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最近更新:谁家正经宿主日常被攻略?(快穿)
快穿:笨蛋美人也要攻略
[快穿]每个世界遇到的都是变态
叛逃之后(西幻nph)
穿成总受的白月光妻子(背德 强制1v3)
【快穿】娇娇
快穿历劫:主神大人天天宠
缚剑(修仙NPH)
快穿:疯批宿主是偏执狂的掌中娇
点击排行:皎皎 po全文阅读
(快穿)插足者
快穿之渣女翻车纪事[H]
穿成男主白月光(快穿,nph)
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
穿书之欲欲仙途(NP)
状元的小公主 po
爱意收集攻略(H)
清纯女主的被肏日常(纯肉NP)
匣内,安放着那柄乌金匕首,皇帝拿起匕首,拔出刀鞘,锋刃寒光映着他犹疑复杂的眸光,柄处篆刻的“断金”二字,如能刺伤他的双眼。
之前,他曾将明郎送他的这柄乌金匕首,同钟爱的几把宝剑一处,悬放在抬眸可见的刀剑架上,可是,每每无意间目光触及,皇帝就会想起明郎赠他匕首时的情景,想起他与她的各种纠葛,心中就有愧意上涌,于是只能将这乌金匕首,收在匣中,自欺欺人地眼不见、心安宁。
……还是不安宁些吧……
皇帝将这乌金匕首紧紧握在手中,眸光深沉……心有顾忌,才能时刻警醒,别又犯糊涂,做下无可挽回之事……
沈湛翌日被召面圣时,见圣上书案前新设了一座小型包金木架,上面悬放着他所赠送的那柄乌金匕首,微微一愣,如仪行礼。
圣上命他平身,同他说了他岳父温知遇患病一事,沈湛听了自然担心,又想到妻子该会如何焦急,更是忧虑,正在心中暗自盘算如何是好时,又听圣上道:“青州刺史蔡理,知道温知遇的女婿是你武安侯,知道他的一双儿女都在京中,已派人护送温知遇入京治病,算算时间,大概再过十七八天,能到京城。”
如此,岳父一行,或能和自己派出的人在路上遇到,一起回京,沈湛心道这般正好,拱手感谢圣上告知。
圣上闻谢淡笑道:“要不是蔡理在折子里提到武安侯三个字,朕一下子还想不起来这七品经学博士是谁。”
沈湛感谢圣上关怀,回家后,将此事告知妻子,因为怕她着急,还特意缓和着语气,慢慢地说。
但妻子温蘅,其实已知道此事,圣上将此事告诉沈湛,她也终于可以,将此事告诉哥哥,心忧父亲的兄妹二人,自然心情沉重,但温羡怕妹妹太过忧灼,还是暂压下自己的愁思,安慰妹妹道:“父亲不会有事的,等他到了京城,我们请好大夫,好生照顾父亲,父亲会渐渐好起来的……”
温蘅为宽哥哥的心,也不能表现地太过担心,勉强含笑点头,又迟疑着问:“……我听说,容华公主……对哥哥有意?”
温羡道:“误传的流言而已,哥哥是什么身份,怎入的了公主殿下的眼?”
温蘅心中对哥哥十分敬爱,认为以哥哥的品行,驸马自然做得,只是哥哥与容华公主怎么看怎么性情不投,她叹息着道:“这流言,倒误了哥哥的婚事了……”
温羡知道她指的是裴相千金一事,他本就犹豫是否要为仕途,违逆本心,去做裴相女婿,此事这般毁了,倒顺他心意,含笑道:“这说明,我与裴三小姐,没有缘分。”
温蘅眉拢轻愁,“也不知哥哥与谁有缘?
她是真心希望哥哥得遇所爱,握着哥哥的手道:”哥哥也该成家了。”
温羡瞥见不远处的妹夫朝这里看来,不动声色地抽出了自己的手,淡笑着道:“父亲病了,哥哥哪有心思成家,且等父亲身体好些,再说吧。”
二人的父亲温知遇,是在腊月十七那日,在随从护送下,抵达了京城。
温家兄妹与沈湛闻讯,早在城门外相迎,来自青州的马车停下,温蘅迫不及待地迎上前去,揭开车帘高唤父亲,可车中的父亲,却恍若未闻,只像个小孩子缩坐在车厢一角,低着头不言语,怀中紧紧抱着一个木匣子,如护至宝。
第76章 双锁
原本温羡作为家中独子,要接父亲住到青莲巷,但妹妹坚持,道他白日需至翰林院为官,无暇照顾父亲,而她是个闲人,终日守在家中、无所事事,可不离父亲左右,好生照料,于是从妹妹所愿,将父亲接送到明华街沈宅。
一路之上,温父都似不认识自己的一双儿女,只是紧紧地抱着怀中的木匣子,怔怔地望着他们,无论温羡与温蘅如何柔声轻唤“父亲”,都没有什么反应。
温蘅心中酸涩,又看父亲手里的黑漆木匣,她从未见过,父亲却当宝贝似的,紧紧抱在怀中,心中疑惑,问哥哥道:“这匣子里,装的是什么?”
温羡也没见过这匣子,摇了摇头,问随从护送父亲入京的两名家中仆从。
仆从亦是摇头,“奴婢们也不知道这匣子里装的是什么……那日,刺史大人派人来府中,说要护送大人入京,奴婢们就帮着大人收拾出门的衣物细软,收拾完后问大人,可还有什么需带的?大人那时候一阵儿清醒一阵儿糊涂,在屋中坐了半晌后,突然走进内室,抱了这黑漆木匣出来,之后在来京的路上,就一直抱着这匣子,吃饭睡觉都不撒手。”
温羡又问父亲病情,仆从回说:“刚离开青州那阵儿,大人还时而糊涂时而清醒,有时还认得奴婢们,但后来就像是完全不知道奴婢们是谁了,随行的大夫也没法子,大人平日也似不知腹饥,连吃饭也要人提醒,每日里只是抱守着这匣子,旁的都不在乎。”
一旁的沈湛,见妻子闻言面上愁色更重,忙温言宽慰道:“我已向陛下请调御医,他们都是杏林圣手,会有法子治好岳父大人的,别急。”
几名御医皆候在明华街沈宅之内,温父被儿子、女婿扶下马车,搀至厅中,御医们皆围上前来,望闻问切许久,商议着开出了药方,又细细嘱咐了楚国夫人许多日常照料之事,约定每三日来把脉针灸一次,根据温老大人实时病况,再做药方改良。
温蘅自然感激不尽,屈膝欲拜,几名太医辞不敢受,登车离去,其时天色微黑,府内也已备好了晚膳,温羡已有许久没来明华街沈宅,更别说在宅内用晚膳了,沈湛虽心中有刺,但今日情形特殊,仍是主动开口留温羡在此用膳。
温羡刚与父亲团圆,也不想这么快就分离,于是道谢留下,搀扶父亲在膳桌主座坐下,自己坐在一旁,为父亲舀羹夹菜。
桌上佳肴,都是温蘅特意交待厨子做的父亲爱吃的,可无论她与哥哥如何劝说,父亲都恍若未闻、视若无睹,也不动箸,只是低着头,紧抱着怀中的木匣,像是什么都不记得,也什么都不明白了,心里头,只剩下这方黑漆木匣。
温蘅看着这样的父亲,喉中酸涩,眼圈儿也随即跟着泛红,她怕哥哥看到伤心,侧过身去掩饰情绪,却叫明郎看在眼里,手揽住她肩,抚慰她道:“别急,我有办法。”
沈湛走至温父身旁,微弯着腰,手搭在那方木匣上,含笑恭声道:“小婿不孝,您要是不肯用膳,小婿可就要把您这匣子给藏起来了。”
温父怔了怔,像是听明白了这句话,终于肯松开一只手,慢慢伸向碗旁的乌箸。
温蘅忙将乌箸拿起,塞入父亲手中,沈湛也在旁帮忙夹菜,温羡起身舀汤,三个人如哄孩子般,哄着温父慢慢用完晚膳,又送他至寝房休息,一儿一婿,亲自伺候温父沐浴更衣,请他服药后,上榻歇息。
温父人上了榻,背身朝里睡去,仍是将那黑漆木匣,紧搂在怀中,温蘅望着父亲清瘦的背影,想到今天本是团圆之日,却是这般情景,心中难受,强抑着不表现出来,轻声对哥哥道:“夜深了,天冷得很,哥哥今晚就住在这里吧,省得回去路上受冻。”
温羡却淡笑着摇了摇头,“此处离青莲巷不远,我人又在马车上,怎会受冻?!”
温蘅挽留再三,哥哥都仍是坚持要走,不肯留宿沈宅,她无奈,只得送哥哥离府,但还没走出房门,哥哥就让她停步,不必再送,“一家人不讲这些虚礼,你今日定也累着了,早些歇下吧。”
温蘅还未说什么,就听明郎跟着道:“我送慕安兄离府,你回海棠春坞休息吧。”
哥哥看了明郎一眼,没有推辞,二人在侍从的引灯下,并肩走远,融入冬日凛寒的夜色之中。
温蘅并没有回海棠春坞,她走回父亲的寝榻旁,向里看去,见父亲仍是睁着双眼,并没有睡着。
温蘅在榻边坐下,抬手将父亲身上的锦被掖紧了些,她望着父亲的背影,想起小的时候,都是母亲哼唱小调哄她睡觉,后来母亲病逝,她一个人,夜里伤心难过地睡不着,父亲就每晚坐在榻边,握着她的手,学唱母亲从前唱给她听的琴川小调,另一只手也随着低低的歌声,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哄她入眠。
年幼的她,牵握着父亲的手,心中满满都是安宁温暖,伤心、害怕,都离她很远很远,她仰望着榻边高大慈爱的父亲,觉得他如参天大树般,可为她遮挡世间的所有风雨,可现在,榻上年近半百的父亲,却蜷缩着身体,像个小孩子,需要她无微不至的关心照料……
温蘅也用手也轻轻拍着父亲的后背,像哄孩子般,助他入眠,拍着拍着,她难忍心中的酸楚,停住动作,伏在父亲身前,哑声低道:“对不起,父亲……我不该离开琴川,不该离开您……”
冬夜寒风扑面彻骨,引灯在前的仆从,冻得手直哆嗦,紧咬唇齿,不肯让一丝寒气渗入,身后的两位主子,却像是不畏严寒,走了一路,零零散散,说了一路。
沈湛一路与温羡聊说着岳父病况,将近府门时,终于将话题转到温羡身上,他道:“若慕安兄已经成家,尊夫人可与阿蘅一同照料父亲,慕安兄人在官署,心里也可安定些。”
温羡早已觉察到明郎近来对他的防备,明郎如何与他隔阂,他不在意,他只担心,明郎连带着对阿蘅心生芥蒂,担心阿蘅过得不好,他知道,明郎话中有话,此刻听他这样说,接过话头道:“你说的在理,只是我先前忙着科举为官,无暇找人说媒成婚,现下父亲又病了,更是没有闲心,在这上面了。”
沈湛静了静道:“先前慕安兄与裴三小姐婚事未成,阿蘅她,对此很是惋惜……”
“……在阿蘅心里,我是她最敬爱的兄长,她自是希望我能得遇相爱之人,与心爱的女子,成亲生子”,温羡微顿了顿道,“希望我与妻子,就如同你和她一样,婚姻美满,恩爱一世。”
门前风灯在夜风中摇曳不定,晃得沈湛面上时明时暗,夜沉如铁,他的声音,也像是被铁器钝磨过,迟疑地微微沙哑,“……那在慕安兄心中,阿蘅她……”
温羡的回答毫无迟疑,“阿蘅自是我最珍爱的妹妹。”
这段时日,明郎的有意防备与疏离,温羡看在眼里,心里已几能肯定那一夜明郎听到些什么、看到些什么,想来阿蘅对此一无所知,他不敢让阿蘅知道他的心意,也不希望被蒙在鼓中的阿蘅,无辜受累,被她深爱的丈夫冷落质疑……
明灯辉映下,温羡朗然直视着沈湛双眸道:“我与阿蘅,是兄妹,是家人,这关系刻在我们的骨血里,人伦纲常,一世都不会改变,阿蘅是天底下最明净的女子,幼习诗礼,绝不会有任何悖礼的心思言行……”
言止此处,纵是想极力表现地云淡风轻,温羡亦因心中酸涩,忍不住微微一顿,方继续道:“……阿蘅爱上一人,便是全心全意,永不会变,你是她在这世间最爱的男子,她选择离开琴川,与你成家,将她的一生托付给你,我希望你如当初求娶她时所说,好好地珍惜爱护她,也真心希望你们,能白头到老,两心不疑,永不相负。”
窗外寒风呼啸,寝房内的炭火却烧得通红,薰得一室温暖如春,温蘅见父亲终于阖眼睡去,动作轻柔地从父亲手中,拿走那黑漆木匣,将父亲的两只手,掖入温暖的被窝之中,手带帘钩,放下了帐帘,仔细合拢严密,以确保无一丝寒气可渗入帐内后,拿着那方黑漆木匣,轻轻地走到一边,打开看去,见里头放着一把檀木梳,一件婴儿肚兜,还有一只长生锁。
温蘅一见那把檀木梳,便明白了几乎忘却了一切的父亲,为何独独守抱着这方木匣,那木梳,是母亲的生前之物,母亲曾用它为自己梳发,也用它在每一天的清晨,为父亲一次次束发簪冠。
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因病去世了,可这么多年,母亲为父亲梳发簪冠的恩爱场景,一直留在她的记忆中,没有忘记,父亲他纵使病得不通世事,心底也依然没有忘记对母亲的思念,温蘅心中感叹,目光慢慢拂过母亲的檀木梳,与那件绣着莲花的婴儿肚兜,看向了边上那只长生锁。
诗酒年华,这只长生锁,与她的那一只,篆刻着同样的四个字,但却不是用寻常标准楷体,而像是描刻自某人的书法,锁面四周遍布着如意流云纹,底下垂系两缕细链,一只小小仙鹤振翅欲飞,一朵小小辛夷初开红萼。
第77章 歌声
一如那件碧叶红莲婴儿肚兜,温蘅从未见过这只长生锁,既然父亲将母亲的檀木梳,珍放在这方黑漆木匣中,那这木匣里存放的,应该都是父亲的珍视之物,这肚兜与长生锁,应也与家人有关,会是……哥哥的幼时旧物吗?
……这长生锁若是哥哥的,怎也那般巧,也刻着“诗酒年华”四字?!
她幼时问父母亲,为何她的长生锁篆刻着这四字,父母亲告诉她说,她的那只蘅芜花叶长生锁,之所以刻着“诗酒年华”四字,是因为她尚在襁褓中时,一次被母亲抱去父亲书房,小手无意挥指了书上的“诗酒趁年华”一句,父亲觉得此句寓意清佳,颇有缘分,所以选刻了这四字,若哥哥也有同样一只“诗酒年华”长生锁,选刻这四字是何因由?她又为何从未见过?也从未听父母亲和哥哥提起过?
温蘅不解,手握着这只长生锁,正想得出神,忽被人从后抱住。
夫君的怀抱,她是再熟悉不过的,并不惊惶,只安心向后,依偎在他温暖的臂弯中,继续看着手中的长生锁。
在后抱着妻子的沈湛,见这只陌生的长生锁上,也刻着“诗酒年华”四字,自然以为是慕安兄旧物,他想着不久前与慕安兄的对话,拥着妻子的手臂,又紧了紧,下颌抵在她肩头,轻声问道:“……你们兄妹的长生锁,是一对吗?”
“……这长生锁,兴许不是哥哥的,我从来没有见过它,也没有听父母亲还有哥哥提过”,温蘅思量着道,“也许……这是父亲母亲的旧物?”
可若父母亲也有一只“诗酒年华”长生锁,定会觉得此事有趣,说与她听,拿与她看,怎会从来没有提起过,温蘅一时想不明白,空想也想不出来,遂放下这只长生锁,又拿起那件婴儿肚兜打量。
这肚兜,用料做工绣样,无一不精,外绣着精美的碧叶红莲纹,宜男宜女,里头贴身处,因怕绣纹针脚触碰到婴儿娇嫩的肌肤,还另用了一层柔软无纹的布料,也不知是她小时候穿过的,还是哥哥?
若是父亲神智清醒,一问便知,可父亲他,却患了呆症,连她与哥哥,都不记得了,又怎会记得这些……
温蘅想到这里,也没有心情再打量这肚兜和长生锁了,将它们同母亲的檀木梳收放在一起,慢慢阖上了匣盖。
沈湛感知到了妻子低沉的心绪,安慰她道:“有太医院的太医们尽心医治,岳父大人会慢慢好起来的。”
温蘅点头,将这黑漆木匣放回父亲枕边,再看了一眼熟睡的父亲,拢好帐帘,挽着丈夫的手,离了此地,一起回到海棠春坞,盥洗就寝。
尽管丈夫劝慰,但她的心情,也实在无法好转,上榻许久,都没有阖眼,无声的静谧中,丈夫的手臂,从后拢了过来,轻声问道:“睡不着吗?”
温蘅握住他的手,没有说话,丈夫手臂微微用力,将她带靠在他温暖的怀抱中,紧接着,有含混低徐的哼歌声,在她耳边轻轻响起。
温蘅先是听得一怔,继而禁不住轻嗤出声,转过身去,目望着丈夫问道:“怎么突然唱起歌来了?”
沈湛亦笑望着她,“你不是睡不着吗?我记得你说过,你小时候睡不着时,岳父岳母,会唱歌给你听……”
海棠罗帐内光线迷离,身前人的一双眸子,却粲然若有星光,温蘅轻轻笑道:“父母亲唱给我听的,都是婉约的青州小调,你哼唱的这是什么呀?”
沈湛本意只是想让妻子宽心些,见她闻“歌”展颜,心也安定了不少,浑不在意妻子的“调笑”,抬指轻拂了下她脸颊道:“是地道的京城小调。”
温蘅笑道:“太地道了,都听不懂在唱什么……”
沈湛所哼唱的,是记忆中小的时候,母亲哄他入眠时唱过的小曲,他只记得调子,歌词都已忘记,也就没法让妻子听懂了,只笑着问道:“好听吗?”
温蘅笑而不答,只是偎在他身前道:“早些睡吧,你明早还要上朝呢。”
沈湛“嗯”了一声,将妻子抱得更紧,轻轻道:“真想一辈子唱给你听……”
温蘅闷在他怀中轻笑,“……那我要一辈子睡不着了。”
沈湛不由有些泄气,低头觑看妻子,声音也闷闷的,“……我唱的,有这么难听吗?”
温蘅笑,“我听不出来好听难听。”
沈湛疑惑问:“为什么?”
“傻瓜”,温蘅仰脸轻啄了下他唇,手勾住他的脖颈,与丈夫抵额贴面,轻轻道,“因为,情人眼里出西施呀。”
沈湛面上的笑意,绷不住地逸散开,将妻子紧紧抱在怀中,埋首在他肩侧的妻子,唇际的笑意,却似淡濛的雾气,渐渐消隐,眸光亦逐渐转为复杂,心事暗沉。
……明郎哼唱的小调,应也是他的母亲——华阳大长公主,曾经唱给他听的吧……
……已是年底了,再过上十几日,就是除夕团圆之夜,去年除夕夜,明郎请哥哥一起到武安侯府过年,华阳大长公主不悦,对此冷言冷语,哥哥涵养好,也是为她着想的缘故,并未当场发作,也未多说什么,只当听不出大长公主言中的讥讽,明郎在旁忙着打圆场,华阳大长公主见儿子“胳膊肘往外拐”,冷脸拂袖而去,明郎看着华阳大长公主离去的背影,又看看她,看看哥哥,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不知所措,最后还是哥哥先说起玩笑话,将此事轻飘飘地揭了过去……
……去岁除夕,她初为人妇,对婆母百般敬重,不敢有丝毫违背,团圆之夜,却过得如此不堪,今年,她与华阳大长公主已彻底撕破了脸,这除夕团圆夜,她与哥哥,自然要在家陪着父亲,不用再受华阳大长公主奚落嘲讽,那,明郎呢……
……她与华阳大长公主之间是死结,可明郎与华阳大长公主之间,是血缘的牵绊,怎会一生一世,老死不相往来……华阳大长公主如今一再严逼,反迫得明郎情意更坚,可若有一日,她不再严逼,而是以生养之恩动之以情,甚至以死相胁,明郎会当如何……
温蘅手搂着丈夫,心里却是空落落的,她静望虚空许久,最后阖上双眼,任自己暂时沉浸在丈夫温暖的怀抱中,不再去多想什么,且当“今朝有酒”,醉在其中。
“青蒲衔紫茸,长叶复从风,与君同舟去,拔蒲五湖中……”
婉约动人的温柔歌声,如潺潺流水,萦绕着沉水香气,流淌在庄严壮丽的慈宁宫内,歌声的源头,锦绣罗帐内,温暖如春,容华公主抱着一只软枕,依着母后,听母后柔声清唱青州小曲,就像小的时候那样。
</div>
</div>
之前,他曾将明郎送他的这柄乌金匕首,同钟爱的几把宝剑一处,悬放在抬眸可见的刀剑架上,可是,每每无意间目光触及,皇帝就会想起明郎赠他匕首时的情景,想起他与她的各种纠葛,心中就有愧意上涌,于是只能将这乌金匕首,收在匣中,自欺欺人地眼不见、心安宁。
……还是不安宁些吧……
皇帝将这乌金匕首紧紧握在手中,眸光深沉……心有顾忌,才能时刻警醒,别又犯糊涂,做下无可挽回之事……
沈湛翌日被召面圣时,见圣上书案前新设了一座小型包金木架,上面悬放着他所赠送的那柄乌金匕首,微微一愣,如仪行礼。
圣上命他平身,同他说了他岳父温知遇患病一事,沈湛听了自然担心,又想到妻子该会如何焦急,更是忧虑,正在心中暗自盘算如何是好时,又听圣上道:“青州刺史蔡理,知道温知遇的女婿是你武安侯,知道他的一双儿女都在京中,已派人护送温知遇入京治病,算算时间,大概再过十七八天,能到京城。”
如此,岳父一行,或能和自己派出的人在路上遇到,一起回京,沈湛心道这般正好,拱手感谢圣上告知。
圣上闻谢淡笑道:“要不是蔡理在折子里提到武安侯三个字,朕一下子还想不起来这七品经学博士是谁。”
沈湛感谢圣上关怀,回家后,将此事告知妻子,因为怕她着急,还特意缓和着语气,慢慢地说。
但妻子温蘅,其实已知道此事,圣上将此事告诉沈湛,她也终于可以,将此事告诉哥哥,心忧父亲的兄妹二人,自然心情沉重,但温羡怕妹妹太过忧灼,还是暂压下自己的愁思,安慰妹妹道:“父亲不会有事的,等他到了京城,我们请好大夫,好生照顾父亲,父亲会渐渐好起来的……”
温蘅为宽哥哥的心,也不能表现地太过担心,勉强含笑点头,又迟疑着问:“……我听说,容华公主……对哥哥有意?”
温羡道:“误传的流言而已,哥哥是什么身份,怎入的了公主殿下的眼?”
温蘅心中对哥哥十分敬爱,认为以哥哥的品行,驸马自然做得,只是哥哥与容华公主怎么看怎么性情不投,她叹息着道:“这流言,倒误了哥哥的婚事了……”
温羡知道她指的是裴相千金一事,他本就犹豫是否要为仕途,违逆本心,去做裴相女婿,此事这般毁了,倒顺他心意,含笑道:“这说明,我与裴三小姐,没有缘分。”
温蘅眉拢轻愁,“也不知哥哥与谁有缘?
她是真心希望哥哥得遇所爱,握着哥哥的手道:”哥哥也该成家了。”
温羡瞥见不远处的妹夫朝这里看来,不动声色地抽出了自己的手,淡笑着道:“父亲病了,哥哥哪有心思成家,且等父亲身体好些,再说吧。”
二人的父亲温知遇,是在腊月十七那日,在随从护送下,抵达了京城。
温家兄妹与沈湛闻讯,早在城门外相迎,来自青州的马车停下,温蘅迫不及待地迎上前去,揭开车帘高唤父亲,可车中的父亲,却恍若未闻,只像个小孩子缩坐在车厢一角,低着头不言语,怀中紧紧抱着一个木匣子,如护至宝。
第76章 双锁
原本温羡作为家中独子,要接父亲住到青莲巷,但妹妹坚持,道他白日需至翰林院为官,无暇照顾父亲,而她是个闲人,终日守在家中、无所事事,可不离父亲左右,好生照料,于是从妹妹所愿,将父亲接送到明华街沈宅。
一路之上,温父都似不认识自己的一双儿女,只是紧紧地抱着怀中的木匣子,怔怔地望着他们,无论温羡与温蘅如何柔声轻唤“父亲”,都没有什么反应。
温蘅心中酸涩,又看父亲手里的黑漆木匣,她从未见过,父亲却当宝贝似的,紧紧抱在怀中,心中疑惑,问哥哥道:“这匣子里,装的是什么?”
温羡也没见过这匣子,摇了摇头,问随从护送父亲入京的两名家中仆从。
仆从亦是摇头,“奴婢们也不知道这匣子里装的是什么……那日,刺史大人派人来府中,说要护送大人入京,奴婢们就帮着大人收拾出门的衣物细软,收拾完后问大人,可还有什么需带的?大人那时候一阵儿清醒一阵儿糊涂,在屋中坐了半晌后,突然走进内室,抱了这黑漆木匣出来,之后在来京的路上,就一直抱着这匣子,吃饭睡觉都不撒手。”
温羡又问父亲病情,仆从回说:“刚离开青州那阵儿,大人还时而糊涂时而清醒,有时还认得奴婢们,但后来就像是完全不知道奴婢们是谁了,随行的大夫也没法子,大人平日也似不知腹饥,连吃饭也要人提醒,每日里只是抱守着这匣子,旁的都不在乎。”
一旁的沈湛,见妻子闻言面上愁色更重,忙温言宽慰道:“我已向陛下请调御医,他们都是杏林圣手,会有法子治好岳父大人的,别急。”
几名御医皆候在明华街沈宅之内,温父被儿子、女婿扶下马车,搀至厅中,御医们皆围上前来,望闻问切许久,商议着开出了药方,又细细嘱咐了楚国夫人许多日常照料之事,约定每三日来把脉针灸一次,根据温老大人实时病况,再做药方改良。
温蘅自然感激不尽,屈膝欲拜,几名太医辞不敢受,登车离去,其时天色微黑,府内也已备好了晚膳,温羡已有许久没来明华街沈宅,更别说在宅内用晚膳了,沈湛虽心中有刺,但今日情形特殊,仍是主动开口留温羡在此用膳。
温羡刚与父亲团圆,也不想这么快就分离,于是道谢留下,搀扶父亲在膳桌主座坐下,自己坐在一旁,为父亲舀羹夹菜。
桌上佳肴,都是温蘅特意交待厨子做的父亲爱吃的,可无论她与哥哥如何劝说,父亲都恍若未闻、视若无睹,也不动箸,只是低着头,紧抱着怀中的木匣,像是什么都不记得,也什么都不明白了,心里头,只剩下这方黑漆木匣。
温蘅看着这样的父亲,喉中酸涩,眼圈儿也随即跟着泛红,她怕哥哥看到伤心,侧过身去掩饰情绪,却叫明郎看在眼里,手揽住她肩,抚慰她道:“别急,我有办法。”
沈湛走至温父身旁,微弯着腰,手搭在那方木匣上,含笑恭声道:“小婿不孝,您要是不肯用膳,小婿可就要把您这匣子给藏起来了。”
温父怔了怔,像是听明白了这句话,终于肯松开一只手,慢慢伸向碗旁的乌箸。
温蘅忙将乌箸拿起,塞入父亲手中,沈湛也在旁帮忙夹菜,温羡起身舀汤,三个人如哄孩子般,哄着温父慢慢用完晚膳,又送他至寝房休息,一儿一婿,亲自伺候温父沐浴更衣,请他服药后,上榻歇息。
温父人上了榻,背身朝里睡去,仍是将那黑漆木匣,紧搂在怀中,温蘅望着父亲清瘦的背影,想到今天本是团圆之日,却是这般情景,心中难受,强抑着不表现出来,轻声对哥哥道:“夜深了,天冷得很,哥哥今晚就住在这里吧,省得回去路上受冻。”
温羡却淡笑着摇了摇头,“此处离青莲巷不远,我人又在马车上,怎会受冻?!”
温蘅挽留再三,哥哥都仍是坚持要走,不肯留宿沈宅,她无奈,只得送哥哥离府,但还没走出房门,哥哥就让她停步,不必再送,“一家人不讲这些虚礼,你今日定也累着了,早些歇下吧。”
温蘅还未说什么,就听明郎跟着道:“我送慕安兄离府,你回海棠春坞休息吧。”
哥哥看了明郎一眼,没有推辞,二人在侍从的引灯下,并肩走远,融入冬日凛寒的夜色之中。
温蘅并没有回海棠春坞,她走回父亲的寝榻旁,向里看去,见父亲仍是睁着双眼,并没有睡着。
温蘅在榻边坐下,抬手将父亲身上的锦被掖紧了些,她望着父亲的背影,想起小的时候,都是母亲哼唱小调哄她睡觉,后来母亲病逝,她一个人,夜里伤心难过地睡不着,父亲就每晚坐在榻边,握着她的手,学唱母亲从前唱给她听的琴川小调,另一只手也随着低低的歌声,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哄她入眠。
年幼的她,牵握着父亲的手,心中满满都是安宁温暖,伤心、害怕,都离她很远很远,她仰望着榻边高大慈爱的父亲,觉得他如参天大树般,可为她遮挡世间的所有风雨,可现在,榻上年近半百的父亲,却蜷缩着身体,像个小孩子,需要她无微不至的关心照料……
温蘅也用手也轻轻拍着父亲的后背,像哄孩子般,助他入眠,拍着拍着,她难忍心中的酸楚,停住动作,伏在父亲身前,哑声低道:“对不起,父亲……我不该离开琴川,不该离开您……”
冬夜寒风扑面彻骨,引灯在前的仆从,冻得手直哆嗦,紧咬唇齿,不肯让一丝寒气渗入,身后的两位主子,却像是不畏严寒,走了一路,零零散散,说了一路。
沈湛一路与温羡聊说着岳父病况,将近府门时,终于将话题转到温羡身上,他道:“若慕安兄已经成家,尊夫人可与阿蘅一同照料父亲,慕安兄人在官署,心里也可安定些。”
温羡早已觉察到明郎近来对他的防备,明郎如何与他隔阂,他不在意,他只担心,明郎连带着对阿蘅心生芥蒂,担心阿蘅过得不好,他知道,明郎话中有话,此刻听他这样说,接过话头道:“你说的在理,只是我先前忙着科举为官,无暇找人说媒成婚,现下父亲又病了,更是没有闲心,在这上面了。”
沈湛静了静道:“先前慕安兄与裴三小姐婚事未成,阿蘅她,对此很是惋惜……”
“……在阿蘅心里,我是她最敬爱的兄长,她自是希望我能得遇相爱之人,与心爱的女子,成亲生子”,温羡微顿了顿道,“希望我与妻子,就如同你和她一样,婚姻美满,恩爱一世。”
门前风灯在夜风中摇曳不定,晃得沈湛面上时明时暗,夜沉如铁,他的声音,也像是被铁器钝磨过,迟疑地微微沙哑,“……那在慕安兄心中,阿蘅她……”
温羡的回答毫无迟疑,“阿蘅自是我最珍爱的妹妹。”
这段时日,明郎的有意防备与疏离,温羡看在眼里,心里已几能肯定那一夜明郎听到些什么、看到些什么,想来阿蘅对此一无所知,他不敢让阿蘅知道他的心意,也不希望被蒙在鼓中的阿蘅,无辜受累,被她深爱的丈夫冷落质疑……
明灯辉映下,温羡朗然直视着沈湛双眸道:“我与阿蘅,是兄妹,是家人,这关系刻在我们的骨血里,人伦纲常,一世都不会改变,阿蘅是天底下最明净的女子,幼习诗礼,绝不会有任何悖礼的心思言行……”
言止此处,纵是想极力表现地云淡风轻,温羡亦因心中酸涩,忍不住微微一顿,方继续道:“……阿蘅爱上一人,便是全心全意,永不会变,你是她在这世间最爱的男子,她选择离开琴川,与你成家,将她的一生托付给你,我希望你如当初求娶她时所说,好好地珍惜爱护她,也真心希望你们,能白头到老,两心不疑,永不相负。”
窗外寒风呼啸,寝房内的炭火却烧得通红,薰得一室温暖如春,温蘅见父亲终于阖眼睡去,动作轻柔地从父亲手中,拿走那黑漆木匣,将父亲的两只手,掖入温暖的被窝之中,手带帘钩,放下了帐帘,仔细合拢严密,以确保无一丝寒气可渗入帐内后,拿着那方黑漆木匣,轻轻地走到一边,打开看去,见里头放着一把檀木梳,一件婴儿肚兜,还有一只长生锁。
温蘅一见那把檀木梳,便明白了几乎忘却了一切的父亲,为何独独守抱着这方木匣,那木梳,是母亲的生前之物,母亲曾用它为自己梳发,也用它在每一天的清晨,为父亲一次次束发簪冠。
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因病去世了,可这么多年,母亲为父亲梳发簪冠的恩爱场景,一直留在她的记忆中,没有忘记,父亲他纵使病得不通世事,心底也依然没有忘记对母亲的思念,温蘅心中感叹,目光慢慢拂过母亲的檀木梳,与那件绣着莲花的婴儿肚兜,看向了边上那只长生锁。
诗酒年华,这只长生锁,与她的那一只,篆刻着同样的四个字,但却不是用寻常标准楷体,而像是描刻自某人的书法,锁面四周遍布着如意流云纹,底下垂系两缕细链,一只小小仙鹤振翅欲飞,一朵小小辛夷初开红萼。
第77章 歌声
一如那件碧叶红莲婴儿肚兜,温蘅从未见过这只长生锁,既然父亲将母亲的檀木梳,珍放在这方黑漆木匣中,那这木匣里存放的,应该都是父亲的珍视之物,这肚兜与长生锁,应也与家人有关,会是……哥哥的幼时旧物吗?
……这长生锁若是哥哥的,怎也那般巧,也刻着“诗酒年华”四字?!
她幼时问父母亲,为何她的长生锁篆刻着这四字,父母亲告诉她说,她的那只蘅芜花叶长生锁,之所以刻着“诗酒年华”四字,是因为她尚在襁褓中时,一次被母亲抱去父亲书房,小手无意挥指了书上的“诗酒趁年华”一句,父亲觉得此句寓意清佳,颇有缘分,所以选刻了这四字,若哥哥也有同样一只“诗酒年华”长生锁,选刻这四字是何因由?她又为何从未见过?也从未听父母亲和哥哥提起过?
温蘅不解,手握着这只长生锁,正想得出神,忽被人从后抱住。
夫君的怀抱,她是再熟悉不过的,并不惊惶,只安心向后,依偎在他温暖的臂弯中,继续看着手中的长生锁。
在后抱着妻子的沈湛,见这只陌生的长生锁上,也刻着“诗酒年华”四字,自然以为是慕安兄旧物,他想着不久前与慕安兄的对话,拥着妻子的手臂,又紧了紧,下颌抵在她肩头,轻声问道:“……你们兄妹的长生锁,是一对吗?”
“……这长生锁,兴许不是哥哥的,我从来没有见过它,也没有听父母亲还有哥哥提过”,温蘅思量着道,“也许……这是父亲母亲的旧物?”
可若父母亲也有一只“诗酒年华”长生锁,定会觉得此事有趣,说与她听,拿与她看,怎会从来没有提起过,温蘅一时想不明白,空想也想不出来,遂放下这只长生锁,又拿起那件婴儿肚兜打量。
这肚兜,用料做工绣样,无一不精,外绣着精美的碧叶红莲纹,宜男宜女,里头贴身处,因怕绣纹针脚触碰到婴儿娇嫩的肌肤,还另用了一层柔软无纹的布料,也不知是她小时候穿过的,还是哥哥?
若是父亲神智清醒,一问便知,可父亲他,却患了呆症,连她与哥哥,都不记得了,又怎会记得这些……
温蘅想到这里,也没有心情再打量这肚兜和长生锁了,将它们同母亲的檀木梳收放在一起,慢慢阖上了匣盖。
沈湛感知到了妻子低沉的心绪,安慰她道:“有太医院的太医们尽心医治,岳父大人会慢慢好起来的。”
温蘅点头,将这黑漆木匣放回父亲枕边,再看了一眼熟睡的父亲,拢好帐帘,挽着丈夫的手,离了此地,一起回到海棠春坞,盥洗就寝。
尽管丈夫劝慰,但她的心情,也实在无法好转,上榻许久,都没有阖眼,无声的静谧中,丈夫的手臂,从后拢了过来,轻声问道:“睡不着吗?”
温蘅握住他的手,没有说话,丈夫手臂微微用力,将她带靠在他温暖的怀抱中,紧接着,有含混低徐的哼歌声,在她耳边轻轻响起。
温蘅先是听得一怔,继而禁不住轻嗤出声,转过身去,目望着丈夫问道:“怎么突然唱起歌来了?”
沈湛亦笑望着她,“你不是睡不着吗?我记得你说过,你小时候睡不着时,岳父岳母,会唱歌给你听……”
海棠罗帐内光线迷离,身前人的一双眸子,却粲然若有星光,温蘅轻轻笑道:“父母亲唱给我听的,都是婉约的青州小调,你哼唱的这是什么呀?”
沈湛本意只是想让妻子宽心些,见她闻“歌”展颜,心也安定了不少,浑不在意妻子的“调笑”,抬指轻拂了下她脸颊道:“是地道的京城小调。”
温蘅笑道:“太地道了,都听不懂在唱什么……”
沈湛所哼唱的,是记忆中小的时候,母亲哄他入眠时唱过的小曲,他只记得调子,歌词都已忘记,也就没法让妻子听懂了,只笑着问道:“好听吗?”
温蘅笑而不答,只是偎在他身前道:“早些睡吧,你明早还要上朝呢。”
沈湛“嗯”了一声,将妻子抱得更紧,轻轻道:“真想一辈子唱给你听……”
温蘅闷在他怀中轻笑,“……那我要一辈子睡不着了。”
沈湛不由有些泄气,低头觑看妻子,声音也闷闷的,“……我唱的,有这么难听吗?”
温蘅笑,“我听不出来好听难听。”
沈湛疑惑问:“为什么?”
“傻瓜”,温蘅仰脸轻啄了下他唇,手勾住他的脖颈,与丈夫抵额贴面,轻轻道,“因为,情人眼里出西施呀。”
沈湛面上的笑意,绷不住地逸散开,将妻子紧紧抱在怀中,埋首在他肩侧的妻子,唇际的笑意,却似淡濛的雾气,渐渐消隐,眸光亦逐渐转为复杂,心事暗沉。
……明郎哼唱的小调,应也是他的母亲——华阳大长公主,曾经唱给他听的吧……
……已是年底了,再过上十几日,就是除夕团圆之夜,去年除夕夜,明郎请哥哥一起到武安侯府过年,华阳大长公主不悦,对此冷言冷语,哥哥涵养好,也是为她着想的缘故,并未当场发作,也未多说什么,只当听不出大长公主言中的讥讽,明郎在旁忙着打圆场,华阳大长公主见儿子“胳膊肘往外拐”,冷脸拂袖而去,明郎看着华阳大长公主离去的背影,又看看她,看看哥哥,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不知所措,最后还是哥哥先说起玩笑话,将此事轻飘飘地揭了过去……
……去岁除夕,她初为人妇,对婆母百般敬重,不敢有丝毫违背,团圆之夜,却过得如此不堪,今年,她与华阳大长公主已彻底撕破了脸,这除夕团圆夜,她与哥哥,自然要在家陪着父亲,不用再受华阳大长公主奚落嘲讽,那,明郎呢……
……她与华阳大长公主之间是死结,可明郎与华阳大长公主之间,是血缘的牵绊,怎会一生一世,老死不相往来……华阳大长公主如今一再严逼,反迫得明郎情意更坚,可若有一日,她不再严逼,而是以生养之恩动之以情,甚至以死相胁,明郎会当如何……
温蘅手搂着丈夫,心里却是空落落的,她静望虚空许久,最后阖上双眼,任自己暂时沉浸在丈夫温暖的怀抱中,不再去多想什么,且当“今朝有酒”,醉在其中。
“青蒲衔紫茸,长叶复从风,与君同舟去,拔蒲五湖中……”
婉约动人的温柔歌声,如潺潺流水,萦绕着沉水香气,流淌在庄严壮丽的慈宁宫内,歌声的源头,锦绣罗帐内,温暖如春,容华公主抱着一只软枕,依着母后,听母后柔声清唱青州小曲,就像小的时候那样。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