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海事学堂
最近更新:穿成影帝养的狗后我红透娱乐圈
被抄家流放,她要搬空皇帝的一切
重生嫁疯批太子爷,让渣男火葬场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i人医生,e人患者
叛逃之后(西幻nph)
快穿:笨蛋美人也要攻略
孤雌(nph)
【黑篮】我意本非此(高H,NP)
点击排行:皎皎 po全文阅读
(快穿)插足者
快穿之渣女翻车纪事[H]
穿成男主白月光(快穿,nph)
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
穿书之欲欲仙途(NP)
状元的小公主 po
爱意收集攻略(H)
清纯女主的被肏日常(纯肉NP)
天气已经渐渐的暖和起来。
温暖的阳光透过天空,照射在大地上,一片温暖。
杨改革也是难得的出来走一走,晒晒太阳,心中的阴霾也随着阳光化去不少。
如今的太液池,还远远说不上有什么风光,一片光秃秃的,但仅仅是阳光洒在这片大地上,却已经足够了,温暖而又开阔。
“袁崇焕出海也有些日子了吧,卿家那事忙得如何了?”杨改革走在前满,身后跟着几个大臣,却是在边散步,边处理政事了。
杨改革的心情受这天气影响,还是不错的,也是笑着问的。
“回禀陛下,自如出海,是有些时日了,……陛下说的是召集出海行船之人学习新的新船之法么?”韩爌见皇帝问的是和袁崇焕有关的,是和出海有关的,立刻明白皇帝说的是什么,这事就是归他负责。灯塔是他建的,自然的,这怎么在“内湖”里航行,也该他负责教导和实施下去。不说别的,如今他的学生袁崇焕出海,可就全指望着这“内湖点灯”来指路了,故此,也算是用心,也在为这事焦急。
“是的,卿家也是明白人,这灯塔也一直是卿家负责建造的,这事,自然也归卿家来负责,既然新建了这么多灯塔,这一圈下来,这东洋算是我朝的内海了,这出海行船也才有保障,那自然的,怎么辨别和利用这些新灯塔,怎么使用新的航海技术,卿家还得负责把这事落实下去,否则,卿家新建这么多灯塔,不是浪费了?”杨改革笑道,现在灯塔建成了,袁崇焕又出海平倭了,东海这一圈已经成了大明的“内湖”,相应的知识培训体系,也该建立起来了。
“回禀陛下,臣知晓了,臣已经有这方面的准备了,就是不知道陛下还有什么指示……”韩爌一副明悟了的样子,立刻从衣袖里抽出一本奏本,恭敬的递了上来。
杨改革接过奏本,稍稍的翻看起来。只是扫了几眼,就已经明白这本奏本里说的内容了,这灯塔确实没白叫韩爌去建,这海上扩张让他们来做,也算是不错的,把袁崇焕调回来当兵部尚书也确实没错,让袁崇焕出海平倭更是没错,这不用自己在操心,自然就有人为这些事忙里忙外了。
杨改革倒是觉得好笑,先前是自己使了牛鼻子的劲捣鼓这些事,搞得精疲力竭,还生怕有人捣乱,搞不成功,可如今,只不过是重新组合了一下用人的顺序,只不过把这利益稍稍调整了下,自己居然什么都不用管了……
这事就成了。
再看看韩爌,眼角带着一些焦头烂额,带着一些担惊受怕的痕迹,杨改革暗地里倒是笑得不行。
任你这老狐狸再厉害,只怕也料不到袁崇焕是这种性格,是这种人吧,袁崇焕实在是个楞人,这脾气实在是楞,干的事,绝对是楞事,绝对是会让人一惊一乍的楞事,以前是自己老担心这家伙给自己闹出什么事来,如今,也轮到韩爌焦头烂额了。总算是有人分担自己的折磨了。
这种折磨直接的后果就是韩爌不用自己吩咐,只是暗示一下,就立刻明白要怎么做,这办海事学堂的事就这么在自己没有说的情况下出炉了。有韩爌以及那一群人在前面给自己开路,自己要做的,不过是制定规矩,然后站在后面,让他们守规矩,按照自己给的路子走,这事果然简单。
“……不错,不错……”杨改革笑着说道。稍稍的看了这奏本,就给了一个不错的评价。不给都不行,这办海事学堂,所有的责难和困难都给他包了,自己不过是表扬一番,这话不该吝啬。
“陛下过奖了,陛下过奖了……”韩爌是欲哭无泪,他如今算是体会到朝里朝外一直盛传的那句话了:前有韩阁老冲锋陷阵,后有帝党坐镇,皇帝在一旁看着,勋贵们摇旗呐喊。
韩阁老自然是指的他,他就是这做牛做马的命,烂事,棘手的事全让他做了,皇帝什么也不用做,就在一边做好人。韩爌暗叹歹命,这也没办法,谁叫他摊上这事呢?谁叫他是袁崇焕的座师呢?谁叫他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呢?袁崇焕出海平倭,只能胜,不能败,靠什么?就靠皇帝指点的新修的这些灯塔,靠着这些灯塔,才能把大明,朝鲜,倭国,琉球国,大琉球这一圈大洋变内湖,出海的船才能一年四季的出海,这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经商贸易的需要,如今大明朝南北,靠海经商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说起来,都是“帝党”一派的,都是缴税派,若是一年四季都能出海贸易,这无疑是一件开天辟地以来的大事,事关皇帝的钱袋子,事关他手里那些人的钱袋子,事关大明朝南北的钱袋子,韩爌不得不出来趟这条路子。至于背负了多少难和棘手,也就是他自己知道。
“既然众多的新灯塔已经联网,那这东洋也就是我朝的内湖了,以前那是在大洋上行船,受害颇多,如今成了内湖,这行船的安全系数,也就高了数倍,这新的行船航行之法,确实值得推广,也必须推广,否则,岂不是对不起卿家修的这么多的灯塔?”杨改革笑着说道。
“……联网……”韩爌一阵迷糊,联网是个什么东西啊?随即又道:“……陛下所言甚是,既然这东洋已经成了我朝内湖,那这内湖行船之法,也确实该及时的教导给百姓,也免得百姓再受海患之害……”韩爌有些迷糊的说道。内湖这个说法,是如今朝野对东洋的一致看法,以前被视为畏途的出洋,如今,已经不再害怕了,在很多人眼里,特别是朝廷高官的眼里,这一圈圈下来的大洋,不过就是比洞庭湖大几分,不过就是浪比洞庭湖高一些,不过就是风比洞庭湖急些,只要掌握了新的,更好的行船之法,这船航行在海上和航行的洞庭湖这些湖泊里没什么区别。洞庭湖里翻船出事他们能接受,认为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现在,出海翻船也不见得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卿家说得是,这新的海上行船之法,却是有必要尽快的教导给百姓的,让百姓及时的理解地理,洋流,信风,气候,船只性能,操作,港口,灯塔这些信息,是很有必要的,想这么下去,要不了多久,这东洋就可以真正成为我朝的内湖了……”杨改革笑着说道。
“……不过……”杨改革话锋一转。
“还请陛下示下……”韩爌赶紧接过话头。
“……不过,朕觉得,这些知识,不该这么无偿的讲解给所有的人,虽说圣人教导我们有教无类,可朕不得不说,这些知识,这些新的行船之法,却也是朕和朝廷耗费了诸多精力才积累下来的,也是我大明百姓用命总结出来的,不该这么无偿的教导给所有人知晓,朕以为,这次这个教导出海行船之法的事,还需限定人……”杨改革很自然的说道,这些不用说都可以理解,这些知识,杨改革从来不打算无偿和白送。
“还请陛下明示……”韩爌赶紧低下头询问道,他也早就知道皇帝大概会有这些要求,皇帝可从来不做赔本的买卖。
“……这能学习新的行船之法的,首先第一点,必须是朕的子民,也就是说,必须有我大明的户籍,这一点,事关重要,朕知道,这海外,包括在倭国,琉球,南洋,都有不少海外遗民,他们虽然也是华夏子孙,但不是朕的子民,也没有我大明的户籍,若是不加分辨,让他们轻易的把知识和技能学去,那我朝岂不是白当这个冤大头?须知,朕为这些东西,可是付出了不少,甚至是我大明子民的性命,比如灯塔,港口,这一点卿家想必也清楚,所以,朕自当是首先照顾我朝百姓,照顾朕的子民……”杨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虽然话是这么说,也有这一层意思在里面,可实际的,更重要的自然是加强户籍的管理,再一次把户籍这个事提上明面来。
以杨改革的判断,这大明朝的实际人口应该是在册人口的两倍,人口至少应该上亿,而不是六千万,但隐匿户籍的事,实在是一个癌症,是一个谁都知道,谁都不愿意,谁都不想搞清楚的一件事,当然,也还是有人想搞清,比如杨改革,杨改革还指望着按照户口去卖盐呢。但问题是,这清查户口还不是得靠当官的去办?全天下当官的都在干这隐匿户口的事,这事让他们去办,这和把鱼交给嘴馋的猫有什么区别,能有什么结果?所以,清理户口的事杨改革是提也不提,免得自取其辱,如今是逼着老百姓自己主动去上户口,也只有这样,才能把真实的户口逼出来。这样做,也叫那些当官的没话说,这事虽然做得大家都明白,可明白又如何,就如同大家都知道大家都在隐匿户口,都不想真的清查户口一般,是一个都知道,但却不能明说出来的事,谁说出来谁就犯傻了。这事比的就是手段,就是能耐。
“……臣领旨!……”韩爌没有多想,就立刻回答道,这事,他也不想多辩驳,其中的内里,其中所隐含的条条框框,大家都明白,多说无益,说穿了反而尬尴,这事比的是各自的手段,讲究的是按规矩来。他自家包括他这一派,在海上的利益,也不是白得的,也是要耗费巨额的钱财的,也是要给皇帝缴纳巨额税的,他们的钱办出来的事,他也不想就这么白白的给别人用,别人学会了,他们的生意就会有更多的竞争对手,韩爌是巴不得只有他们这一派的人懂这个新的行船之法。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他这一派,不过是皇帝手里诸多力量中的一支而已。大头永远得皇帝拿。
“……这次首批人选,优先给缴税的商家和船家……,毕竟这修灯塔也好,修港口也罢,他们都出力的……”杨改革又说道。
“……臣领旨!……”韩爌说道,这不用多说,说白一点就是只给缴税派学,他韩爌也是缴税派之一。没有他出钱,给别人白学,白用,然后让别人学会了抢自己饭碗的事。
“……另外,朕想了想,这次教导百姓新的行船之法,还是得有一个名头,还得长期的进行下去,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事,日后必定还会有更新的行船之法,还会总结出更多的经验来,这些,都是很宝贵的,都是很重要的东西,都是拿命换回来的,只有掌握了更多,更新,更好用的行船执法,在这海上航行,才更加安全,……须知,这里里外外可都是钱啊……”杨改革说道。海事学堂,成批,成系统的训练海上行人员,已经基本成了,收集和整理,以及更新海洋资料,,行船之法的制度,也基本建立起来,剩下的,就是完善和更新了。
“陛下所言甚是……”韩爌没有多想,就答应道,这事棘手也好,烂也好,反正他已经在办了,难道还能比这更棘手,更烂吗?一个刺也是刺,两个刺也是刺,反正刺多了也就无所谓再多几个。
其实韩爌也不怕这事棘手,就像朝里朝外说的那般,有他在前面冲锋,后面有真帝党坐镇,还有皇帝掌舵,还有勋贵等等一大批靠着这些赚钱的“人”在一旁吆喝打鼓,他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即便是有几个人出来啰唆,可又能如何?在“天下大势”面前,他们能翻得起几个浪花?
“……就建个海事学堂吧,专门负责教导我朝百姓海上行船之法,并且负责收集、整理、验证更好,更新,更安全,更详细的行船之法,以减少我朝在海上的损失……,呵呵呵,大家都损失不起嘛……”杨改革笑呵呵的说道。海事学堂要正式出炉了。
“……陛下所言甚是……,所言甚是……”韩爌连连说道,心里直擦汗,大家都损失不起,咱们可不敢和皇帝比肩,这事说白了可就尴尬了。
“……臣敢问,这海事学堂该给个什么品级?是否要修建专门的衙门,这衙门又建在那里?在何地办公?”韩爌想了想,又请示道。
“这个嘛,低调一点就成了,没必要弄得那么大张旗鼓的,给个九品差不多了,朕记得,那河泊所什么的似乎还是未入流的杂职?这是学堂,不是县衙,也没有那么多讲究,……至于在那里建么,就建在天津吧,那里靠海……,哦,天津港每年还得封冻一段时日,再在上海那边建一个吧,以便方便行事……”杨改革说道。这种事,以前要让杨改革一个人操作下来,还不知道要耗费多少精力,可现在么,有了这么多的“志同道合”者,倒是不再需要杨改革耗费什么精力了,利益所向,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回禀陛下,臣明白,臣领旨!”韩爌立刻答应道,没有多想,天津是京城的出海口,其重要性自然不用说,这上海更是关键之地,其意义自然更不用说。这个对“大家”都好的学堂建在这两个地方,自然不用多说。
杨改革在太阳底下走了一阵,身上越发的暖和起来。和韩爌说了一阵这个事,忽然想起来另外一件事来。
“对了,朕倒是想起来一件事了……”杨改革脸上红彤彤的,可以说暖意洋洋得很,甚至有些微醉的感觉。
“还请陛下示下……”韩爌赶紧接过话茬。
“卿家去看过张工部修的那些个新房子吗?”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臣看过,不止是臣看过,朝中几乎所有官员都去看过,不知陛下有何指示……”韩爌立刻心动起来,那新修的房子,确实有些意思,若是说比他们这些人住的房子舒适,那倒是未必,他们很多办法来让自己住得更舒适一些,可也不得不说,那新修的房子确实也有着很多独特的地方,比如,那地面,就无需夯土,无需用木板,可以抹得平平的,甚至可以用水洗,这是他们怎么以前怎么努力都无法弄到的,夯土的也好,木板的也罢,到了潮湿季节,总会返潮,总会散发一些味道,而这新房子,似乎没有这方面的问题,据说是没味道。到哪里看的人可以说络绎不绝,朝中的官员几乎是都去了,连皇帝似乎也专门去了,韩爌一听到皇帝提起这个,头一个想到的就是,皇帝果然是给了他一个肥差,见过了那水泥修的新房子,这早已吵上天的水泥厂的事,还不火上浇油?这还不得更加的打破头皮?而他却是和皇帝有默契的,像营建这方面的事,皇帝会照顾他,也就是说,他会有很大的收获。
“哦?都看过吗?朕也去看过,确实修得有意思,比普通的木头修的房子可结实得多,倒是不惧水火,朕听张工部说,用水泥这东西修出来的房子,其实,最好住的是二楼,这二楼不接地气,不惧潮湿风寒,又可远眺,通风,光线又好,张工部还谏议朕,让朕上二楼处理政事呢……”杨改革开始和韩爌谈起那个新小区的事。
“陛下所言甚是……”韩爌不住的接过皇帝的话茬,配合着皇帝说话。他对皇帝的话也有不小的同感,二楼的好处自然不用说,可传统木房子的阁楼……,那全是木头建的,那个声响,“咯吱咯吱”的实在不好听,晚上要翻个身,整个楼都听得见,晚上要办点什么事,那实在是尬尴。这种水泥建出来的,倒是比传统的木房子要结实得多,也安静得多,起码放屁的时候不用担心把隔壁的人吵醒了。【上次看一个电视节目,说的是福建土楼,一个人起来尿尿,整个土楼都听的见,木质房子的隔音效果就不多说了,另外,木质的房子因为要防潮,防虫,防腐,要刷漆,一般都是棕色的漆,因为漆的颜色深,所以木质房子里的光线不怎么好,去过不少木质房子,第一感觉就是比较昏暗。】
“……水泥这个东西,可是好东西,值得推广,日后凡是修缮衙门,城墙,工事什么的,要多用水泥,卿家记下吧……,特别是日后修港口和港口的建筑,需要防备海风,海浪,潮湿,正需要这种坚固的建材。孙元化那里用水泥钢筋来修建的水坝,也算是为日后打算的……,总之,这种建材要多推广,卿家明白吗?”杨改革说道。
“臣领旨!”韩爌立刻答应道,水泥厂他家也有份呢,推广的事,还用说么?如今这么多的灯塔,海港要建,这是多大的买卖?天下那么多房舍要建,这是多大的一笔买卖?
【说声抱歉,这几天都没更,卡文卡得厉害。】(未完待续。如果您
温暖的阳光透过天空,照射在大地上,一片温暖。
杨改革也是难得的出来走一走,晒晒太阳,心中的阴霾也随着阳光化去不少。
如今的太液池,还远远说不上有什么风光,一片光秃秃的,但仅仅是阳光洒在这片大地上,却已经足够了,温暖而又开阔。
“袁崇焕出海也有些日子了吧,卿家那事忙得如何了?”杨改革走在前满,身后跟着几个大臣,却是在边散步,边处理政事了。
杨改革的心情受这天气影响,还是不错的,也是笑着问的。
“回禀陛下,自如出海,是有些时日了,……陛下说的是召集出海行船之人学习新的新船之法么?”韩爌见皇帝问的是和袁崇焕有关的,是和出海有关的,立刻明白皇帝说的是什么,这事就是归他负责。灯塔是他建的,自然的,这怎么在“内湖”里航行,也该他负责教导和实施下去。不说别的,如今他的学生袁崇焕出海,可就全指望着这“内湖点灯”来指路了,故此,也算是用心,也在为这事焦急。
“是的,卿家也是明白人,这灯塔也一直是卿家负责建造的,这事,自然也归卿家来负责,既然新建了这么多灯塔,这一圈下来,这东洋算是我朝的内海了,这出海行船也才有保障,那自然的,怎么辨别和利用这些新灯塔,怎么使用新的航海技术,卿家还得负责把这事落实下去,否则,卿家新建这么多灯塔,不是浪费了?”杨改革笑道,现在灯塔建成了,袁崇焕又出海平倭了,东海这一圈已经成了大明的“内湖”,相应的知识培训体系,也该建立起来了。
“回禀陛下,臣知晓了,臣已经有这方面的准备了,就是不知道陛下还有什么指示……”韩爌一副明悟了的样子,立刻从衣袖里抽出一本奏本,恭敬的递了上来。
杨改革接过奏本,稍稍的翻看起来。只是扫了几眼,就已经明白这本奏本里说的内容了,这灯塔确实没白叫韩爌去建,这海上扩张让他们来做,也算是不错的,把袁崇焕调回来当兵部尚书也确实没错,让袁崇焕出海平倭更是没错,这不用自己在操心,自然就有人为这些事忙里忙外了。
杨改革倒是觉得好笑,先前是自己使了牛鼻子的劲捣鼓这些事,搞得精疲力竭,还生怕有人捣乱,搞不成功,可如今,只不过是重新组合了一下用人的顺序,只不过把这利益稍稍调整了下,自己居然什么都不用管了……
这事就成了。
再看看韩爌,眼角带着一些焦头烂额,带着一些担惊受怕的痕迹,杨改革暗地里倒是笑得不行。
任你这老狐狸再厉害,只怕也料不到袁崇焕是这种性格,是这种人吧,袁崇焕实在是个楞人,这脾气实在是楞,干的事,绝对是楞事,绝对是会让人一惊一乍的楞事,以前是自己老担心这家伙给自己闹出什么事来,如今,也轮到韩爌焦头烂额了。总算是有人分担自己的折磨了。
这种折磨直接的后果就是韩爌不用自己吩咐,只是暗示一下,就立刻明白要怎么做,这办海事学堂的事就这么在自己没有说的情况下出炉了。有韩爌以及那一群人在前面给自己开路,自己要做的,不过是制定规矩,然后站在后面,让他们守规矩,按照自己给的路子走,这事果然简单。
“……不错,不错……”杨改革笑着说道。稍稍的看了这奏本,就给了一个不错的评价。不给都不行,这办海事学堂,所有的责难和困难都给他包了,自己不过是表扬一番,这话不该吝啬。
“陛下过奖了,陛下过奖了……”韩爌是欲哭无泪,他如今算是体会到朝里朝外一直盛传的那句话了:前有韩阁老冲锋陷阵,后有帝党坐镇,皇帝在一旁看着,勋贵们摇旗呐喊。
韩阁老自然是指的他,他就是这做牛做马的命,烂事,棘手的事全让他做了,皇帝什么也不用做,就在一边做好人。韩爌暗叹歹命,这也没办法,谁叫他摊上这事呢?谁叫他是袁崇焕的座师呢?谁叫他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呢?袁崇焕出海平倭,只能胜,不能败,靠什么?就靠皇帝指点的新修的这些灯塔,靠着这些灯塔,才能把大明,朝鲜,倭国,琉球国,大琉球这一圈大洋变内湖,出海的船才能一年四季的出海,这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经商贸易的需要,如今大明朝南北,靠海经商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说起来,都是“帝党”一派的,都是缴税派,若是一年四季都能出海贸易,这无疑是一件开天辟地以来的大事,事关皇帝的钱袋子,事关他手里那些人的钱袋子,事关大明朝南北的钱袋子,韩爌不得不出来趟这条路子。至于背负了多少难和棘手,也就是他自己知道。
“既然众多的新灯塔已经联网,那这东洋也就是我朝的内湖了,以前那是在大洋上行船,受害颇多,如今成了内湖,这行船的安全系数,也就高了数倍,这新的行船航行之法,确实值得推广,也必须推广,否则,岂不是对不起卿家修的这么多的灯塔?”杨改革笑着说道。
“……联网……”韩爌一阵迷糊,联网是个什么东西啊?随即又道:“……陛下所言甚是,既然这东洋已经成了我朝内湖,那这内湖行船之法,也确实该及时的教导给百姓,也免得百姓再受海患之害……”韩爌有些迷糊的说道。内湖这个说法,是如今朝野对东洋的一致看法,以前被视为畏途的出洋,如今,已经不再害怕了,在很多人眼里,特别是朝廷高官的眼里,这一圈圈下来的大洋,不过就是比洞庭湖大几分,不过就是浪比洞庭湖高一些,不过就是风比洞庭湖急些,只要掌握了新的,更好的行船之法,这船航行在海上和航行的洞庭湖这些湖泊里没什么区别。洞庭湖里翻船出事他们能接受,认为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现在,出海翻船也不见得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卿家说得是,这新的海上行船之法,却是有必要尽快的教导给百姓的,让百姓及时的理解地理,洋流,信风,气候,船只性能,操作,港口,灯塔这些信息,是很有必要的,想这么下去,要不了多久,这东洋就可以真正成为我朝的内湖了……”杨改革笑着说道。
“……不过……”杨改革话锋一转。
“还请陛下示下……”韩爌赶紧接过话头。
“……不过,朕觉得,这些知识,不该这么无偿的讲解给所有的人,虽说圣人教导我们有教无类,可朕不得不说,这些知识,这些新的行船之法,却也是朕和朝廷耗费了诸多精力才积累下来的,也是我大明百姓用命总结出来的,不该这么无偿的教导给所有人知晓,朕以为,这次这个教导出海行船之法的事,还需限定人……”杨改革很自然的说道,这些不用说都可以理解,这些知识,杨改革从来不打算无偿和白送。
“还请陛下明示……”韩爌赶紧低下头询问道,他也早就知道皇帝大概会有这些要求,皇帝可从来不做赔本的买卖。
“……这能学习新的行船之法的,首先第一点,必须是朕的子民,也就是说,必须有我大明的户籍,这一点,事关重要,朕知道,这海外,包括在倭国,琉球,南洋,都有不少海外遗民,他们虽然也是华夏子孙,但不是朕的子民,也没有我大明的户籍,若是不加分辨,让他们轻易的把知识和技能学去,那我朝岂不是白当这个冤大头?须知,朕为这些东西,可是付出了不少,甚至是我大明子民的性命,比如灯塔,港口,这一点卿家想必也清楚,所以,朕自当是首先照顾我朝百姓,照顾朕的子民……”杨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虽然话是这么说,也有这一层意思在里面,可实际的,更重要的自然是加强户籍的管理,再一次把户籍这个事提上明面来。
以杨改革的判断,这大明朝的实际人口应该是在册人口的两倍,人口至少应该上亿,而不是六千万,但隐匿户籍的事,实在是一个癌症,是一个谁都知道,谁都不愿意,谁都不想搞清楚的一件事,当然,也还是有人想搞清,比如杨改革,杨改革还指望着按照户口去卖盐呢。但问题是,这清查户口还不是得靠当官的去办?全天下当官的都在干这隐匿户口的事,这事让他们去办,这和把鱼交给嘴馋的猫有什么区别,能有什么结果?所以,清理户口的事杨改革是提也不提,免得自取其辱,如今是逼着老百姓自己主动去上户口,也只有这样,才能把真实的户口逼出来。这样做,也叫那些当官的没话说,这事虽然做得大家都明白,可明白又如何,就如同大家都知道大家都在隐匿户口,都不想真的清查户口一般,是一个都知道,但却不能明说出来的事,谁说出来谁就犯傻了。这事比的就是手段,就是能耐。
“……臣领旨!……”韩爌没有多想,就立刻回答道,这事,他也不想多辩驳,其中的内里,其中所隐含的条条框框,大家都明白,多说无益,说穿了反而尬尴,这事比的是各自的手段,讲究的是按规矩来。他自家包括他这一派,在海上的利益,也不是白得的,也是要耗费巨额的钱财的,也是要给皇帝缴纳巨额税的,他们的钱办出来的事,他也不想就这么白白的给别人用,别人学会了,他们的生意就会有更多的竞争对手,韩爌是巴不得只有他们这一派的人懂这个新的行船之法。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他这一派,不过是皇帝手里诸多力量中的一支而已。大头永远得皇帝拿。
“……这次首批人选,优先给缴税的商家和船家……,毕竟这修灯塔也好,修港口也罢,他们都出力的……”杨改革又说道。
“……臣领旨!……”韩爌说道,这不用多说,说白一点就是只给缴税派学,他韩爌也是缴税派之一。没有他出钱,给别人白学,白用,然后让别人学会了抢自己饭碗的事。
“……另外,朕想了想,这次教导百姓新的行船之法,还是得有一个名头,还得长期的进行下去,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事,日后必定还会有更新的行船之法,还会总结出更多的经验来,这些,都是很宝贵的,都是很重要的东西,都是拿命换回来的,只有掌握了更多,更新,更好用的行船执法,在这海上航行,才更加安全,……须知,这里里外外可都是钱啊……”杨改革说道。海事学堂,成批,成系统的训练海上行人员,已经基本成了,收集和整理,以及更新海洋资料,,行船之法的制度,也基本建立起来,剩下的,就是完善和更新了。
“陛下所言甚是……”韩爌没有多想,就答应道,这事棘手也好,烂也好,反正他已经在办了,难道还能比这更棘手,更烂吗?一个刺也是刺,两个刺也是刺,反正刺多了也就无所谓再多几个。
其实韩爌也不怕这事棘手,就像朝里朝外说的那般,有他在前面冲锋,后面有真帝党坐镇,还有皇帝掌舵,还有勋贵等等一大批靠着这些赚钱的“人”在一旁吆喝打鼓,他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即便是有几个人出来啰唆,可又能如何?在“天下大势”面前,他们能翻得起几个浪花?
“……就建个海事学堂吧,专门负责教导我朝百姓海上行船之法,并且负责收集、整理、验证更好,更新,更安全,更详细的行船之法,以减少我朝在海上的损失……,呵呵呵,大家都损失不起嘛……”杨改革笑呵呵的说道。海事学堂要正式出炉了。
“……陛下所言甚是……,所言甚是……”韩爌连连说道,心里直擦汗,大家都损失不起,咱们可不敢和皇帝比肩,这事说白了可就尴尬了。
“……臣敢问,这海事学堂该给个什么品级?是否要修建专门的衙门,这衙门又建在那里?在何地办公?”韩爌想了想,又请示道。
“这个嘛,低调一点就成了,没必要弄得那么大张旗鼓的,给个九品差不多了,朕记得,那河泊所什么的似乎还是未入流的杂职?这是学堂,不是县衙,也没有那么多讲究,……至于在那里建么,就建在天津吧,那里靠海……,哦,天津港每年还得封冻一段时日,再在上海那边建一个吧,以便方便行事……”杨改革说道。这种事,以前要让杨改革一个人操作下来,还不知道要耗费多少精力,可现在么,有了这么多的“志同道合”者,倒是不再需要杨改革耗费什么精力了,利益所向,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回禀陛下,臣明白,臣领旨!”韩爌立刻答应道,没有多想,天津是京城的出海口,其重要性自然不用说,这上海更是关键之地,其意义自然更不用说。这个对“大家”都好的学堂建在这两个地方,自然不用多说。
杨改革在太阳底下走了一阵,身上越发的暖和起来。和韩爌说了一阵这个事,忽然想起来另外一件事来。
“对了,朕倒是想起来一件事了……”杨改革脸上红彤彤的,可以说暖意洋洋得很,甚至有些微醉的感觉。
“还请陛下示下……”韩爌赶紧接过话茬。
“卿家去看过张工部修的那些个新房子吗?”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臣看过,不止是臣看过,朝中几乎所有官员都去看过,不知陛下有何指示……”韩爌立刻心动起来,那新修的房子,确实有些意思,若是说比他们这些人住的房子舒适,那倒是未必,他们很多办法来让自己住得更舒适一些,可也不得不说,那新修的房子确实也有着很多独特的地方,比如,那地面,就无需夯土,无需用木板,可以抹得平平的,甚至可以用水洗,这是他们怎么以前怎么努力都无法弄到的,夯土的也好,木板的也罢,到了潮湿季节,总会返潮,总会散发一些味道,而这新房子,似乎没有这方面的问题,据说是没味道。到哪里看的人可以说络绎不绝,朝中的官员几乎是都去了,连皇帝似乎也专门去了,韩爌一听到皇帝提起这个,头一个想到的就是,皇帝果然是给了他一个肥差,见过了那水泥修的新房子,这早已吵上天的水泥厂的事,还不火上浇油?这还不得更加的打破头皮?而他却是和皇帝有默契的,像营建这方面的事,皇帝会照顾他,也就是说,他会有很大的收获。
“哦?都看过吗?朕也去看过,确实修得有意思,比普通的木头修的房子可结实得多,倒是不惧水火,朕听张工部说,用水泥这东西修出来的房子,其实,最好住的是二楼,这二楼不接地气,不惧潮湿风寒,又可远眺,通风,光线又好,张工部还谏议朕,让朕上二楼处理政事呢……”杨改革开始和韩爌谈起那个新小区的事。
“陛下所言甚是……”韩爌不住的接过皇帝的话茬,配合着皇帝说话。他对皇帝的话也有不小的同感,二楼的好处自然不用说,可传统木房子的阁楼……,那全是木头建的,那个声响,“咯吱咯吱”的实在不好听,晚上要翻个身,整个楼都听得见,晚上要办点什么事,那实在是尬尴。这种水泥建出来的,倒是比传统的木房子要结实得多,也安静得多,起码放屁的时候不用担心把隔壁的人吵醒了。【上次看一个电视节目,说的是福建土楼,一个人起来尿尿,整个土楼都听的见,木质房子的隔音效果就不多说了,另外,木质的房子因为要防潮,防虫,防腐,要刷漆,一般都是棕色的漆,因为漆的颜色深,所以木质房子里的光线不怎么好,去过不少木质房子,第一感觉就是比较昏暗。】
“……水泥这个东西,可是好东西,值得推广,日后凡是修缮衙门,城墙,工事什么的,要多用水泥,卿家记下吧……,特别是日后修港口和港口的建筑,需要防备海风,海浪,潮湿,正需要这种坚固的建材。孙元化那里用水泥钢筋来修建的水坝,也算是为日后打算的……,总之,这种建材要多推广,卿家明白吗?”杨改革说道。
“臣领旨!”韩爌立刻答应道,水泥厂他家也有份呢,推广的事,还用说么?如今这么多的灯塔,海港要建,这是多大的买卖?天下那么多房舍要建,这是多大的一笔买卖?
【说声抱歉,这几天都没更,卡文卡得厉害。】(未完待续。如果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