮这样相信人的意念会和天地神明相沟通的“古代人”来说,要说服他陈见浚有他自己命运,他的痛苦和死亡,与你对他的态度没有关系,这是很需要费一番功夫的。
张惟昭觉得无论是她自己还是陈祐琮都还没有做好这个准备去开启这个话题。甚至有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触及。
所以短时期内其实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去消除陈祐琮的负面情绪。任何一个人被压抑了那么多年,总要有个出口来发泄。
纵观历史,你可以看到许多有着类似轨迹的君主——从压抑的皇子,到放任的皇帝。
相较自己的祖辈和父辈,陈祐琮的反弹可以算是最温和的。
陈祐琮是个勤政的君主,除了上朝,看奏章,就是和皇后一起聊聊天、散散步,或者陪太皇太后用膳、讲讲笑话,他几乎没有自己的娱乐。放在现代,就是一个宅男工作狂。
他对大臣谦逊有礼,从来不摆君主的架子,对百姓也怀有一腔仁爱之心,在惠民的政务上,从不吝啬钱财,自己却尽量保持简朴的生活。
他信守了对陈见浚的诺言,在先帝驾崩之后,没有去报复金氏家族。认为罪魁祸首已经死了,不用波及无辜。
他还正在考虑废掉西厂,因为不认同西厂在汪直手中培养出来的贪酷之风。
他唯一坚持的,就是想让自己的皇后天天陪着自己。但是因为他的帝王形象接近完美,所以朝臣们反而不能容忍他有这样的瑕疵。
但这种“为你好”的苛刻,并不能真的使你变好,反而会砍杀掉人的生机。所以张惟昭不打算听从建议,向“贤后”的形象靠拢,劝谏陈祐琮遵守规矩,做一个不负众望的好皇帝。
但是,尽管张惟昭并不打算听从太皇太后和谢迁的建议,他们的态度还是会影响到她的情绪。
尤其是太皇太后,她确实是在替陈祐琮和张惟昭担心,她很怕陈祐琮对张惟昭的“宠爱”,令朝臣们认为陈祐琮一当政就表现出了和他的父亲一样的缺点,而张惟昭很可能会成为第二个金铃儿。张惟昭知道这其实也是太皇太后自己的担心。
怎么才能消除太皇太后的忧虑呢?这也让张惟昭大费脑筋。毕竟,她是无法把自己对陈祐琮做的心理分析合盘托给太皇太后的。
而张惟昭的情绪变化,如何能够瞒得过时刻将她的感受放在心上的陈祐琮?在一个休沐日,陈祐琮难得不用工作,饶有兴致地翻看张惟昭为构想中的妇产医院画的草图。他对其中的供暖和用水设施特别感兴趣,问了张惟昭好些问题。
这也是张惟昭十分喜欢的话题,两个人讨论了好半天。好不容易结束了一个话头,陈祐琮看着张惟昭说:“只有在说起这些的时候你的眉头才完全舒展开。这几天你在为什么烦心?为什么总是微微拧着眉?”
“我有吗?”张惟昭惊讶地睁大眼睛,用手指尖抚着自己的眉头,她自己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在习惯性地皱眉。
她自己都没觉察的事情,陈祐琮却看到了。
陈祐琮搬过来椅子坐在张惟昭对面,拿出一副平静而严肃态度道:“好!现在该我做你的医心师了。请真实地讲出你的感受,唯有面对真实,才能解决问题。”陈祐琮连张惟昭说话的口气都学得很像。
以往她遇到的困难都是来自外部的,她的回应无一例外是抗争到底。而这次的压力却是来自“内部”,来自曾经给过她温暖和包容的太皇太后,来自于曾经的盟友谢迁。
她应该怎么做?
无视太皇太后和谢迁的要求,做自己认为对的事?与他们争论,认为随皇帝上朝的事情只是属于宫闱私事,与朝政无关?
但实际上,张惟昭也知道,在这个时代,发生在皇帝和皇后身上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有可能被赋予象征意义,与家国社稷联系在一起。因此她能理解谢迁和太皇太后的不安。
或者“劝谏”陈祐琮:咱们这样做已经引起了争议,需要适可而止?
可是,她却知道,陈祐琮以前一直过着十分压抑的生活,遭受过非常严重的创伤,而他现在的所做作为,正是他寻求疗愈时必然经历的过程。
陈祐琮生命中有过两次极度暗黑的时刻,第一次是在他六岁,好不容易被放出了安乐堂,却痛失母亲的时候;第二次,是陈见浚临终之前几次三番考虑废太子的时候。
关于第一次的失母之痛,张惟昭和陈祐琮不止一次讨论和处理过,通过沙盘游戏、谈话治疗和家庭系统排列。
而第二次的废太子事件,张惟昭和陈祐琮还压根儿没有讨论过。或者进一步说,陈见浚和陈祐琮的父子关系,张惟昭和陈祐琮根本没有触动过。
在张惟昭看来,陈祐琮如今在亲密关系中极度没有安全感,当年季淑妃的被毒杀身亡固然是一个原因,而陈见浚和陈祐琮的关系却是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陈见浚对陈祐琮的影响是十分巨大而且复杂的。父子关系这么重要的议题,为什么没有在陈祐琮和张惟昭的谈话中呈现过?
因为陈祐琮对陈见浚的感情中包含着世俗所不能容忍的成分,导致无论陈祐琮还是张惟昭都在有意无意回避这个问题,以免触及这个问题会带来难以承受的冲击。
比如,张惟昭觉得现在她还不能去问:
你是不是恨你的父亲?因为是他的不作为导致了你母亲的死亡,你成长的艰辛。
你有没有过弑父的念头?因为只有他死了,你才安全。
历史上不乏杀父弑兄而继承大统的君主,前者如杨广,后者如李世民,因为皇帝和太子之间虽然有父子之情,同时也存在竞争关系。在有的时候,这种竞争是那么残酷,必须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才行。
陈祐琮面临的现实就是,只要陈见浚没有死,那他就仍然是不安全的,因为陈见浚还有其他的继承人,只要什么时候陈见浚对陈祐琮不满意了,就可以替换掉他。而陈祐琮被替换掉的结局大概率是死亡。
所以,任何一个人,在面临这种场景的时候,都必然会想到:如果他死了,我就安全了,或者说我就解脱了。这是人性。
但这种人性的真实,在大炎这样处处强调孝悌的社会中,根本无法表达和呈现。无法呈现的心灵内容,就会成为一个人的阴影。所以陈祐琮一旦出现弑父的念头,就会无比压抑和自责。
而后来陈见浚确实是死了,这会让陈祐琮加倍自责,仿佛是因为自己有过这样的念头,才导致了陈见浚的死亡。
只是有过念头吗?实际上也有行动,陈祐琮的行动就是对金铃儿的报复。明知道金铃儿如果出什么事,陈见浚会遭受致命打击,但他还是做了。
对金铃儿最后致命的一击实际上是张惟昭发出的,而张惟昭现在成为了他的皇后,他最亲密的人。他们是共谋者。
所以在陈祐琮的内心,有一种隐秘的程序总在不知不觉间运行着,那就是来自弑父之罪的煎熬,自责之外还夹杂着恐惧:恐惧自己的行为会招致天谴和报复,也恐惧张惟昭遭到天谴和报复。
这种恐惧对外呈现出来,就是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张惟昭的安全。因为失去张惟昭,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
这就是张惟昭对陈祐琮婚后一系列执拗行为的心理分析。她相信自己的阐释是有依据的,依据在哪里?其实就在她自己的内心。
因为在面对金铃儿的一次次攻击的时候,张惟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过这样的念头,如果利用陈见浚对自己的信任,给他的饮食茶水中下药,让他不露痕迹地死去,仿佛死于一场突发急症,自己是否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她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机会。她大致估算了一下,应该有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概率不会被发现。
但是她为什么没有做?
人每天大脑中会转六万个左右的念头,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毫无意义的,最后会和实际产生联系的不足百分之零点零七。
如果人会因为念头而获罪的话,几乎所有人都“死有余辜”,因为无论再“纯善”的人,都在内心产生过强烈的攻击性,攻击性最极致的表达就是杀戮和毁灭,甚至产生毁天灭地的念头。
但行动和念头是两个层面的事情。大多数人都有着基本的道德感,不会任意把攻击性转化为行动。
对于张惟昭来说,她会坚持一个医生的良知,不会利用患者对医生的信任而伤害对方。所以她不会为了解决自己的麻烦而且毒杀陈见浚。
她知道自己不会做,也知道自己在愤怒的时候会有杀人的念头,这个念头只停留在感受的层面是无害的。
但对于陈祐琮这样相信人的意念会和天地神明相沟通的“古代人”来说,要说服他陈见浚有他自己命运,他的痛苦和死亡,与你对他的态度没有关系,这是很需要费一番功夫的。
张惟昭觉得无论是她自己还是陈祐琮都还没有做好这个准备去开启这个话题。甚至有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触及。
所以短时期内其实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去消除陈祐琮的负面情绪。任何一个人被压抑了那么多年,总要有个出口来发泄。
纵观历史,你可以看到许多有着类似轨迹的君主——从压抑的皇子,到放任的皇帝。
相较自己的祖辈和父辈,陈祐琮的反弹可以算是最温和的。
陈祐琮是个勤政的君主,除了上朝,看奏章,就是和皇后一起聊聊天、散散步,或者陪太皇太后用膳、讲讲笑话,他几乎没有自己的娱乐。放在现代,就是一个宅男工作狂。
他对大臣谦逊有礼,从来不摆君主的架子,对百姓也怀有一腔仁爱之心,在惠民的政务上,从不吝啬钱财,自己却尽量保持简朴的生活。
他信守了对陈见浚的诺言,在先帝驾崩之后,没有去报复金氏家族。认为罪魁祸首已经死了,不用波及无辜。
他还正在考虑废掉西厂,因为不认同西厂在汪直手中培养出来的贪酷之风。
他唯一坚持的,就是想让自己的皇后天天陪着自己。但是因为他的帝王形象接近完美,所以朝臣们反而不能容忍他有这样的瑕疵。
但这种“为你好”的苛刻,并不能真的使你变好,反而会砍杀掉人的生机。所以张惟昭不打算听从建议,向“贤后”的形象靠拢,劝谏陈祐琮遵守规矩,做一个不负众望的好皇帝。
但是,尽管张惟昭并不打算听从太皇太后和谢迁的建议,他们的态度还是会影响到她的情绪。
尤其是太皇太后,她确实是在替陈祐琮和张惟昭担心,她很怕陈祐琮对张惟昭的“宠爱”,令朝臣们认为陈祐琮一当政就表现出了和他的父亲一样的缺点,而张惟昭很可能会成为第二个金铃儿。张惟昭知道这其实也是太皇太后自己的担心。
怎么才能消除太皇太后的忧虑呢?这也让张惟昭大费脑筋。毕竟,她是无法把自己对陈祐琮做的心理分析合盘托给太皇太后的。
而张惟昭的情绪变化,如何能够瞒得过时刻将她的感受放在心上的陈祐琮?在一个休沐日,陈祐琮难得不用工作,饶有兴致地翻看张惟昭为构想中的妇产医院画的草图。他对其中的供暖和用水设施特别感兴趣,问了张惟昭好些问题。
这也是张惟昭十分喜欢的话题,两个人讨论了好半天。好不容易结束了一个话头,陈祐琮看着张惟昭说:“只有在说起这些的时候你的眉头才完全舒展开。这几天你在为什么烦心?为什么总是微微拧着眉?”
“我有吗?”张惟昭惊讶地睁大眼睛,用手指尖抚着自己的眉头,她自己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在习惯性地皱眉。
她自己都没觉察的事情,陈祐琮却看到了。
陈祐琮搬过来椅子坐在张惟昭对面,拿出一副平静而严肃态度道:“好!现在该我做你的医心师了。请真实地讲出你的感受,唯有面对真实,才能解决问题。”陈祐琮连张惟昭说话的口气都学得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