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文屋 历史军事 魔鬼导演的世界大战 第499章 火箭弹射向总统府 (6)
    光电子技术,是以激光器和先进的探测器为基础,由光学技术、电子技术、精密机械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相结合,而形成的高技术,它是研究光(光子)与电子转换,光(光子)进行信息发送、探测、变换、存储、处理和重现的科学技术。它主要包括激光技术、红外技术、光纤技术、集成光学技术、光计算和显示技术等方面。这里所说的光(光子),可以是r和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
    由于光电子技术具有探测精度高、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容量大和抗干扰与保密能力强等优点,因而受到各个方面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863”计划中的七个领域里头的15个主题中,就有两个领域3项主题涉及到光电子技术。
    光电子技术是由激光技术、红外技术、光导纤维技术等基本技术构成的。下面就介绍它们的基本原理和发展情况。
    1、激光技术
    激光通常称为“莱塞”(laser),是英语“受辐射的光放大”的缩写。
    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层组成的,电子围绕原子核,以特定的能量状态(能级)运动。当原子中的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大都以光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量,这种释放过程称之为原子发光。
    过去,人们只知道这种原子自发辐射形式的发光。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原子发光的另一种形式——受激辐射理论,即如果处于较高能级的电子“碰到”一个频率适当的入射光子时,它将受到这个光子的刺激,这就产生了激光。
    因此,我们发现产生激光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使发光介质中处于高能状态的粒子数多于处于低能状态的粒子数(非常状态),这个过程称为“粒子数反转”。
    处于“非常状态”的发光介质,只要有一个自发辐射的光子引发,就会促使处于高能状态的粒子受激射出光子。这个光子又会引发其它粒子的受激辐射,如此下去产生雪崩效应。
    第二个条件是,要建立一个谐振腔。它是安装在激光工作物质两端的两块反射镜。通过反射镜对受激辐射实现光的放大,同时起到选频和选择方向的作用。
    1940年,有人在气体放电实验中,观察到了粒子数反转现象。但由于当时没有把受激辐射、粒子数反转、谐振腔这几个概念联系起来分析,所以始终没有提出激光器的概念。直到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用红宝石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之后,激光技术才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现在的激光器的种类,已经有气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液体)激光器、化学激光器、自由电子激光器等几十类品种,激光的波长几乎覆盖了从紫外到红外的整个波段。在一些技术发达国家中,已经形成了激光复合生产系统,并发展成为一支独立的高新技术产业。
    激光与普通光相比,具有以下特殊性能:
    1、相干性高
    当两种光波的频率相同、震动方向一致且具有确定的相位差,这两种光称为相干光。普通光源发出的光波没有上述性质,所以,它是非相干光。而激光器上发出的每一点光,都具有相同的频率、一致的振动方向和确定的相位差,因此,激光具有高度的相干性。
    2、亮度大
    激光是断续传播的,每次闪光前都聚集起很大的能量,其亮度可达太阳光的100亿倍,温度可达摄氏一万度以上,能烧毁一切物资。
    3、方向性强
    激光只向一个方向发射,其发射角可以小到一秒,比电子波的发射角还小,几乎可以视为一个平行光束。
    4、单色性好
    普通光的颜色是很复杂的,而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是高单色性的光。
    由于激光具有其他自然光和人造光无可比拟的优点,因而它的应用已经遍及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等各个领域。
    激光技术想在已经逐步走向成熟阶段,许多国家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形式的激光技术和多种用途的激光器。
    在工业领域,激光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光学加工手段,对各种材料和产品进行非接触式加工,解决了用其他方法无法加工或很难加工的难题。如在10厘米直径的喷头上加工1万个孔,需要五个工人工作一个星期,而且质量很难保证,而用激光打孔,只需两小时就能高质量的完成。激光可用在难熔金属钛、铌等及其合金上进行钻孔、焊接、切割等方面的机械加工。
    在农业领域,通过一定剂量、一定方式的激光照射,可以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此外,还可以利用激光研究农作物的生成规律、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等。
    在医疗领域,可以利用激光辐射到人体上所引起的刺激、变异、烧灼和汽化等效应,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如用激光作外科手术刀,可减少流血和疼痛,即可以进行微小外科手术,又可以进行胸、肝、肾等大手术。
    在测量和探测领域,用“激光必长仪”作计量长度,已经准确到了头发丝的三百五十分之一甚至更细的程度,测量地球和月球的距离误差缩小到了一点五米以内。
    在通信和信息处理领域,用激光做光谱相干电磁波,可同时传送、存储和处理大量信息。一根普通电话线只能通过三路电话,一条简单的微波电路能通过十万部电话。由于激光频率高,一束激光理论上可通过100亿路电话。
    在一张邮票大小的激光全息底片上,能够存储整整500页书的全部文字和图片。利用激光还可以进行全系摄影,可将几十小时的电影和电视节目录制在像普通唱片大小的激光录像盘上。
    我国1961年就已经研制成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1963年又研制成了氦氖激光器,这些高技术成果,在世界上属于最造出成果的国家之一,与美国相差无几。接着又研制成功精密激光微调机、砷化镓激光器、大气能见度激光仪,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等。
    激光技术在发展中带动了应用,而应用有促进了其发展。因此,这一技术充分反映了它所具有的高速型、带动性、创新性、渗透性等诸多特征,发展速度快,应用范围广。
    激光技术的后续发展趋势是:在改进现有激光器件性能的基础上,研制新的大功率、大能量、短脉冲的激光器。将着重解决激光受控热核聚变、激光分离同位素、强激光武器、激光计算机、高密度高速度及光存储和处理等重大课题。可以预料到,随着各种新型激光材料和激光器的研制成功,机关和高技术将会为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更大的变化,更会推动世界军事领域的重大变革。
    红外技术
    1880年,英国天文学家赫谢尔研究太阳光的各色光的热效应时,发现红光以外的光谱中,还有一种不可见的光线也有热效应。因此,就把这个不可见光线称之为“红外光线”,正式命名为“红外辐射”。后来,科学家们又发现红外辐射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能量交换形式,只要物质温度超过“绝对零度”(-273度),都会不断地向外放射出红外辐射能量(红外线)。
    所谓红外技术,主要是指红外辐射的探测技术。就是利用物体能够辐射红外热效应这一基本物质的客观特性,采取相应的探测手段,能动地把物体辐射出来的红外光接收过来,并加以科学的利用,这就要依靠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实际上是一种红外能量传感器,是一种能将射入的红外辐射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输出器件。因此,红外技术的发展是以依靠红外探测技术的发展为先导的。
    光线本身也是一种电磁波,红外波段是位于可见光波和微波之间,其频谱划分是:可见光(从紫外到红光之间)波长范围为0.36-0.75微米,红外光波长范围为0.76-1000微米之间。红外光波段本身又划分为:近红外波段(0.76-3微米)、中红外波段(3-40微米)、远红外波段(40-1000微米)。
    在军事领域的红外探测技术中,由于红外辐射必须经过大气传输到红外接收器上,因此,近、中、远红外三个波段是按照三个大气窗口划分的,即0.76-3微米、3-5微米、8-13微米。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光学、物理学、化学和空间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红外探测技术日趋完善,在遥感、制导、测温、夜视、红外光谱学和远红外加热等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60年代以来,红外探测技术由单元开始向多元化的更高层次发展,出现了多元线列多元探测器(一般可多达128x128元阵列)、二维焦平面红外探测器等,这就使红外技术的应用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于是,随后出现了红外成像、红外天体测量、红外微波制导等高级红外系统。
    同时,红外探测器的响应波长也在不断向长波方向延伸,并与激光技术相结合,成长为红外——激光雷达、通信等综合技术,为目标探测获得了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大的信息量。
    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整个高技术群体的发展,红外技术这个100多年来发展较慢的技术,也焕发出了它的青春和活力,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各国竞相发展这一项技术,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在世界范围内,红外技术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完善的红外系统。这些系统主要是获取并应用红外辐射的装置,其基本结构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光学机械装置,它是用于收集红外辐射、扫描成像、光学编码等;红外探测器,它是用于进行光电——电光的转换工作;电子信号处理器,它是对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的装置;伺服驱动装置,它是用以记录和显示各种信号和内涵的装置。
    现在已经成熟应用的红外系统,按照其功能可划分为:红外夜视仪、红外热成像仪、红外探距仪、红外遥感仪、红外通信、红外雷达、红外电视、红外医学、红外跟踪和制导系统等。
    红外技术的发展,与军事领域关系极为密切,红外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红外技术在军事领域里的发展趋势是:随着武器系统的迅速发展,对现有红外系统的红外探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重点发展空间监视和观测用的大规模红外焦平面阵列,自主寻导武器需要的中规模红外焦平面阵列。二是大力发展夜视技术,扩展热成像仪、夜视仪的工作波段,特别要加强8-14微米波段技术的发展。三是继续研究提高信息读解技术,使焦平面阵列与处理能力更加增强,主要是开发高密度、多光谱、高响应度、高探测率和高工作温度的焦平面阵列。
    光纤技术
    光纤技术是光电子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军事领域应用最广泛的高技术之一。
    1966年,世界著名科学家、英籍华人高锟首次提出了通过解决玻璃纯度和成分比例,就能够获得光传输过程的损耗最低的玻璃光纤的著名学说。由此,在世界光纤技术领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理论突破,建立了最新的光纤技术理论基础。
    根据高锟的理论学说,各国不断进行理论物化和深化实验,相继制造出了光纤传输耗损不断降低的新材料。
    1974年的传输耗损为每公里2分贝,1976年就已经降低到每公里一分贝,仅仅两年时间,效率率就翻了一番。到1979年,更是降低到了每公里0.2分贝的较低水平,都是成几倍甚至呈几何比例下降。
    进入八十年代初期,在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大国,光纤技术开始形成一种产业,并迅速达到了实用阶段。随后,光纤技术的开发项目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研究出来的新产品、新材料、新的应用技术,也越来越多,技术档次也越来越高,在这个领域里的技术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光纤就是光导纤维,它是一种比头发丝还要细的玻璃纤维丝。它的结构是呈圆柱形的,中间为直径8微米或50微米的纤芯,外面形成包层,再涂上塑料护套,外径一般为125微米。
    根据材料的不同,有全石英的、全塑料的、石英纤芯的(塑料包套)等若干个种类。其中以石英为基础材料制成的光线,光信号传输衰减最小,应用效果最好,适用范围最广、最普遍,因而开发范围最广,产品也最多,产量最高,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在通信网络领域使用量最大。
    光纤传输信号的原理是:首先将信号源传来的电信号通过“电光转换器”转换成光信号,光信号经光纤传输后,在接收端再经“光电转换器”还原成电信号输出。
    光导纤维传输系统同电传输系统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传速快、保密性强、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等诸多独特优点,因而成为发展现代光通信技术的关键材料,也是发展光电技术的重要材料。
    今天的纤维光缆,比电缆具有成本更低、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损耗,而广泛应用于飞机、舰艇和海底通信,以及一切需要光纤传输和光学控制的广泛领域。
    目前,世界各国都铺设了很多光纤通信线路,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联合铺设世界上第一条跨越大西洋的总长为6684公里的海底光缆线路。
    我国的光纤通信技术发展很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张,尤其是在一些主要技术领域,已经逐步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的网络光纤技术,成为世界上的一枝独秀。
    从世界范围看,光纤技术处于趋向成熟状态,今后的发展趋势,就是大规模采用集成光路(其原理相同于集成电路),实现光通信的微型化、高效能化;同时直接采用声——光转换方式,把人的声音直接转换成光信号,直接传输出去。人类由此而获得更加及时、更加准确的信息交流。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最新入库:穿成影帝养的狗后我红透娱乐圈  被抄家流放,她要搬空皇帝的一切  重生嫁疯批太子爷,让渣男火葬场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i人医生,e人患者  和黑红“哥哥”上玄学综艺后  期待在异世界  我在马甲文里抱大腿发疯  我妈居然是重生的【七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