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小马过河
最近更新:万人嫌真千金不做恶毒女配
心肝,别不要我了好不好
今天女主她学废了吗
守寡多年的摄政王妃有喜了
快穿:笨蛋美人也要攻略
谁家正经宿主日常被攻略?(快穿)
师妹骗他身子后,始乱终弃了
缚剑(修仙NPH)
咸鱼天师他甜度超标
点击排行:皎皎 po全文阅读
(快穿)插足者
快穿之渣女翻车纪事[H]
穿成男主白月光(快穿,nph)
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
穿书之欲欲仙途(NP)
状元的小公主 po
爱意收集攻略(H)
清纯女主的被肏日常(纯肉NP)
这个万岁如果自己不解释一下,就会让人做文章了,但王巨也不是太在意,只要自己提前说了,问题也就不大了。
赵顼莫明其妙,听王巨解释完后,哈哈大笑说:“朕才勇不比祖宗,但器量却不会逊色于祖宗多少。”
这话也有一个历史背景,那便是宋真宗为太子时发生的一个故事。
赵匡胤四个儿子,两个儿子早逝,但还有两个儿子活着,赵德昭与赵德芳,但久不立太子,据王巨猜测,可能是长子赵德昭乃是贺氏所生,赵匡胤不喜,赵匡胤一直想立赵德芳为太子,不过赵德芳年龄太小了,于是立太子一事久拖不决,支持王巨这一想法的证据就是赵匡胤晚年一度想迁都洛阳,修建洛阳城的官员正是赵德芳的岳父焦继勋。
随后赵匡胤在赵普与赵匡义之间玩平衡,赵普下去后,从洛阳城回来,赵匡胤三次亲登三弟赵廷美的府邸,然后烛光斧影悲剧发生。
大哥之误,导致赵匡义上台后做了两件事,一是将老三发配到了涪陵,二是很早就扶立了长子赵元佐。
不过赵元佐这个小屁孩不知道政治斗争的残酷,偏偏又知道许多内幕,看着父亲名位不正,即位后还逼死了赵德昭兄弟,又将三叔弄到巴蜀,这种手段让他接受不了,发了疯。
长子不行了,次子顶上,于是赵匡义立次子赵元僖为陈王,开封府尹,史书称其姿貌雄毅,沈静寡言,其实就是面对父亲的威压,赵元舍吓得不敢说话了。
在这种煎熬下,赵元僖病死,并且死后,又暴出他府上的小妾张氏专恣不法,打死了许多奴婢。
这种情况下,没有那个大臣再敢议立太子了,只要立了太子,太子悲催,连带着提议的大臣都要倒霉的。直到寇准进京,在寇准提议下,才立了三子赵恒为太子。
有一次赵匡义带着赵恒拜谒太庙,回皇城的路上,许多百姓蜂拥而出,拥挤于道路两边,争看皇太子,有人高呼少年天子,山呼万岁。
为什么出现这种局面,王巨在讲汉朝七王之乱时,还刻意分析了其原因,从西汉历史上讲,汉景帝削藩意义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大,没有这次削藩,后来王莽也未必那么轻易掌权篡国,然而放在整个历史上来说,这次削藩意义非同小可,且看西晋的八王之乱,南北朝那么多亲王谋乱,同样也剖析了宋朝将宗室子弟放在京城当猪养的原因。
做为封建国家,皇权能平稳过渡太重要了,即便太祖也承认了其重要性,所以才一再夸赞了大事不糊涂的吕端,其实吕端的功劳,正是保障了宋真宗能够平稳的接替了宋朝的皇权。
但在当时,赵匡义心中很不悦的,甚至公开问寇准,人心归向太子,将朕放于什么位置,寇准则说,陛下选择的皇储深得人心,这是国家的福气。赵匡义这才释疑,与寇准对饮,大醉而罢。
王巨心中说,你们两人性格差不多吧,当然,不能说出来的,只好道:“是,是。”
然后看着赵佣问:“殿下,通过这个事例,你学到了什么?”
“大多数人梦想很平凡,所以庸人很多。”赵佣想了一会道。
“说得不错,还有呢。”
“想要未来有所不凡,必须在少年时就要有远大的梦想,故庄子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殿下说得不错,但臣为何将它称为梦想,而非理想?”
赵佣摇了摇头。
“想要一生有所作为,实是不易。就象我朝读书士子有百万之巨,以至每届参加科举的士子有几十万人。他们都想考中进士,实际我朝每届只录取两三百名进士,就算仁宗之时,放开科举,加上恩科与诸科,一届人数也不会超过一千人。还有那个少年的梦想,是想做一个大将军,臣可以这样理解,他的大将军多半是指一将之将,然而我朝几十万官兵,不过三百余将,加上其他高级武臣之职,不过五百人。所以想达到这种梦想难到了极点,殿下,还记得张元吴昊么?”
“记得,汉贼!”
“他们确实是汉贼,然而他们不投奔西夏,继续呆在我朝,我朝能不能给他们发挥出才能?”
赵佣想了许久,终是摇了摇头。
“史书称有才华的人终将脱囊而出,当然,那种千古难得的人才,无论是什么制度,什么样的环境,也终将脱囊而出,不过一流的人才未必就有那个本领了,自古以来,怀才不遇的人太多太多!那怕是韩信那样的人才,如果不是遇到了萧何,也会泯然众人矣。但就是韩信这样的人才,今天又能有多少呢?”
“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资质不足,无论再努力,也不可能达成自己的梦想,但有了天赋,没有了努力,同样还达成不了自己的梦想。然而有了天赋与努力,没有机遇,同样还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这条道路太难了……就象你父皇,以及臣,都想为大宋崛起而努力着,陛下乃是一国之君,天下之王,臣乃是当朝宰执,又得逢陛下之器重,然而就是这样,内政上,陛下与臣不敢深碰兼并,武功上则不敢言收复燕云。但一路走到现在,陛下有多苦……”
赵顼听动了情,拉住了王巨的手,嗟叹不止。
赵佣现在肯定不能理解的,他说道:“对了,介甫写过一篇文章,叫伤仲永。”
“殿下,不错,那个仲永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有了天赋,然而不努力,第一关就过不去了,但就是有了努力,未来也未必有所做为,还要机遇。但有了机遇,还要面对下面的一关,持之以恒!没有恒心,早堕落者如隋炀帝,晚堕落者如唐明皇。”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不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王巨扭过头,对赵顼说:“大宋之幸哪,以殿下之资质,大宋必然一代胜过一代。”
因为这句话出自管子,这说明了赵佣读了很多书。
放在一个大臣嘴中说出来不稀奇的,然而现在赵佣年龄仍然很小,这也是很了不起的。
不过赵顼天资也还可以,他少年时同样读了很多书,以博闻强记而著称。
赵顼一乐,有一个好儿子,并且暂时又不会威胁到他的地位,他还是很自得的。
王巨又说道:“天赋,努力,机遇,持恒,这是四大难关,其实古今往来,能闯过这四道难关的人,少之又少,臣曾在军营里,为了激励普通士兵上进,曾说过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激励他们苦练上进,又给他们尽量地创造着一个公平的环境。但臣却不敢增加将军的数量,相反的,为了节流,一再地裁减武将的名额。虽然有一个远大的梦想是一件好事,就象臣,如果不怀着一颗想大宋强大的梦想,则不会有今天的作为,可就是臣,也只是实现了一小半梦想。其他人的梦想也许不及陛下,不及臣梦想之远大,他们的梦想只是想中进士,中了进士后,想做一名宰执。或者想做一名校尉,做了校尉后想做一名重将。然而就是这个梦想,能实现的人也是廖廖无几。相反的,更多的人,为了实现远大的梦想,耽搁了自己一生,还牵连了家人。最好的例子就是科举,为了想在唱名东华门,多少士子一生苦读白了头,他们的家人同样也活在煎熬之中。”
“太保,难道鼓励百姓知足常乐?”
“殿下,如果所有百姓知足常乐,没有了梦想,碌碌无为一生,大宋还有人才来治国吗?”
“这个……”赵佣为难了。
其实赵顼也糊涂了。
“这就是臣刚才想要说的话重心所在……”
刚才王巨得迅速回家,不让百姓堵上,回到家中,得迅速带着赵佣回宫解释,来不及细说了。
“看似矛盾,实际也不矛盾,有一个远大梦想是要支持的,知足常乐同样也要支持的。殿下,臣再说一个例子,就象儒学里,夫子认为明哲保身是一种智者作为,但夫子同样也支持杀身成仁,故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两者看似冲突,实际并不冲突。不过放在君王身上,正是这一条,让许多君王为难了,因为每一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言论也不同,想法更不会相同。所以每到大事决择之时,各个大臣有各个大臣的观点。”
“择重弃轻?”
“能说择重弃轻吧,不过择重弃轻太含糊了,准确地说它就是诸葛亮所说的兼听则明,但是诸葛亮说的这四个字,依然很含糊,这样吧,臣再说一个比喻。”
王巨将小马过河的小寓言说了出来:“松鼠说得没错,牛说也没错,但松鼠不能用牛的话放在自己身上,牛也不能用松鼠的话放在自己身上,面对不同的声音,则需要君王自己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才能理智地去分析这些不同的声音,再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
赵佣抱着脑袋在苦思着。
赵顼看了看天色说道:“王卿,留在宫中就膳吧。”
他还是很开心的,王巨说的这些道理,不仅儿子,就是自己也感到受益匪浅了。
不过在路上赵顼又补充了一句:“这些道理,对于佣儿来说,略有些深奥。”
“陛下,殿下有这个天姿,而且殿下非是寻常人,就象臣的儿子,臣则不会这样去教导的,相反的,偶尔还带着他们游玩。因此权利越大,责任也越大。”
你儿子以后是皇帝,必须得这么去教导!
赵顼笑了一笑,大感兴慰,又拍了拍王巨肩膀。
宫宴上来,十分丰盛,这得要感谢王巨了,从彼岸带来了许多瓜果蔬菜,甚至王巨为了解馋,暗中授意下,许多达官富人,将夏秋的瓜果蔬菜放在自家冰窖里冷藏起来,以达到保鲜的目标。
但终非是冷库,冻了几个月后,拿出来后,几乎全部冻蔫掉了。当然,对于宋朝来说,这样做还是很新鲜的,虽然味道不那么鲜美,终是在冬天能吃到夏天蔬菜的。
其实宋朝也有早市蔬菜,比如一根瓠子,那怕早上市一个月,市价居然达到了一贯钱!
王巨吃着冷冻起来的番茄,忽然灵机一动,他想到了一条坑害高滔滔的办法。
不要以为王巨去了彼岸,他任务也就接结束了,那时还会有斗争的,想要自己所做的,不能给高滔滔一一败坏,必须给高滔滔设置一道又一道难关……
王巨回到家,随后王巨就被一些大臣弹劾了,这些大臣倒不是为了对付王巨,确实在他们内心世界,王巨这种带着皇子,或者宋朝实际的太子,在京城城内城外一边到处转,一边开讲的方法,是坏了历代王朝规矩的。
没有人认出来也就罢了,现在有人认出来,那就不能再继续进行了,至少已经对赵佣安全产生了威胁。
不过发生了这种事,王巨确实不能再带着赵佣到处跑了。
但王巨开始做另外一件事……
春节眨眼到来。
各个大臣最关注的也将到来了。
初六。
关注的所在地皇宫内,诸使者一一到来。
辽国使者是辽国保安军节度使萧永诲,长宁军节度使耶律宽。
然而除了他们,还有一群使者,西夏使者祝能野乌禹实、嵬名谕密、赖喀麻,以及汉人使者吕宁与毛示聿。
不过西夏这五个使者一起变相地让宋朝软禁京城的赞普府邸,虽然宋朝听从了王巨提议,以木征次子为吐蕃新赞普,但没有将赵怀义立即召入京城,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此时赵怀义继续留在秦州,便于接见各部酋长,以利于朝廷进一步顺利安抚河湟诸部。这个时间有点长,得延续到今年,各部大规模出兵西夏返回后,才会将赵怀义召到京城,也就是可能要到夏末了。第二个原因,则是朝廷于汴水河畔选择一处,要替赵怀义修建一座赞普府邸,这同样也需要一些时间。不说修建一座行宫吧,最少得比一般大臣府邸奢华,这样吐蕃各部来京城后看到了,才会认为他们的“赞普”没有到受到委屈,同样也就起到了进一步安抚之作用。
这个府邸还没有修好,但现在可以勉强软禁西夏使节一行了。
因此看到了五名西夏使者,萧永诲与耶律宽都有些愕然。
但除了这五位夏使,还有一个人……阿里骨!
大伙顺次坐下。
赵顼姗姗来迟,诸大臣与辽夏两国使者皆站了起来拜见赵顼,赵顼神情冷峻,只是挥了挥手,便坐了下去。
耶律宽与萧永诲对视了一眼,耶律宽问道:“陛下,宋朝为何入侵银州?”
这很不对,如果占领了横山地区,还能称为防御,现在宋朝已经拿下了银州,盐州、洪州、宥州与夏州也被宋军扫荡成了无人区,西夏已经危在旦夕。
赵顼不答。
王巨站了起来,走到几位使者面前,看着耶律宽说道:“耶律使者,你们辽国在国书上说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说我们大宋不当拿下银州,必须将银州与会州归还给西夏。第二件事说我朝派人挑唆辽东女真叛乱。第三件事说西夏答应每年进奉我朝若干战马,并且割让我朝占领的诸地,屈辱如此,我朝仍不同意。话外之音,就是你们辽国意欲向我朝用兵了。”
这些,几十名重臣都知道了,可其他的大臣却不知道,听到后,一起在下面议论纷纷。
几名夏使则是愕然,什么辽东……这在搞什么鬼?
“某一一替陛下代为解答,首先某说辽东。据某所知,以前交趾入侵我朝邕州,杀害了十几万百姓,正是你们辽国派兵支持,又提供了大量武器,否则交趾不会有此胆量。”
“你胡说,我们契丹如何能将兵力置于交趾!”耶律宽气愤了,站了起来喝声说道。
“为什么不能将兵力置于交趾?”
“交趾远在遥远的南方,我们辽国如何置兵于交趾!”
眼下这样讲是没有问题的,辽国人不适应南方酷热的天气,连开封城都没有守住,况且在更遥远的南方交趾。
然而驳斥点与误区也就在这里。
王巨则反问道:“耶律使者,你们辽国不能将兵力置于交趾,我们汉人如何将兵力置于辽东深处?”
即便汉唐鼎盛的时候,汉人只活动在辽东南部地区,什么时间活动到了生女真哪里?
其实这样说都是错误的,例如元蒙都将兵力用于三佛齐哪里了,还有后世的汉人闯关东。可能开始过去有些不适应吧,但绝对绝对不是禁区!
耶律宽语塞。
“耶律使者,其实我们大宋也才刚刚得到辽东的消息,还是高丽派使者过来禀报的,同样他们也问了我们大宋有没有支持女真人。高丽使者返回后,我仔细地分析了一下,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乃是倭奴国人暗中唆使的。”
“倭奴国?”耶律宽又傻掉了。
王巨又将他忽修高丽使者的那番话说了一遍。
“倭奴国有很多金银吗?”
“有,不但有金银,这个国家还盛产优秀的木材,如今论几国百姓之富足,非是我们大宋,而是这个倭奴国,并且他们与高丽一样,都有着发达的船舶业。但是这种情况可能性很小,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高丽的苦肉计,具体你们两国发生的事,我们大宋不清楚,不过大约你们辽国出兵,高丽自感远远不敌后,于是载赃我们大宋,希望宋辽两国火拼,就象当年高丽那样,屡屡派使劝说太宗对你们契丹用兵,他们高丽好收渔翁之利。究竟是什么情况,因为你们辽国国书上没有说清楚,高丽使者同样没有说实话,我就分析不出来了。”
耶律宽忽信忽疑。
“还有西夏这份国书,是这份国书吧。”王巨从袖中拿出梁乙逋送来的国书,递到了两个辽使面前,让他们观阅。
几名夏使与侍卫被宋朝软禁起来,梁乙逋发生了误判,便用快马禀报了辽国,不过也不是梁乙逋笨,以现在这种情况,宋朝肯定不会同意的。
两个辽使看后,与梁乙逋反映的差不多,顶多梁乙逋写给辽国国书上的条件略略有些夸大了,他们全部点了点头。
“西夏也是如此,他们与高丽心思一样,一直想宋辽火拼,好坐收渔翁之利。”
“我们大夏可没有这样的心思,”祝能野乌禹实叫道。
“闭嘴,你们西夏到了这地步,还敢在这里猖獗吗!”王巨喝道。
太粗鄙了,有的大臣心中想到,不过大多数大臣不以为过,反而欢喜,对付西夏这种野蛮人,就得需要王巨这样的狠人!
但这招真管用哪,祝能野乌禹实立即恨恨地坐下。
“耶律使者,不是我们大宋不能同意,关健是同意后,我们大宋遵守了,他们西夏恢复元气后,会不会遵守?这些年每每都是这样,屡次挑衅入侵我们大宋,一旦战败,立即苟和,我们大宋以和为贵,也同意了他们请求,并且还恢复了互市与岁赐。然而一旦他们元气恢复过来,立即又撕毁盟约,再度入侵我们大宋,这些年他们西夏杀害掳掠我们宋朝边境的军民,最少有一百余万之巨。请问耶律使者,让我们宋朝如何相信他们的话?”
耶律宽又语塞了,过了许久才说道:“这次他们夏国垂败如此,以后必不会再入侵贵国了。”
“如果以后还会入侵呢?”
“不会。”
“如果会呢?”王巨逼问道。
“他们以后再入侵贵国,我们契丹当发兵相助贵国,一起用兵于西夏,”耶律宽咬着牙问。
现在讲道理嘛,主要道理不在西夏那边,让他也没有好办法。
“贵国能做到这一条,西夏安份守己,不再对我们大宋图谋不诡,朕立即同意西夏的议和条件。”赵顼忽然说道。
下面的大臣大多数不知道真相的,一起感到不解,一名大臣站了起来说道:“陛下不可以啊。”
西夏都败成这样了,眼看收复西夏收复在望,怎么同意议和呢?
赵顼说道:“诸卿勿得多言!”
几名夏使却一起欢呼起来,他们齐齐伏下说道:“当听中国天子之令。”
他们高兴了,可下面宋朝大臣们一起不高兴了,王巨背对着几名使者,看着他们,只是笑了笑,一起准备站起来阻止的大臣这才一一坐下,难道这中间还有什么计谋?
王巨又扭转身,看着五名夏使说道:“请切记,以后老老实实地做我们的藩国,不要以为搪塞一两年后,我不在朝堂上,你们西夏就可以欲所欲为了,首先我朝会用兵的不是我一人,章质夫用兵之才还远在我之上,同时,我能离开大宋,同样也能随时返回大宋!”
几名夏使脸色又阴郁起来,就连两个辽国使者脸色也灰暗了,这个杀神一直活着,不仅对西夏不利,对辽国也是一个大妨碍啊。
“为何你们十月底进了京城,却一直将你们扣押到现在,你们西夏太不讲信用了,而且居心叵测,一直想挑唆宋辽两国开战,就连某也不知道你们西夏在国书对辽国说了什么,故此,将你们扣下,当着辽国使节的面,将话当面说开。”
耶律宽“恍然大悟”,问:“你们宋朝当真不向西夏继续用兵了?”
“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三件事,阿里骨,”王巨说道。
阿里骨只好硬着头皮站了起来,他被押到京城后,还捞了一个国公,只是这个国公很不大好听,叫戎国公。
“耶律使者,平西堡之战前,我朝未向西夏用兵吧。”
“我们不大清楚。”
“祝能野乌禹实,你来回答。”
“没有,”祝能野乌禹实硬着头皮答道。
“阿里骨,某在平西堡筑堡砦,你率领八万大军围攻平西堡,这八万大军当中有几万是西夏军队?”
“五万。”
“耶律使者,不但西夏派出了五万大军想要加害于某,其主将还是去年我们释放回去的仁多保忠。当时平西堡中只有六千余官兵,不但遭到了八万军马围攻,还被阿里骨蛊惑了廓州一些部族,陆续加入了围攻敌军。某在未修建好的平西堡生生血战了三十多天,不但某被迫站在城头上参战,就连某身边的侍卫都生生折了一半。按照你们国书上所说的,只能西夏入侵我朝,不得我朝对西夏用兵,否则你们辽国就要对我大宋用兵相向?”
耶律宽如何回答,他只好愤怒地看了五名夏使一眼。
“辽东那边我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只通过高丽使者转述,得知你们辽国此番为了平乱,损失比较严重。这个是真是假,我不清楚了。”
几名夏使脸色灰暗,难怪西夏败到这份上,辽国一点动静也没有。
“但就是没有辽东之乱,我朝岂能惧怕你们辽国。阿里骨,你来回答,如果辽国入侵我们大宋,以某的才能,孰胜孰败?”
辽国现在有多少战斗力,宋朝不大清楚,阿里骨同样不大清楚,不过有一个例子可以比喻,那就是当年辽兴宗伐夏的河曲之战。至于西夏与吐蕃战斗力,最少是五五之数吧。
虽然这样参考不能当真,但最少能做一个参考。
并且平西堡之战失败后,阿里骨也醒悟过来了,他苦涩地说道:“耶律使者,如果是太保继续掌兵,你们契丹现在与宋朝开战……必败,必是惨败!”
赵顼莫明其妙,听王巨解释完后,哈哈大笑说:“朕才勇不比祖宗,但器量却不会逊色于祖宗多少。”
这话也有一个历史背景,那便是宋真宗为太子时发生的一个故事。
赵匡胤四个儿子,两个儿子早逝,但还有两个儿子活着,赵德昭与赵德芳,但久不立太子,据王巨猜测,可能是长子赵德昭乃是贺氏所生,赵匡胤不喜,赵匡胤一直想立赵德芳为太子,不过赵德芳年龄太小了,于是立太子一事久拖不决,支持王巨这一想法的证据就是赵匡胤晚年一度想迁都洛阳,修建洛阳城的官员正是赵德芳的岳父焦继勋。
随后赵匡胤在赵普与赵匡义之间玩平衡,赵普下去后,从洛阳城回来,赵匡胤三次亲登三弟赵廷美的府邸,然后烛光斧影悲剧发生。
大哥之误,导致赵匡义上台后做了两件事,一是将老三发配到了涪陵,二是很早就扶立了长子赵元佐。
不过赵元佐这个小屁孩不知道政治斗争的残酷,偏偏又知道许多内幕,看着父亲名位不正,即位后还逼死了赵德昭兄弟,又将三叔弄到巴蜀,这种手段让他接受不了,发了疯。
长子不行了,次子顶上,于是赵匡义立次子赵元僖为陈王,开封府尹,史书称其姿貌雄毅,沈静寡言,其实就是面对父亲的威压,赵元舍吓得不敢说话了。
在这种煎熬下,赵元僖病死,并且死后,又暴出他府上的小妾张氏专恣不法,打死了许多奴婢。
这种情况下,没有那个大臣再敢议立太子了,只要立了太子,太子悲催,连带着提议的大臣都要倒霉的。直到寇准进京,在寇准提议下,才立了三子赵恒为太子。
有一次赵匡义带着赵恒拜谒太庙,回皇城的路上,许多百姓蜂拥而出,拥挤于道路两边,争看皇太子,有人高呼少年天子,山呼万岁。
为什么出现这种局面,王巨在讲汉朝七王之乱时,还刻意分析了其原因,从西汉历史上讲,汉景帝削藩意义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大,没有这次削藩,后来王莽也未必那么轻易掌权篡国,然而放在整个历史上来说,这次削藩意义非同小可,且看西晋的八王之乱,南北朝那么多亲王谋乱,同样也剖析了宋朝将宗室子弟放在京城当猪养的原因。
做为封建国家,皇权能平稳过渡太重要了,即便太祖也承认了其重要性,所以才一再夸赞了大事不糊涂的吕端,其实吕端的功劳,正是保障了宋真宗能够平稳的接替了宋朝的皇权。
但在当时,赵匡义心中很不悦的,甚至公开问寇准,人心归向太子,将朕放于什么位置,寇准则说,陛下选择的皇储深得人心,这是国家的福气。赵匡义这才释疑,与寇准对饮,大醉而罢。
王巨心中说,你们两人性格差不多吧,当然,不能说出来的,只好道:“是,是。”
然后看着赵佣问:“殿下,通过这个事例,你学到了什么?”
“大多数人梦想很平凡,所以庸人很多。”赵佣想了一会道。
“说得不错,还有呢。”
“想要未来有所不凡,必须在少年时就要有远大的梦想,故庄子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殿下说得不错,但臣为何将它称为梦想,而非理想?”
赵佣摇了摇头。
“想要一生有所作为,实是不易。就象我朝读书士子有百万之巨,以至每届参加科举的士子有几十万人。他们都想考中进士,实际我朝每届只录取两三百名进士,就算仁宗之时,放开科举,加上恩科与诸科,一届人数也不会超过一千人。还有那个少年的梦想,是想做一个大将军,臣可以这样理解,他的大将军多半是指一将之将,然而我朝几十万官兵,不过三百余将,加上其他高级武臣之职,不过五百人。所以想达到这种梦想难到了极点,殿下,还记得张元吴昊么?”
“记得,汉贼!”
“他们确实是汉贼,然而他们不投奔西夏,继续呆在我朝,我朝能不能给他们发挥出才能?”
赵佣想了许久,终是摇了摇头。
“史书称有才华的人终将脱囊而出,当然,那种千古难得的人才,无论是什么制度,什么样的环境,也终将脱囊而出,不过一流的人才未必就有那个本领了,自古以来,怀才不遇的人太多太多!那怕是韩信那样的人才,如果不是遇到了萧何,也会泯然众人矣。但就是韩信这样的人才,今天又能有多少呢?”
“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资质不足,无论再努力,也不可能达成自己的梦想,但有了天赋,没有了努力,同样还达成不了自己的梦想。然而有了天赋与努力,没有机遇,同样还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这条道路太难了……就象你父皇,以及臣,都想为大宋崛起而努力着,陛下乃是一国之君,天下之王,臣乃是当朝宰执,又得逢陛下之器重,然而就是这样,内政上,陛下与臣不敢深碰兼并,武功上则不敢言收复燕云。但一路走到现在,陛下有多苦……”
赵顼听动了情,拉住了王巨的手,嗟叹不止。
赵佣现在肯定不能理解的,他说道:“对了,介甫写过一篇文章,叫伤仲永。”
“殿下,不错,那个仲永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有了天赋,然而不努力,第一关就过不去了,但就是有了努力,未来也未必有所做为,还要机遇。但有了机遇,还要面对下面的一关,持之以恒!没有恒心,早堕落者如隋炀帝,晚堕落者如唐明皇。”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不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王巨扭过头,对赵顼说:“大宋之幸哪,以殿下之资质,大宋必然一代胜过一代。”
因为这句话出自管子,这说明了赵佣读了很多书。
放在一个大臣嘴中说出来不稀奇的,然而现在赵佣年龄仍然很小,这也是很了不起的。
不过赵顼天资也还可以,他少年时同样读了很多书,以博闻强记而著称。
赵顼一乐,有一个好儿子,并且暂时又不会威胁到他的地位,他还是很自得的。
王巨又说道:“天赋,努力,机遇,持恒,这是四大难关,其实古今往来,能闯过这四道难关的人,少之又少,臣曾在军营里,为了激励普通士兵上进,曾说过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激励他们苦练上进,又给他们尽量地创造着一个公平的环境。但臣却不敢增加将军的数量,相反的,为了节流,一再地裁减武将的名额。虽然有一个远大的梦想是一件好事,就象臣,如果不怀着一颗想大宋强大的梦想,则不会有今天的作为,可就是臣,也只是实现了一小半梦想。其他人的梦想也许不及陛下,不及臣梦想之远大,他们的梦想只是想中进士,中了进士后,想做一名宰执。或者想做一名校尉,做了校尉后想做一名重将。然而就是这个梦想,能实现的人也是廖廖无几。相反的,更多的人,为了实现远大的梦想,耽搁了自己一生,还牵连了家人。最好的例子就是科举,为了想在唱名东华门,多少士子一生苦读白了头,他们的家人同样也活在煎熬之中。”
“太保,难道鼓励百姓知足常乐?”
“殿下,如果所有百姓知足常乐,没有了梦想,碌碌无为一生,大宋还有人才来治国吗?”
“这个……”赵佣为难了。
其实赵顼也糊涂了。
“这就是臣刚才想要说的话重心所在……”
刚才王巨得迅速回家,不让百姓堵上,回到家中,得迅速带着赵佣回宫解释,来不及细说了。
“看似矛盾,实际也不矛盾,有一个远大梦想是要支持的,知足常乐同样也要支持的。殿下,臣再说一个例子,就象儒学里,夫子认为明哲保身是一种智者作为,但夫子同样也支持杀身成仁,故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两者看似冲突,实际并不冲突。不过放在君王身上,正是这一条,让许多君王为难了,因为每一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言论也不同,想法更不会相同。所以每到大事决择之时,各个大臣有各个大臣的观点。”
“择重弃轻?”
“能说择重弃轻吧,不过择重弃轻太含糊了,准确地说它就是诸葛亮所说的兼听则明,但是诸葛亮说的这四个字,依然很含糊,这样吧,臣再说一个比喻。”
王巨将小马过河的小寓言说了出来:“松鼠说得没错,牛说也没错,但松鼠不能用牛的话放在自己身上,牛也不能用松鼠的话放在自己身上,面对不同的声音,则需要君王自己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才能理智地去分析这些不同的声音,再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
赵佣抱着脑袋在苦思着。
赵顼看了看天色说道:“王卿,留在宫中就膳吧。”
他还是很开心的,王巨说的这些道理,不仅儿子,就是自己也感到受益匪浅了。
不过在路上赵顼又补充了一句:“这些道理,对于佣儿来说,略有些深奥。”
“陛下,殿下有这个天姿,而且殿下非是寻常人,就象臣的儿子,臣则不会这样去教导的,相反的,偶尔还带着他们游玩。因此权利越大,责任也越大。”
你儿子以后是皇帝,必须得这么去教导!
赵顼笑了一笑,大感兴慰,又拍了拍王巨肩膀。
宫宴上来,十分丰盛,这得要感谢王巨了,从彼岸带来了许多瓜果蔬菜,甚至王巨为了解馋,暗中授意下,许多达官富人,将夏秋的瓜果蔬菜放在自家冰窖里冷藏起来,以达到保鲜的目标。
但终非是冷库,冻了几个月后,拿出来后,几乎全部冻蔫掉了。当然,对于宋朝来说,这样做还是很新鲜的,虽然味道不那么鲜美,终是在冬天能吃到夏天蔬菜的。
其实宋朝也有早市蔬菜,比如一根瓠子,那怕早上市一个月,市价居然达到了一贯钱!
王巨吃着冷冻起来的番茄,忽然灵机一动,他想到了一条坑害高滔滔的办法。
不要以为王巨去了彼岸,他任务也就接结束了,那时还会有斗争的,想要自己所做的,不能给高滔滔一一败坏,必须给高滔滔设置一道又一道难关……
王巨回到家,随后王巨就被一些大臣弹劾了,这些大臣倒不是为了对付王巨,确实在他们内心世界,王巨这种带着皇子,或者宋朝实际的太子,在京城城内城外一边到处转,一边开讲的方法,是坏了历代王朝规矩的。
没有人认出来也就罢了,现在有人认出来,那就不能再继续进行了,至少已经对赵佣安全产生了威胁。
不过发生了这种事,王巨确实不能再带着赵佣到处跑了。
但王巨开始做另外一件事……
春节眨眼到来。
各个大臣最关注的也将到来了。
初六。
关注的所在地皇宫内,诸使者一一到来。
辽国使者是辽国保安军节度使萧永诲,长宁军节度使耶律宽。
然而除了他们,还有一群使者,西夏使者祝能野乌禹实、嵬名谕密、赖喀麻,以及汉人使者吕宁与毛示聿。
不过西夏这五个使者一起变相地让宋朝软禁京城的赞普府邸,虽然宋朝听从了王巨提议,以木征次子为吐蕃新赞普,但没有将赵怀义立即召入京城,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此时赵怀义继续留在秦州,便于接见各部酋长,以利于朝廷进一步顺利安抚河湟诸部。这个时间有点长,得延续到今年,各部大规模出兵西夏返回后,才会将赵怀义召到京城,也就是可能要到夏末了。第二个原因,则是朝廷于汴水河畔选择一处,要替赵怀义修建一座赞普府邸,这同样也需要一些时间。不说修建一座行宫吧,最少得比一般大臣府邸奢华,这样吐蕃各部来京城后看到了,才会认为他们的“赞普”没有到受到委屈,同样也就起到了进一步安抚之作用。
这个府邸还没有修好,但现在可以勉强软禁西夏使节一行了。
因此看到了五名西夏使者,萧永诲与耶律宽都有些愕然。
但除了这五位夏使,还有一个人……阿里骨!
大伙顺次坐下。
赵顼姗姗来迟,诸大臣与辽夏两国使者皆站了起来拜见赵顼,赵顼神情冷峻,只是挥了挥手,便坐了下去。
耶律宽与萧永诲对视了一眼,耶律宽问道:“陛下,宋朝为何入侵银州?”
这很不对,如果占领了横山地区,还能称为防御,现在宋朝已经拿下了银州,盐州、洪州、宥州与夏州也被宋军扫荡成了无人区,西夏已经危在旦夕。
赵顼不答。
王巨站了起来,走到几位使者面前,看着耶律宽说道:“耶律使者,你们辽国在国书上说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说我们大宋不当拿下银州,必须将银州与会州归还给西夏。第二件事说我朝派人挑唆辽东女真叛乱。第三件事说西夏答应每年进奉我朝若干战马,并且割让我朝占领的诸地,屈辱如此,我朝仍不同意。话外之音,就是你们辽国意欲向我朝用兵了。”
这些,几十名重臣都知道了,可其他的大臣却不知道,听到后,一起在下面议论纷纷。
几名夏使则是愕然,什么辽东……这在搞什么鬼?
“某一一替陛下代为解答,首先某说辽东。据某所知,以前交趾入侵我朝邕州,杀害了十几万百姓,正是你们辽国派兵支持,又提供了大量武器,否则交趾不会有此胆量。”
“你胡说,我们契丹如何能将兵力置于交趾!”耶律宽气愤了,站了起来喝声说道。
“为什么不能将兵力置于交趾?”
“交趾远在遥远的南方,我们辽国如何置兵于交趾!”
眼下这样讲是没有问题的,辽国人不适应南方酷热的天气,连开封城都没有守住,况且在更遥远的南方交趾。
然而驳斥点与误区也就在这里。
王巨则反问道:“耶律使者,你们辽国不能将兵力置于交趾,我们汉人如何将兵力置于辽东深处?”
即便汉唐鼎盛的时候,汉人只活动在辽东南部地区,什么时间活动到了生女真哪里?
其实这样说都是错误的,例如元蒙都将兵力用于三佛齐哪里了,还有后世的汉人闯关东。可能开始过去有些不适应吧,但绝对绝对不是禁区!
耶律宽语塞。
“耶律使者,其实我们大宋也才刚刚得到辽东的消息,还是高丽派使者过来禀报的,同样他们也问了我们大宋有没有支持女真人。高丽使者返回后,我仔细地分析了一下,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乃是倭奴国人暗中唆使的。”
“倭奴国?”耶律宽又傻掉了。
王巨又将他忽修高丽使者的那番话说了一遍。
“倭奴国有很多金银吗?”
“有,不但有金银,这个国家还盛产优秀的木材,如今论几国百姓之富足,非是我们大宋,而是这个倭奴国,并且他们与高丽一样,都有着发达的船舶业。但是这种情况可能性很小,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高丽的苦肉计,具体你们两国发生的事,我们大宋不清楚,不过大约你们辽国出兵,高丽自感远远不敌后,于是载赃我们大宋,希望宋辽两国火拼,就象当年高丽那样,屡屡派使劝说太宗对你们契丹用兵,他们高丽好收渔翁之利。究竟是什么情况,因为你们辽国国书上没有说清楚,高丽使者同样没有说实话,我就分析不出来了。”
耶律宽忽信忽疑。
“还有西夏这份国书,是这份国书吧。”王巨从袖中拿出梁乙逋送来的国书,递到了两个辽使面前,让他们观阅。
几名夏使与侍卫被宋朝软禁起来,梁乙逋发生了误判,便用快马禀报了辽国,不过也不是梁乙逋笨,以现在这种情况,宋朝肯定不会同意的。
两个辽使看后,与梁乙逋反映的差不多,顶多梁乙逋写给辽国国书上的条件略略有些夸大了,他们全部点了点头。
“西夏也是如此,他们与高丽心思一样,一直想宋辽火拼,好坐收渔翁之利。”
“我们大夏可没有这样的心思,”祝能野乌禹实叫道。
“闭嘴,你们西夏到了这地步,还敢在这里猖獗吗!”王巨喝道。
太粗鄙了,有的大臣心中想到,不过大多数大臣不以为过,反而欢喜,对付西夏这种野蛮人,就得需要王巨这样的狠人!
但这招真管用哪,祝能野乌禹实立即恨恨地坐下。
“耶律使者,不是我们大宋不能同意,关健是同意后,我们大宋遵守了,他们西夏恢复元气后,会不会遵守?这些年每每都是这样,屡次挑衅入侵我们大宋,一旦战败,立即苟和,我们大宋以和为贵,也同意了他们请求,并且还恢复了互市与岁赐。然而一旦他们元气恢复过来,立即又撕毁盟约,再度入侵我们大宋,这些年他们西夏杀害掳掠我们宋朝边境的军民,最少有一百余万之巨。请问耶律使者,让我们宋朝如何相信他们的话?”
耶律宽又语塞了,过了许久才说道:“这次他们夏国垂败如此,以后必不会再入侵贵国了。”
“如果以后还会入侵呢?”
“不会。”
“如果会呢?”王巨逼问道。
“他们以后再入侵贵国,我们契丹当发兵相助贵国,一起用兵于西夏,”耶律宽咬着牙问。
现在讲道理嘛,主要道理不在西夏那边,让他也没有好办法。
“贵国能做到这一条,西夏安份守己,不再对我们大宋图谋不诡,朕立即同意西夏的议和条件。”赵顼忽然说道。
下面的大臣大多数不知道真相的,一起感到不解,一名大臣站了起来说道:“陛下不可以啊。”
西夏都败成这样了,眼看收复西夏收复在望,怎么同意议和呢?
赵顼说道:“诸卿勿得多言!”
几名夏使却一起欢呼起来,他们齐齐伏下说道:“当听中国天子之令。”
他们高兴了,可下面宋朝大臣们一起不高兴了,王巨背对着几名使者,看着他们,只是笑了笑,一起准备站起来阻止的大臣这才一一坐下,难道这中间还有什么计谋?
王巨又扭转身,看着五名夏使说道:“请切记,以后老老实实地做我们的藩国,不要以为搪塞一两年后,我不在朝堂上,你们西夏就可以欲所欲为了,首先我朝会用兵的不是我一人,章质夫用兵之才还远在我之上,同时,我能离开大宋,同样也能随时返回大宋!”
几名夏使脸色又阴郁起来,就连两个辽国使者脸色也灰暗了,这个杀神一直活着,不仅对西夏不利,对辽国也是一个大妨碍啊。
“为何你们十月底进了京城,却一直将你们扣押到现在,你们西夏太不讲信用了,而且居心叵测,一直想挑唆宋辽两国开战,就连某也不知道你们西夏在国书对辽国说了什么,故此,将你们扣下,当着辽国使节的面,将话当面说开。”
耶律宽“恍然大悟”,问:“你们宋朝当真不向西夏继续用兵了?”
“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三件事,阿里骨,”王巨说道。
阿里骨只好硬着头皮站了起来,他被押到京城后,还捞了一个国公,只是这个国公很不大好听,叫戎国公。
“耶律使者,平西堡之战前,我朝未向西夏用兵吧。”
“我们不大清楚。”
“祝能野乌禹实,你来回答。”
“没有,”祝能野乌禹实硬着头皮答道。
“阿里骨,某在平西堡筑堡砦,你率领八万大军围攻平西堡,这八万大军当中有几万是西夏军队?”
“五万。”
“耶律使者,不但西夏派出了五万大军想要加害于某,其主将还是去年我们释放回去的仁多保忠。当时平西堡中只有六千余官兵,不但遭到了八万军马围攻,还被阿里骨蛊惑了廓州一些部族,陆续加入了围攻敌军。某在未修建好的平西堡生生血战了三十多天,不但某被迫站在城头上参战,就连某身边的侍卫都生生折了一半。按照你们国书上所说的,只能西夏入侵我朝,不得我朝对西夏用兵,否则你们辽国就要对我大宋用兵相向?”
耶律宽如何回答,他只好愤怒地看了五名夏使一眼。
“辽东那边我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只通过高丽使者转述,得知你们辽国此番为了平乱,损失比较严重。这个是真是假,我不清楚了。”
几名夏使脸色灰暗,难怪西夏败到这份上,辽国一点动静也没有。
“但就是没有辽东之乱,我朝岂能惧怕你们辽国。阿里骨,你来回答,如果辽国入侵我们大宋,以某的才能,孰胜孰败?”
辽国现在有多少战斗力,宋朝不大清楚,阿里骨同样不大清楚,不过有一个例子可以比喻,那就是当年辽兴宗伐夏的河曲之战。至于西夏与吐蕃战斗力,最少是五五之数吧。
虽然这样参考不能当真,但最少能做一个参考。
并且平西堡之战失败后,阿里骨也醒悟过来了,他苦涩地说道:“耶律使者,如果是太保继续掌兵,你们契丹现在与宋朝开战……必败,必是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