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不满
最近更新:谁家正经宿主日常被攻略?(快穿)
快穿:笨蛋美人也要攻略
[快穿]每个世界遇到的都是变态
叛逃之后(西幻nph)
穿成总受的白月光妻子(背德 强制1v3)
【快穿】娇娇
快穿历劫:主神大人天天宠
缚剑(修仙NPH)
快穿:疯批宿主是偏执狂的掌中娇
点击排行:皎皎 po全文阅读
(快穿)插足者
快穿之渣女翻车纪事[H]
穿成男主白月光(快穿,nph)
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
穿书之欲欲仙途(NP)
状元的小公主 po
爱意收集攻略(H)
清纯女主的被肏日常(纯肉NP)
高升泰目瞪口呆。
“高将军,难道你不认识了吗?”王巨讥讽道。
“参见殿下,”高升泰苦着脸说道。
但他心中却掀起了万丈巨浪,据他们所知,段氏直系子弟几乎都让杨义贞杀掉了,甚至几个出家为僧的都没有放过。大理还有不少姓段的,可那些姓段的管用吗?
怎么跑出来两个姓段的,并且这两个姓段的不但管用,而且很管用,因为段廉义无子,他的各个亲侄子都能算是皇储,段正明兄弟无疑也能算是皇储,并且段正明至少能排进前三位!
在其他段氏子弟没有下落的情况下,实际上段正明这时候就已经是大理的人君了。
什么叫正统,这兄弟俩才是真正的正统。
完了,完了,他心中想到。
“高升泰,是我让王少保出兵的。”段正明平静地说道。
对高家他可没有抱好感的,都是“乱臣贼子”。
“高升泰,你再替我向令尊再传一令,必须立即出兵与逆贼开战,以便将逆贼大军吸引在弄栋府境内,然后一举歼灭。”
高升泰心中很想说一句,你是谁啊,敢向我家下令。
不过从正统上,段正明确实还真有权向高家下令。
想到这里,他心中无言,挟天子以令诸候啊。
他只好说道:“喏。”
高升泰满是悲愤而来,却是满是担忧而去。
段正明问:“高家会不会投附少保?”
“世子,你是想他们投奔呢,还是想他们不投奔呢?”王巨玩味地问了一句。但在这问题上,两人观点几乎都是一致的,高家如果来投奔,王巨拿下大理会减少许多难度,站在段正明角度来看大理就会少死许多人,不过高家就不能对付了。高家如果不来投奔,王巨可以一劳永逸地将这个后患解决掉,段正明也巴不得这个仇家早点灭亡,如果不是高家,大理上下一心,王巨敢率大军西上吗?不过那样就会多死亡许多战士,也增加了王巨拿下大理的难度。
然而王巨话音一转道:“世子,不用多想了,高家不会来投奔的,毕竟他们手中还握有数兵大军,未到山穷水尽之时,他们如何愿意束手就擒呢?”其实王巨还真不想高家来投降,到时候王巨怎么办?
高智升可不是简单的一个人物,即便这个高升泰同样也不简单。
其实高家的选择只有两个,一是坐山观虎斗,这也不是王巨愿意看到的,他们手握着数万兵力在后面,王巨傻不成,不先解决高家,而去挑衅杨家?所以燕达与和斌两军一路过来一路搞土改与解决。
这样逼得高家只有一个选择,真正与杨家联手。
虽然看上去两家联手,力量进一步强壮,实际两家是世仇,这种联手不能当真的。至少不能盲目地开战,不过具体到如何打,那要看情况了。毕竟这不是在宋境。
王巨起身看了一下从罗殿征集过来的蛮兵。
其实论个体的战斗力,无论乌蛮,或者是罗殿蛮,自杞蛮与金齿百夷蛮,皆比广南西路征集的兵士强悍,特别是金齿百夷蛮,各部族不相统一,仇杀不断,许多战斗在战场上表现很凶悍。不过缺少的就是大规模的战争,相互配合同样很差,所以局部战场上表现比较亮眼,放在大规模的战役中则不行了。
王巨也没有想短时间就能将他们整合起来,看的是思想教育工作。
教育的重点有三条,第一条教导他们大家是平等的,他们不是身份卑贱的人,现在就有现成的例子,石城郡周边所有田地全部被均分了,让他们亲自观看乌蛮人的生活。
这也是王巨让姚麟专门挑选部曲兵的原因,他们是罗殿周边地区身份最卑微的群体,容易教导感化。
第二条教导他们先进的耕作技术,并且向他们说汉语,识一些汉字算术,让他们回去带着乡民进步。第三条便是灌输大宋才是天下共主,朝廷才能带着他们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而不是那些凶残的蛮酋们,不过效果如何,王巨也无法判断了,毕竟与广南西路两样的,一边是教导,一边是实现,王巨花费无数钱帛,加上大量免费劳力,兴修了许多农田水利。生活确实立竿见影地变好了,这种教育才有了说服力。但罗殿那边则不行了。
所以王巨只说了几句安慰话,什么我朝圣明,自祖宗起就推行了齐民之策,万民平等,没有卑贱高贵之分,因此你们来到这里,请安心放心,战斗结束后,会向你们发放相同的薪酬与奖励抚恤,当然,你们也要遵守军法。
然后就没有了。
琼娘低声问了一句:“这些人怎么甘心替那些酋长们卖命?”
想要使西南夷变好,王巨真没有什么好办法了,只能说变得略好一点,但不能称为好。
不过对待这群战俘确实也不差,来了,大家确实是相齐的,帐蓬、衣服、伙食、兵饷几乎完全一样,就是兵器差了一点,兵器是从交趾缴获的武器中留下质量较好的那批。后来大理陆续的战役,又缴获了大量器甲,不过九成器甲回炉了,仅留下一成。虽然不能与宋军的器甲相比,但比他们以前使用的那些武器好了不知多少倍。不过还有另外的原因,关健这些不是常备兵,大理战事结束,全部遣返回去的,其次,王巨手中的经费真的紧张啊!
差距的就是这个器甲。
可这么多天过去了,一个个多是瘦骨嶙峋,面黄饥瘦,活脱脱象一只只猴子。可想而知,他们以前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王巨说道:“琼娘,让你用刀叉吃饭,可以么?”
“这个挺麻烦的。”
“如果用手抓饭,不用刀叉,不用筷子呢?”
“那怎么可以?”
“可你想一想真腊那边。他们也一样,未见到过外面的世界,又如何知道自己过得是悲催的生活呢?”
所以王巨估猜他前世,天朝一直没有严禁养猪肉网、养猪吧、养猪周末,多半也是这个原因。虽然这些人用心是颠覆的,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对集权制度弊病的监督,况且圈养起来,影响也不大。
王巨让他们商业流通,以及对这些战俘的洗脑,其实就是这样,让他们接触外部世界,不然不要说当地恶劣的地形了,就是那种极度的落后,也无法治理。
“不知道那些土著在内地如何?”琼娘问。
相比于这些蛮人,那些土著更落后。
王巨说道:“要怎么看了,一看这些土著里有没有桀骜不驯的货色,特别是一些交趾人。二看主户是不是苛刻。只要主户不苛刻,土著里没有桀骜不驯之辈,就会太平无事。如果相反之,则必然有事发生。”
“不知道官家怎么想?”
“与官家无关,这个完全不用担心。”王巨道。
不过扯皮是必然了,已经开始了。王巨不久就接到一封诏书,诏书上说了三件事,一是让他见机行事,量力而行。也就是许胜不许败!
但这个真不能怪赵顼,毕竟大家对大理兴趣不大,甚至可以说整个大理还不如西夏一个南河套的地位。王巨用兵大理,朝廷不反对,就是最大支持了。
二是已经向章楶下了调令,并且还有若干官员,望王巨在这些官员到达后配合。另外又给了王巨加了一个官职,云南道行营马步军都总管经略招讨使。以后不用大理这个名称了,而是恢复到汉朝制度,重新成了云南。
得缀这个官,不然王巨稀里糊涂地用兵大理,这个规矩以后就坏掉了。这个官职缀后就代表着经朝廷同意,王巨才有权用兵大理的。
第三就是这些土著问题,在赵顼发出这道诏书之前,已经发生了十几起类似吴姓主户的惨案。
于是引起了许多人强烈的不满,但他们不大好说要仁爱了,正是因为仁爱,才有了王巨这个换人安置的举措,不过也有说法,那就是橘逾淮为枳。不是主户不好,不是土著不好,而是土著是南方岛国上的百姓,来到内陆后不能适应,所以屡屡发生冲突。因此请求赵顼将这些土著送回去。
赵顼写诏书,也不是要将他们送回去,而是询问。这个冲突太频繁了,太血腥了,并且又是在内陆,不是在前线战场上,往往一条人命都会引起州县官府重视,况且这些严重的血腥冲突。
因此问王巨怎么办?
王巨立即回奏,一是收复大理正式开始了。其次就专门讲这些土著。
王巨先讲了去年的几样物事,就象一小瓷瓶香水,按香味分成几个等级,一瓶一百文到二百文售给了市舶司,不是海商出的价格,而是市舶司与杭州一些富贾共同协商出来的价格,但在市面上售价却达到了两贯到十贯之间。
市舶司给的价格还有赚头,未来花卉种得多了,工艺进一步提高,成本或多或少也能压缩不少。但海外赚头很是可怜,当然,也不全进了内库的腰包,还有一部分利润让各个零售商拿走了。
不仅是香水,金漏与正气膏同样盈利很薄,不过后两者要稍稍好一点,正气膏交给市舶司与零售价相差了大约五到十倍,金漏则是十到二十倍,香水则相差了二十到一百倍。
这无疑证明市舶司给的价格太苛刻了。
所以各个海商们纷纷表示不满,王巨说话不管用了。
再则如何重新迁于海外,如果将这些土著迁于荒岛之上,往下一扔,不管不问,代价还会小一点。但也不能低估了其代价,这些人重新集结,各州又要骚动,官府又要派大批兵士押送,还要贴补大量的粮草。同时运向彼岸,必须重新动用大量海船,这些海船当真没有成本?一艘大型海船一次运载仅成本就得好几千贯,算算得多少艘海船才能装走。
还有呢,如果将这些土著丢在荒岛不管不问,不用多久,就会全部活活饿死,于其这样,不如直接在中原坑杀,还省得他们在半路上再遭一番罪。
第二个方法就是将后来迁徙过去的中原百姓重新迁徙回国,让他们的房屋粮食田地一起让给各个土著,那么这些土著就有了生路。不过这些内陆百姓必然不愿意,除非赔偿其损失,他们去了海外,地广人稀,一个个拼命地经营新家园,这么久过去了,每户都有一顷两顷以上的良田,宅子,器皿,如果要赔偿,一户不赔偿五百贯,这些百姓是不会乐意迁徙回来的。那么朝廷按户计算吧。
不过还有一个办法,陛下你是人君,君要臣死臣岂敢不死,强行下诏,让海商们倾家破产地这么做,所有费用也由他们自己负责,那么问题就解决了。
这真是办法吗?
就是秦始皇也不敢这么干!
这事儿继续扯着皮。
但还没有玩。
去年各个傔客建议绕过宋朝,将一些商货直接销售于海外,王巨默认了。
可无论怎么绕,绕不开宋朝这个市场。不要说海外有多大,恐怕将天竺、西亚与欧洲经济加到一块,都不及宋朝的经济。
于是王巨不动声色地下了一条命令,走私!
所有贵重货物,凡是属于市舶司榷香范畴之内的,全部走私。
也不仅仅是报复,主要是朝廷经济不困难了,但王巨经济却很困难。
另一个也这种暴利式的模式以后也会渐渐减少,比如珊瑚,它的作用比陆地上的蜜蜂还要重要,可以说是海洋上生态最重要的基石,既然海外打算认真经营,就不能严重破坏了。还有一些名贵生长缓慢的香料,砍掉一块就等于少掉一块。
就象司马光等人篡造的王安石三不畏。
王安石有类似的思想,但不会激进如此,更不敢公开吼出这三个不畏,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那么王安石还能成为史上有名的政治家么?
可后人不知道啊,九成人以为真是王安石说的。
于是支持王安石的人便说人言不足恤,老百姓眼光浅,所以不要考虑他们的议论。反对王安石的人则说,不谦卑的倾听人民心声,就不会是一个好政府。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简单的比喻,小贩子摆摊卖东西,可以说这些小贩子乃是百姓中活得最卑微的群体,真正的弱势群体,所以城管来了,他们便会说,俺要生活。但市民们不乐意了,这些小贩乱摆摊占了俺的道,影响了环境。
这时倒底听谁的声音?
不要说安置小贩的生计,那么多小贩,国家根本就没有那经济安置这些小贩的生计!美帝都不能禁止小贩,况且天朝。
再者国企改革,国家必须要轻装上阵,所以将经营不良的企业一起拍卖,那么国家经济好了,就可以投资基建,改善所有人的生活。可那些下岗工人却苦逼得一塌糊涂。
这时候又听谁的声音?
所以诸葛亮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不是不听,而是要“会听”,很深奥的学问……
再到祖宗不足法,支持的人说祖宗的规矩不一定要效仿,国家穷了,二祖来改革,这是对的,甚至说让一部分人带头富起来也是对的,但国家经济上了轨道,后面的人就得要立即注意贫富分化,以及贫富分化所产生的种种不公正公平公道,还有贫富分化所带来的拜金主义,道德败坏,官员贪污受贿……
这就是王巨所说的冬天必须要穿厚衣服,夏天只能穿薄衣服。
因时制宜地不断调节,国家才能健康的发展,那有一成不变的法?
但也不能将祖宗的一切打倒,没有祖宗就没有后人,或者打一个简单的比喻,做子女的超过父母,父母会很开心,但做子女的能将父母当猪狗看待么?甚至有时候还必须要适度地借鉴他们的智慧与经验。这才是真正的以史为鉴!
再到天变不足惧,或者换成另一名更有名的话,人定胜天!
人真能胜天吗?且看南河套、腾格里沙漠以及西域、大非川,这里以前都是水草丰美之所,但从宋朝起,就全部恶化了。这便是人定胜天的后果。
所以不能说天变不足畏,必须得畏惧,但不是草木皆兵的畏惧,也不是迷信地畏惧,更非是人定胜天,而是人要合理地顺天。
能说是环保,但也不能说教条式的环护,难不成让大家一起不吃饭,来还一个青山碧水?那叫环保么,是***!
其实还可以换成其他词语,适度、分寸……以及王巨所说的中庸。
今年还困难,但到明年不困难了,所以王巨也要适度地“环保”了。不但珊瑚,一些珍稀木材,也要合理的砍伐,而不是滥砍滥伐。
正是这种中庸思想,王巨今年让海船又带来了一样物事,那就是鸟粪。
售价有些高,一石四百贯,让许多人责骂,说这些海客们想钱想疯掉了。
其实真心不贵,论肥效鸟粪比化肥还要强,关健它还没有什么负作用,能有效地恢复“地力”。
并且从开采再到发酵,然后装船运到内陆,一石四百贯其实也赚不了多少钱。这就是国与民之间的中庸,一旦推广起来,会极大的增加粮食产量,给百姓更多的活路。否则王巨现在可不想推出这种物事。
不过这一年并不是为了销售,而是无偿地交给一些正派的主户,让他们试行使用。
鸟粪是小事,关健贵重货物一起走私掉了,并且以王巨现在手中的力量,官府想查都查不到。无疑内库等于一下子少掉近七百万贯收入。内库官员立即向赵顼禀报。
赵顼也傻了。
七百万贯,一个榷盐才有多少净收入?
他立即下诏让市舶司的官员询问,各个船上的主管回答简单,海外资源同样有限,前几年支持朝廷用兵,大肆开采,现在必须要保护了。
这无疑是推脱之词。
但是怎么查?
最少得查到,查不到如何处理?
赵顼这才想到了王巨那句话,朝廷贪得无厌,并且许多人弹劾指责,海商们不满了,反正做良民也没有落得好处,那么何必做良民?
有大臣建议得派官员去海外管理了。
管理就能堵住走私?或者说,如何管理?就象未来的云南路,大伙都不愿去,况且是海外。
不过那是几个月的事,眼下大理之战才是大家最关注的……
“高将军,难道你不认识了吗?”王巨讥讽道。
“参见殿下,”高升泰苦着脸说道。
但他心中却掀起了万丈巨浪,据他们所知,段氏直系子弟几乎都让杨义贞杀掉了,甚至几个出家为僧的都没有放过。大理还有不少姓段的,可那些姓段的管用吗?
怎么跑出来两个姓段的,并且这两个姓段的不但管用,而且很管用,因为段廉义无子,他的各个亲侄子都能算是皇储,段正明兄弟无疑也能算是皇储,并且段正明至少能排进前三位!
在其他段氏子弟没有下落的情况下,实际上段正明这时候就已经是大理的人君了。
什么叫正统,这兄弟俩才是真正的正统。
完了,完了,他心中想到。
“高升泰,是我让王少保出兵的。”段正明平静地说道。
对高家他可没有抱好感的,都是“乱臣贼子”。
“高升泰,你再替我向令尊再传一令,必须立即出兵与逆贼开战,以便将逆贼大军吸引在弄栋府境内,然后一举歼灭。”
高升泰心中很想说一句,你是谁啊,敢向我家下令。
不过从正统上,段正明确实还真有权向高家下令。
想到这里,他心中无言,挟天子以令诸候啊。
他只好说道:“喏。”
高升泰满是悲愤而来,却是满是担忧而去。
段正明问:“高家会不会投附少保?”
“世子,你是想他们投奔呢,还是想他们不投奔呢?”王巨玩味地问了一句。但在这问题上,两人观点几乎都是一致的,高家如果来投奔,王巨拿下大理会减少许多难度,站在段正明角度来看大理就会少死许多人,不过高家就不能对付了。高家如果不来投奔,王巨可以一劳永逸地将这个后患解决掉,段正明也巴不得这个仇家早点灭亡,如果不是高家,大理上下一心,王巨敢率大军西上吗?不过那样就会多死亡许多战士,也增加了王巨拿下大理的难度。
然而王巨话音一转道:“世子,不用多想了,高家不会来投奔的,毕竟他们手中还握有数兵大军,未到山穷水尽之时,他们如何愿意束手就擒呢?”其实王巨还真不想高家来投降,到时候王巨怎么办?
高智升可不是简单的一个人物,即便这个高升泰同样也不简单。
其实高家的选择只有两个,一是坐山观虎斗,这也不是王巨愿意看到的,他们手握着数万兵力在后面,王巨傻不成,不先解决高家,而去挑衅杨家?所以燕达与和斌两军一路过来一路搞土改与解决。
这样逼得高家只有一个选择,真正与杨家联手。
虽然看上去两家联手,力量进一步强壮,实际两家是世仇,这种联手不能当真的。至少不能盲目地开战,不过具体到如何打,那要看情况了。毕竟这不是在宋境。
王巨起身看了一下从罗殿征集过来的蛮兵。
其实论个体的战斗力,无论乌蛮,或者是罗殿蛮,自杞蛮与金齿百夷蛮,皆比广南西路征集的兵士强悍,特别是金齿百夷蛮,各部族不相统一,仇杀不断,许多战斗在战场上表现很凶悍。不过缺少的就是大规模的战争,相互配合同样很差,所以局部战场上表现比较亮眼,放在大规模的战役中则不行了。
王巨也没有想短时间就能将他们整合起来,看的是思想教育工作。
教育的重点有三条,第一条教导他们大家是平等的,他们不是身份卑贱的人,现在就有现成的例子,石城郡周边所有田地全部被均分了,让他们亲自观看乌蛮人的生活。
这也是王巨让姚麟专门挑选部曲兵的原因,他们是罗殿周边地区身份最卑微的群体,容易教导感化。
第二条教导他们先进的耕作技术,并且向他们说汉语,识一些汉字算术,让他们回去带着乡民进步。第三条便是灌输大宋才是天下共主,朝廷才能带着他们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而不是那些凶残的蛮酋们,不过效果如何,王巨也无法判断了,毕竟与广南西路两样的,一边是教导,一边是实现,王巨花费无数钱帛,加上大量免费劳力,兴修了许多农田水利。生活确实立竿见影地变好了,这种教育才有了说服力。但罗殿那边则不行了。
所以王巨只说了几句安慰话,什么我朝圣明,自祖宗起就推行了齐民之策,万民平等,没有卑贱高贵之分,因此你们来到这里,请安心放心,战斗结束后,会向你们发放相同的薪酬与奖励抚恤,当然,你们也要遵守军法。
然后就没有了。
琼娘低声问了一句:“这些人怎么甘心替那些酋长们卖命?”
想要使西南夷变好,王巨真没有什么好办法了,只能说变得略好一点,但不能称为好。
不过对待这群战俘确实也不差,来了,大家确实是相齐的,帐蓬、衣服、伙食、兵饷几乎完全一样,就是兵器差了一点,兵器是从交趾缴获的武器中留下质量较好的那批。后来大理陆续的战役,又缴获了大量器甲,不过九成器甲回炉了,仅留下一成。虽然不能与宋军的器甲相比,但比他们以前使用的那些武器好了不知多少倍。不过还有另外的原因,关健这些不是常备兵,大理战事结束,全部遣返回去的,其次,王巨手中的经费真的紧张啊!
差距的就是这个器甲。
可这么多天过去了,一个个多是瘦骨嶙峋,面黄饥瘦,活脱脱象一只只猴子。可想而知,他们以前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王巨说道:“琼娘,让你用刀叉吃饭,可以么?”
“这个挺麻烦的。”
“如果用手抓饭,不用刀叉,不用筷子呢?”
“那怎么可以?”
“可你想一想真腊那边。他们也一样,未见到过外面的世界,又如何知道自己过得是悲催的生活呢?”
所以王巨估猜他前世,天朝一直没有严禁养猪肉网、养猪吧、养猪周末,多半也是这个原因。虽然这些人用心是颠覆的,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对集权制度弊病的监督,况且圈养起来,影响也不大。
王巨让他们商业流通,以及对这些战俘的洗脑,其实就是这样,让他们接触外部世界,不然不要说当地恶劣的地形了,就是那种极度的落后,也无法治理。
“不知道那些土著在内地如何?”琼娘问。
相比于这些蛮人,那些土著更落后。
王巨说道:“要怎么看了,一看这些土著里有没有桀骜不驯的货色,特别是一些交趾人。二看主户是不是苛刻。只要主户不苛刻,土著里没有桀骜不驯之辈,就会太平无事。如果相反之,则必然有事发生。”
“不知道官家怎么想?”
“与官家无关,这个完全不用担心。”王巨道。
不过扯皮是必然了,已经开始了。王巨不久就接到一封诏书,诏书上说了三件事,一是让他见机行事,量力而行。也就是许胜不许败!
但这个真不能怪赵顼,毕竟大家对大理兴趣不大,甚至可以说整个大理还不如西夏一个南河套的地位。王巨用兵大理,朝廷不反对,就是最大支持了。
二是已经向章楶下了调令,并且还有若干官员,望王巨在这些官员到达后配合。另外又给了王巨加了一个官职,云南道行营马步军都总管经略招讨使。以后不用大理这个名称了,而是恢复到汉朝制度,重新成了云南。
得缀这个官,不然王巨稀里糊涂地用兵大理,这个规矩以后就坏掉了。这个官职缀后就代表着经朝廷同意,王巨才有权用兵大理的。
第三就是这些土著问题,在赵顼发出这道诏书之前,已经发生了十几起类似吴姓主户的惨案。
于是引起了许多人强烈的不满,但他们不大好说要仁爱了,正是因为仁爱,才有了王巨这个换人安置的举措,不过也有说法,那就是橘逾淮为枳。不是主户不好,不是土著不好,而是土著是南方岛国上的百姓,来到内陆后不能适应,所以屡屡发生冲突。因此请求赵顼将这些土著送回去。
赵顼写诏书,也不是要将他们送回去,而是询问。这个冲突太频繁了,太血腥了,并且又是在内陆,不是在前线战场上,往往一条人命都会引起州县官府重视,况且这些严重的血腥冲突。
因此问王巨怎么办?
王巨立即回奏,一是收复大理正式开始了。其次就专门讲这些土著。
王巨先讲了去年的几样物事,就象一小瓷瓶香水,按香味分成几个等级,一瓶一百文到二百文售给了市舶司,不是海商出的价格,而是市舶司与杭州一些富贾共同协商出来的价格,但在市面上售价却达到了两贯到十贯之间。
市舶司给的价格还有赚头,未来花卉种得多了,工艺进一步提高,成本或多或少也能压缩不少。但海外赚头很是可怜,当然,也不全进了内库的腰包,还有一部分利润让各个零售商拿走了。
不仅是香水,金漏与正气膏同样盈利很薄,不过后两者要稍稍好一点,正气膏交给市舶司与零售价相差了大约五到十倍,金漏则是十到二十倍,香水则相差了二十到一百倍。
这无疑证明市舶司给的价格太苛刻了。
所以各个海商们纷纷表示不满,王巨说话不管用了。
再则如何重新迁于海外,如果将这些土著迁于荒岛之上,往下一扔,不管不问,代价还会小一点。但也不能低估了其代价,这些人重新集结,各州又要骚动,官府又要派大批兵士押送,还要贴补大量的粮草。同时运向彼岸,必须重新动用大量海船,这些海船当真没有成本?一艘大型海船一次运载仅成本就得好几千贯,算算得多少艘海船才能装走。
还有呢,如果将这些土著丢在荒岛不管不问,不用多久,就会全部活活饿死,于其这样,不如直接在中原坑杀,还省得他们在半路上再遭一番罪。
第二个方法就是将后来迁徙过去的中原百姓重新迁徙回国,让他们的房屋粮食田地一起让给各个土著,那么这些土著就有了生路。不过这些内陆百姓必然不愿意,除非赔偿其损失,他们去了海外,地广人稀,一个个拼命地经营新家园,这么久过去了,每户都有一顷两顷以上的良田,宅子,器皿,如果要赔偿,一户不赔偿五百贯,这些百姓是不会乐意迁徙回来的。那么朝廷按户计算吧。
不过还有一个办法,陛下你是人君,君要臣死臣岂敢不死,强行下诏,让海商们倾家破产地这么做,所有费用也由他们自己负责,那么问题就解决了。
这真是办法吗?
就是秦始皇也不敢这么干!
这事儿继续扯着皮。
但还没有玩。
去年各个傔客建议绕过宋朝,将一些商货直接销售于海外,王巨默认了。
可无论怎么绕,绕不开宋朝这个市场。不要说海外有多大,恐怕将天竺、西亚与欧洲经济加到一块,都不及宋朝的经济。
于是王巨不动声色地下了一条命令,走私!
所有贵重货物,凡是属于市舶司榷香范畴之内的,全部走私。
也不仅仅是报复,主要是朝廷经济不困难了,但王巨经济却很困难。
另一个也这种暴利式的模式以后也会渐渐减少,比如珊瑚,它的作用比陆地上的蜜蜂还要重要,可以说是海洋上生态最重要的基石,既然海外打算认真经营,就不能严重破坏了。还有一些名贵生长缓慢的香料,砍掉一块就等于少掉一块。
就象司马光等人篡造的王安石三不畏。
王安石有类似的思想,但不会激进如此,更不敢公开吼出这三个不畏,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那么王安石还能成为史上有名的政治家么?
可后人不知道啊,九成人以为真是王安石说的。
于是支持王安石的人便说人言不足恤,老百姓眼光浅,所以不要考虑他们的议论。反对王安石的人则说,不谦卑的倾听人民心声,就不会是一个好政府。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简单的比喻,小贩子摆摊卖东西,可以说这些小贩子乃是百姓中活得最卑微的群体,真正的弱势群体,所以城管来了,他们便会说,俺要生活。但市民们不乐意了,这些小贩乱摆摊占了俺的道,影响了环境。
这时倒底听谁的声音?
不要说安置小贩的生计,那么多小贩,国家根本就没有那经济安置这些小贩的生计!美帝都不能禁止小贩,况且天朝。
再者国企改革,国家必须要轻装上阵,所以将经营不良的企业一起拍卖,那么国家经济好了,就可以投资基建,改善所有人的生活。可那些下岗工人却苦逼得一塌糊涂。
这时候又听谁的声音?
所以诸葛亮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不是不听,而是要“会听”,很深奥的学问……
再到祖宗不足法,支持的人说祖宗的规矩不一定要效仿,国家穷了,二祖来改革,这是对的,甚至说让一部分人带头富起来也是对的,但国家经济上了轨道,后面的人就得要立即注意贫富分化,以及贫富分化所产生的种种不公正公平公道,还有贫富分化所带来的拜金主义,道德败坏,官员贪污受贿……
这就是王巨所说的冬天必须要穿厚衣服,夏天只能穿薄衣服。
因时制宜地不断调节,国家才能健康的发展,那有一成不变的法?
但也不能将祖宗的一切打倒,没有祖宗就没有后人,或者打一个简单的比喻,做子女的超过父母,父母会很开心,但做子女的能将父母当猪狗看待么?甚至有时候还必须要适度地借鉴他们的智慧与经验。这才是真正的以史为鉴!
再到天变不足惧,或者换成另一名更有名的话,人定胜天!
人真能胜天吗?且看南河套、腾格里沙漠以及西域、大非川,这里以前都是水草丰美之所,但从宋朝起,就全部恶化了。这便是人定胜天的后果。
所以不能说天变不足畏,必须得畏惧,但不是草木皆兵的畏惧,也不是迷信地畏惧,更非是人定胜天,而是人要合理地顺天。
能说是环保,但也不能说教条式的环护,难不成让大家一起不吃饭,来还一个青山碧水?那叫环保么,是***!
其实还可以换成其他词语,适度、分寸……以及王巨所说的中庸。
今年还困难,但到明年不困难了,所以王巨也要适度地“环保”了。不但珊瑚,一些珍稀木材,也要合理的砍伐,而不是滥砍滥伐。
正是这种中庸思想,王巨今年让海船又带来了一样物事,那就是鸟粪。
售价有些高,一石四百贯,让许多人责骂,说这些海客们想钱想疯掉了。
其实真心不贵,论肥效鸟粪比化肥还要强,关健它还没有什么负作用,能有效地恢复“地力”。
并且从开采再到发酵,然后装船运到内陆,一石四百贯其实也赚不了多少钱。这就是国与民之间的中庸,一旦推广起来,会极大的增加粮食产量,给百姓更多的活路。否则王巨现在可不想推出这种物事。
不过这一年并不是为了销售,而是无偿地交给一些正派的主户,让他们试行使用。
鸟粪是小事,关健贵重货物一起走私掉了,并且以王巨现在手中的力量,官府想查都查不到。无疑内库等于一下子少掉近七百万贯收入。内库官员立即向赵顼禀报。
赵顼也傻了。
七百万贯,一个榷盐才有多少净收入?
他立即下诏让市舶司的官员询问,各个船上的主管回答简单,海外资源同样有限,前几年支持朝廷用兵,大肆开采,现在必须要保护了。
这无疑是推脱之词。
但是怎么查?
最少得查到,查不到如何处理?
赵顼这才想到了王巨那句话,朝廷贪得无厌,并且许多人弹劾指责,海商们不满了,反正做良民也没有落得好处,那么何必做良民?
有大臣建议得派官员去海外管理了。
管理就能堵住走私?或者说,如何管理?就象未来的云南路,大伙都不愿去,况且是海外。
不过那是几个月的事,眼下大理之战才是大家最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