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最近更新:快穿:白月光又撕了炮灰剧本
谁家正经宿主日常被攻略?(快穿)
快穿:笨蛋美人也要攻略
[快穿]每个世界遇到的都是变态
叛逃之后(西幻nph)
【快穿】娇娇
穿成总受的白月光妻子(背德 强制1v3)
缚剑(修仙NPH)
犯贱
点击排行:皎皎 po全文阅读
(快穿)插足者
快穿之渣女翻车纪事[H]
穿成男主白月光(快穿,nph)
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
穿书之欲欲仙途(NP)
状元的小公主 po
爱意收集攻略(H)
清纯女主的被肏日常(纯肉NP)
第1567章 真正驾驭这群铁马
在仔细看了一遍这款即将闻名世界几十年的坦克后,杨震钻进驾驶员位置,仔细观察了一遍驾驶结构。在边上驾驶员略微指点之下,便开动了坦克。只是开着这辆苏军最新式的中型坦克,围绕着训练场一圈跑回来之后,杨震却觉得两条胳膊都有些抬不起来了。
而在复杂地形行驶的时候,他发现这种坦克只能在棱线部位行进。如果在坡度略大的地区行驶,整个坦克有滑下来的危险。这个新的发现,还是他以前所不知道的。而且这种坦克对复杂地形的机动能力,远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好。不过按照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已经做得相对来说不错了。
四档变速箱的设计和结构让每一次换挡,都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好在也许是新车,还没有出现换挡得用大锤砸才能顺利换挡的情况。不过即便是这样,十几公里的一圈跑下来杨震也是有些腰酸背痛的感觉。
等从驾驶室跳出来之后,杨震甩了甩因为换挡时过于吃力,而弄得有些酸疼的胳膊,略微调整了一下被极其恶劣的减震系统震的有些发麻的身体,不由的转过头对身边的陈翰章苦笑道:“开这玩意,还真是一件力气活。可能是太时间没有锻炼过了,这只开了这么一会,就有些受不了了。”
“这款坦克虽说防护力和火炮,以及机动性要比我们原来使用的t二六坦克强的多。但这驾驶条件非但没有进步,反倒是更加落后了。开这么一个玩意上战场,可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情。”
对于杨震的感叹,边上的陈翰章也深有感触的道:“一号,这种坦克在机动性上那都好,特别是宽大的履带,很适合雪地上行驶。有一定的涉水能力,一般的浅水河流这种坦克可以不比进行任何的准备,直接行驶过去。”
“就是它的变速箱和驾驶结构,实在是太落后了。换挡对驾驶员的体力,绝对是一个考验。这车里面的震动和噪音,对人的身体和耳朵也是一个折磨。开这玩意,比开t二六坦克,尤其是与bt坦克相比,要多费不少的力气。”
“不过这种坦克最大的优势是油箱的装载能力很长,柴油发动机与汽油机相比,对燃料的消耗也要低很多。也就是说最大的行驶距离,远远超过我们目前使用的所有坦克。就是刚接收的英制坦克,也远远的比不上。很适合进行远程长途奔袭时,中途缺少油料补给站的情况。”
“只是这个震动和噪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次行进距离。如果一次性跑完最大航程,咱们的驾驶员和乘员,都只能让人从车内拖出来,更别说进行战斗了。经过我们的实践,最多一次行驶一百公里,乘员组必须要出来休息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来恢复体力和精力。”
“一号,我刚才仔细的琢磨了一下,您说的对。这种坦克在远射程的时候,车体震动再加上落后的观瞄系统,导致射击的精度还是太差了。在我军一部已经与其纠缠在一起的情况之下,很难避免误伤到我们自己人。我们采取的战术,反倒是限制了这种坦克自身的性能。”
“与其这样,还不如利用其皮坚肉厚的优势,与敌军贴身打近战。别说日军的三七坦克炮,就是最新的九七式坦克上的五十七毫米榴弹炮,也很难在近距离击穿我们的新式坦克。”
对于陈翰章的答复,杨震没有回答他。这种新式坦克怎么运用,自己已经为他们点了出来,但是究竟能够领悟多少,还得靠他们自己。一支部队的成长,靠的不是上级婆婆妈妈的什么都管,管的过死、过严,更多的还是要靠他们自己独立去思考、去领悟。
杨震没有给予陈翰章的话任何的评价,而是指了指眼前的这款坦克道:“这种坦克,你们要抓紧时间熟悉。熊大缜那边,已经开始进行炮弹的生产。估计一月初之前,就能够补充足够的炮弹。现在有了全套的图纸和充足的原材料,生产速度应该不会慢到哪里去。”
“不过这种坦克大改是来不及了,但是一些必要的小规模改进,我想还是可以做到的。炮塔上加装指挥塔和高射机枪,在车体上焊接一些小型的扶手,让步兵可以在跟随坦克行进的时候搭乘坦克。”
“这个师的摩托化步兵团装备的还主要是轮式卡车,在通过复杂地形的时候,通行能力很差。有了这些扶手,步兵可以搭乘坦克共同突击,至少可以跟的上坦克的行进速度,同时在面对步兵的时候,可以掩护坦克随时清理敌军的步兵,以及利用坦克上的装甲掩护自己。”
说罢,杨震让陈翰章将基地警卫营的一个步兵班调了过来。让他们做到坦克后面发动机的位置上,随同坦克进行了一次步坦协同冲击的小型演练。只不过因为坦克上没有扶手,坦克开的很慢,生怕把上面搭载的步兵给甩下来。
看着眼前的情况,陈翰章微微琢磨了一下之后点了点头道:“一号,扶手的焊接,不用军工部门来,我们自己就可以搞定。这个基地还有一些建设基地时候剩余的钢筋,给我们两天的时间,这九十辆坦克就可以完成改装。”
“这样一来在大范围机动的时候,步兵搭乘汽车跟随坦克行进。一旦进入作战地域,步兵下车后就可以利用坦克的装甲掩护,减少步兵在敌人密集步兵火力下的伤亡率。同时步兵也跟得上坦克推进的速度,保护坦克不受敌军步兵的威胁。”
陈翰章能够举一反三,到是没有出乎杨震的预料。以陈翰章的眼光和能力,也许受制于时代和原有条件的限制,可能会显得略微狭窄一点。但是如果能够给他一点助力,为他捅开那层窗户纸,他将绝对成为一条翻云覆雨的龙。
这种军政双全的人才别说抗联,就是放眼全军又有多少?而且陈翰章眼光的长远性,也非一般的干部能够相比的。对新战术和新战法的接受速度,尤其是新装备的接受程度,远远超过一般的军事干部。不仅仅是他肯下决心去钻研,去考虑和琢磨,更重要的是他有自己独特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
杨震当初钦点他来担任抗联第一任装甲兵司令员,负责组建装甲兵,可并非是单单看他在朝鲜战场上的表现。而且在组建装甲兵司令部的时候,因为全军正在扩编,缺少政工干部,所有的军政都是他在一肩挑。
但至少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他没有让自己失望,做的相当的出色。对于这样的人才来说,很多他没有想到的问题,只要适当的点一下就足够了。而且术有专攻,杨震对于装甲兵使用也就知道一个大概,在一些必要的细节上也不是很清楚。
所以杨震一向认为自己管的太多,只能过于束缚下面的手脚,制约他们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自己明白和清楚的方面,在必要的时候提醒一下是必须的。但是也就是适当的提醒一下而已,再多就没有那个必要了。
拍着t三四坦克厚重的装甲,杨震道:“改装的时候,你们要注意一下,让部队即便能拽着扶手保证身体不被高速冲击的坦克甩下去,也要保证随车的战士还能射击,以及上下车的方便。”
“还有此次英国人转让过来的所有意大利制造的坦克,都是已经落后的破烂货。皮薄不说,还相当的不可靠。即便是英国人已经为它们更换了火炮,但是性能依旧很落后。一旦上了战场,那不是让我们的坦克手去作战,是让他们送死。”
“总部已经从中挑选出一部分送到军工厂去掉炮塔,加装七十五毫米野炮,改装为自行火炮。并安装高射炮,改成自行高炮,装甲一师是第一个配备的单位。等改装计划完成之后,装甲一师所属炮兵团将会下辖两个十二辆的自行火炮营,一个牵引式的一百毫米榴弹炮营,以及一个火箭炮营。”
“这样装甲一师将率先在全军都实现机械化和摩托化,淘汰全部的骡马,机动能力也得到了进步一的增强。但是我很担心那,你们的机械保养能力,以及指挥员的军事素养,能不能支撑这么大一支机械化部队作战。”
“机械化部队作战,除了战场和兵员训练等一些因素之外,首要的就是后勤保障以及维修保障能力。总部现在给你们搞来了铁马,配齐了马鞍和所有的器具,但是这群铁马你们能不能真正驾驭得了,关键还要靠你们自己。”
“现在装备搞上去了,但是你们的维修保养能力一定要跟上。尤其是战场抢修能力,必须得到加强。我不希望前一阶段会战之中,那些在迂回途中出现机械故障的坦克,到战役全部结束,还没有能够维修好。搞长途奔袭,一路到处都是抛锚的坦克情况再一次出现。”
“你们都是装甲兵的高级指挥员,也是奠基者。当初我之所以组建装甲兵司令部,就是为了更好的调动人力和物力,同时也更好的完成我们从单一的步兵和炮兵,向多兵种联合作战方面转变。”
“你们一定要具备相对应的眼光和能力,才能达到总部对你们的要求。而这其中,不单单是战场上的表现。更多的是具备一名综合指挥员,所必备的综合素质。后勤、技术,也是你们所必须掌握的能力。当然术有专攻,你们不需要样样精通,但是必须要了解。”
“一种坦克的发动机马力有多大,最大的行驶距离是多远。一旦出现故障,该怎么去排除,会不会影响继续战斗。你们这些高级指挥员,心里面都要有一个度。不能一出现问题,两眼茫然什么都不知道。”
“对于装甲兵这种技术复杂性的军兵种,你们不仅要考虑战术该怎么运用,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提高技术保养能力。才能让我们这些铁马,真正的驰骋战场。驾驭好这些铁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1568章 主战坦克
杨震提出的要加强维修和保养能力的要求,陈翰章也点头道:“一号,这个道理我明白。这些钢铁战马,虽然是钢铁制造,但是也需要和战马一样养护。没有了必要的养护,和普通的战马一样会趴窝的。”
“也正是考虑到这些问题,我们除了在两个装甲师组建了直属维修营之外,每个团也配备了一个维修保障营,各个营也配备了一个抢修排。分别负责大修、中修、小修,以及日常的维修保养。”
“不过我们的技术实力,还是相当有限的。一号,您知道原来我们的装甲兵只有两个旅,不过是两个维修保养营,五个保养连的编制。就算是我们在培养维修和保障人员的时候,按照一带五的比例进行超额培养。”
“但是现在部队一下子扩编为两个师,外加两个旅以及几个独立营团,总数达到了七百多辆坦克和装甲车辆的兵力,可以说一下子翻了几番。而且发动机型号复杂,有汽油机、柴油机。有的还是航空发动机改装过来的,需要配备高辛烷值的燃油才能启动。”
“这种情况之下原有的技术维修人员,面对着几乎是翻了一番的装甲数量,现在多少有不够用。我们现在的维修和保障人员,只能尽全力保障两个作为主要拳头的装甲师。至于其他的两个旅,只能改为编成一个实际为排级规模的维修保障连。”
“一号,这已经是我们在还要保证后方坦克大修厂维持运转的前提之下,目前能调动的所有维修保障人员了。再多一些,实在是凑不出来。至少在短时间之内,是没有办法保证全部满编。”
“部队的规模扩充太快,但是受制于我们的底子太过于薄弱,技术能力却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技术人员不是经过几个月训练就能上战场普通的步兵,没有长时间的培养很难达到要求。”
“咱们的技术人员,又普遍文化水平都相对偏低。想要培养出来合格的技术人才,所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您不能指望一个三角板都不会用,甚至不清楚什么东西的人,在短时间之内就会去维修一部汽油发动机。”
想起正在接收的英制坦克,陈翰章摇了摇头道:“现在最关键的是,随着新装备的到来,维修保养所需的技术也越来越复杂。苏制坦克和英制坦克各方面的保养和维修,完全是两个体系。这对我们的要求,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尤其是玛蒂尔达二步兵坦克,其发动机居然是两台九十五马力发动机并联组成的,其结构更加复杂,对维修和保养的要求也更高。一旦一台发动机出现故障,整个坦克就必须要停下来进行大修。”
“的确,两台发动机并联,一台被打坏另外一台,还可以勉强维持坦克的最起码的机动能力。但是这种结构,实在是太他妈的让后勤维修保养人员头疼了。两台并联发动机就那么一点的优势,也被过于过于复杂的结构难以修理的劣势给抵消的一干二净了。”
“一号,我真的很是搞不明白英国人怎么想的。明明有大马力的发动机,非要用两台小马力发动机并联,去作为一种主力坦克的动力。十字军巡洋坦克的一台三百四十马力的发动机,足够顶的上四台玛蒂尔达步兵坦克的发动机。”
“而偏偏马力小的坦克,却搞了那么厚重的装甲和庞大的体积。弄的即便是在平地最大时速也不过二十公里,还没有马车快。而属于苏式快速坦克性质的十字军坦克却是动力过剩,如果不顾及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甚至比汽车跑的还快。”
“这种坦克在抵达的时候,我曾经试驾过。曾经一口气开到六十公里最大时速,这还是我担心开的太快,减少发动机使用寿命,而有意识的控制坦克的速度。如果真正的放开了跑,我想这速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最关键的是这种坦克,人机功效要比苏制坦克好的多。机动性能,也是我们目前所有坦克之中最好的。二百公里跑下来,并不比开汽车累到哪里去。别说这种t三四坦克,就是bt快速坦克也比不上。”
“装甲在运抵我们这里之前,也经过一定的改进和增强。虽说防护性还不如t三四坦克,但是作为快速突破的坦克,要比我们原来使用的bt七快速坦克要强的多。速度快,装甲厚度在对付日军人的时候也还勉强够用。”
“同时过于充沛的动力,以及相对牢固的结构,使得这种坦克我们还有进一步升级的空间。与那种除了装甲厚之外,几乎是一无是处的马尔蒂达坦克相比,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坦克。”
“一号,您能不能与英国人协调一下,将给我们的玛蒂尔达坦克,都换成十字军巡洋坦克?玛蒂尔达坦克,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不适用。咱们国内的地形复杂,这种坦克机动性能又差,尤其是在通过积雪和复杂地形的时候,简直就是寸步难行。”
“冬季作战坦克两侧的裙板,经常被雪快给堵死,使得坦克的行走系统也随之被堵死。在冬季作战,乘员还得不时冒着敌军的炮火,下来清除裙板和行走系统之间的雪块。还有悬挂系统,也经常在严寒的天气之下被冻住。”
“到了夏天,我估计按照咱们国内恶劣的,基本上都是土路的道路环境。这种坦克冬天出的毛病,在夏天也一样会出现。不过差别在冬天的雪块,到了夏天恐怕就是大量的淤泥了。我们大多数的土质公路一到雨季,就会成为一个烂泥塘。就这种坦克的结构,没有麻烦那就怪了。”
“英国人同时搞出这两种坦克,也不嫌麻烦。他们完全可以使用十字军坦克的发动机,提升玛蒂尔达步兵坦克的性能。或是用马尔蒂达坦克厚重的装甲,改进十字军坦克的防护性。将二者取长补短,合二为一吗。”
陈翰章的抱怨,让杨震笑了笑道:“坦克是一战时期,才出现的新型武器装备。在一战结束之后,打的民穷财尽的西方大国,又在拼命的压缩军费恢复元气,中间几乎停顿发展了十多年。”
“导致直到欧洲战场战事全面爆发,世界各国对坦克这种还比较新鲜的武器装备怎么运用,依旧都处在摸索期。而且依据一战经验,坦克这种武器装备,不是用来对付同类的,而是对付步兵阵地的。怎么样能快速突破敌军设防阵地,才是各国对坦克战术研究的最终目标。”
“各国都在根据自己在一战之中使用坦克的经验,不断的在摸索坦克研发和制造技术。火力、防护力、机动性,这坦克的三大要素,究竟该怎么去平衡,并无一个明确的借鉴。而且之前的技术发展,也使得这三大要素很难取得平衡。”
“要么在当时反坦克火力之下,保证防护力搞出这种装甲厚,但是行动缓慢的步兵坦克和重型坦克。要么保证机动性,搞出巡洋坦克和轻型坦克。至于火力,大家一样都是和反坦克炮看齐的。不是没有能力研制更大口径的坦克炮,而是大家觉得都没有必要。”
“也不是没有两者兼容的坦克,但是这种坦克因为受制于目前冶金技术和发动机制造技术,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那就是可靠性相当的差。苏联人有种重型坦克,到是弄的装甲也厚,理论上的形势速度也可以。但是可靠性,只能是别说了。所以大部分的国家,在两者无法兼顾的情况之下,分别搞出轻型和重型坦克来,分别应对两种不同的战术。”
“相对于其他国家轻重坦克并举的情况来说,英国人则干脆搞出了两种坦克。一种坦克装甲薄,但是机动性能好,可以利用速度迂回包抄敌军阵地的侧翼。一种是掩护速度与步兵推进速度相等,专门用来掩护步兵从正面突破。”
“这与苏联人研制t二八多炮塔中型坦克和t二六轻型坦克的同时,还研制了快速的bt型号坦克可以说异曲同工。大家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突破敌军即设阵地上,而没有考虑到对敌人坦克作战。大家的主要精力,都是放在了与守军阵地的反坦克炮作战。”
“所以大家都将坦克作为传统兵种附属装备使用,要么配备给步兵实施正面强攻,编入步兵序列。要么配置给骑兵,与骑兵的机动性配合实施侧翼包抄。英国人的这种做法,也是跟着当时的世界潮流走。其实也不过就是一个名字,两种叫法而已。”
“其实最早将坦克独立编成作战集群,步兵配属给坦克还是苏联人。只不过他们因为政治的原因,走了很大的一段弯路,才让德国人走到了前面而已。直到此次欧洲会战,德军运用坦克集中单独实施快速突破,才让全世界的军队梦醒。”
“只不过固有的研制体系,在短时间之内很难得到改变而已。其实德国人的坦克集群,也不是为了对付敌国的坦克准备的。他们只是将原来配属给步兵的坦克,集中到一起使用,增强的突破能力而已。德国人的战术是先进的,但是他们的装备研发理念,也不过与其他国家相同,并未比苏联人强到那里去。”
“这次世界大战对于战术的更新和变化,快的让人措手不及。与一战大家守着阵地大打战壕战的传统模式相比,大范围的空地一体化穿插成了主要作战模式。大家统统都挨了对方一顿胖揍之后,才发现最好的反坦克武器还是坦克。”
“在未来,不管是轻型坦克和重型坦克,还是巡洋坦克或是步兵坦克,这些过于剑走极端的坦克,都将会注定被淘汰的。像t三四坦克这种火力、机动、防护性相对来说平衡一些的中型坦克,才会成为主要的坦克发展潮流。”
“最早的苏联人,眼下在苏德战场上吃了大亏的德国人和英国人,包括在不远的将来参战的美国人,都会以中型坦克为主要装甲力量。这种将会是未来坦克主要发展潮流,将在战场上承担主要作战任务以及作为主要坦克装备的坦克,我们完全可以称之为主战坦克。”
第1569章 真正解决困境的方法
说到这里,杨震看了看面前已经完成当天训练计划,现在已经排的整整齐齐两个完整坦克团的苏制坦克,摇了摇头道:“对于英国人来说,面对着现在北非战场,未来的欧洲战场德国人庞大装甲集群的巨大压力,他们不会将性能最好的坦克给我们。”
“像这种他们已经陆续开始淘汰的玛蒂尔达二型坦克和十字军巡洋坦克,才会转交给我们。你们看着吧,等到不远的未来,美制性能优良的中型坦克大量生产出来之后,我们将会与英国人和苏联人,争夺美国援助的配额。”
“英国人为了搞到性能更加优秀的美制坦克,肯定会采取一些花样。我估计这些英国坦克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成为对我们的主要援助装备。至于我们自己制造的坦克,你还得等待。”
“不过那些英国坦克,在面对德国人的时候,也许是已经落后了。但是对付日本人,性能还是足够了。也许是对手不同,日本人的坦克不仅更加不适合反坦克作战,其实连担负掩护步兵攻击的任务都很勉强。”
“装备的都是更适合火力压制的榴弹炮,而不是与坦克作战的加农炮。最大口径五十七毫米榴弹炮,穿甲能力还不如我们的t二六坦克,甚至装备更多的是连火炮都没有的九四式装甲车。面对这样的对手,这些装备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还是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的。”
“所以,你们不要考虑这些装备的缺点这样或是那样的多。而是要尽快的熟悉这种坦克性能,想办法通过战术的运用,避开它们的弱点。争取早日让它们投入到战场上,发挥最大的威力,成为对付日军的利器。”
“老陈,总部会想办法为你们争取性能先进的装备。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装备,能不能成为一种打击日军有力武器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在你们这些使用的人身上。人无决胜之心,到了战场上贪生怕死,给他们什么样的装备,都最终都只能成为一堆废铁。”
“对于这些美英苏提供的坦克,无论他们有什么缺点,你们都要接受并熟悉。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发挥他们最大的威力。总之一句话,能杀鬼子的武器,就是好武器。能在战场上减少我们牺牲的装备,就是最好的装备。”
“不能因为这些装备有这样和那样的缺点,我们就不愿意接受,也不愿意去熟悉它们。这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武器装备,更没有完美无缺的战术。所以无论接收到什么样的装备,你们的心态一定要摆正。既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弃之如敝屐。”
“技术保障人员不够,就想法子自己培养吗。在培养的程序上,多动动脑筋、想想办法。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你们装甲兵是出了航空兵之外,全军重点知识分子调拨对象。我想我们只要努力,还是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你之前依托正在建设的坦克制造厂,培养技术人员的办法不是很好吗。为什么不继续?文化程度低不要紧,我们多少人入伍之前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就那么一点文化还是到部队之后学习的。既然我们能把一个字不识的人培养成高级指挥员,那么为什么他们里面就不能培养出技术人员?”
其实陈翰章也就是发发牢骚,这些坦克虽说各自有各自的毛病。但要是真的不给他,都调拨给步兵部队,恐怕他这个装甲兵司令非得尥蹶子不可。杨震既然已经将话说的如此之透,以陈翰章的为人自然闭嘴不会在谈。
至于技术保障人员不够的问题,的确是实情,但是也并非一点解决的办法没有。早在装甲兵刚一成立,他就从机关和后勤人员之中选派了一批伪满国小毕业的干部和战士,到苏联援建的坦克生产厂去学习。
虽说坦克生产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彻底的完成建设,而且也未生产出一辆的坦克。但是他的装甲兵依托工厂苏联技术人员办的生产技术培训班,第一批就培养出来二百名维修保障人员。而且这个模式,到现在还在进行着。
而后期军区调拨给他们的伪满国中文化程度的新兵,他都是一半按照作战干部,一半按照技术干部培养的。而且采取了以老带新,加快培养速度的办法。但是面对着一下子扩大了不少的装甲兵编制和装备数量,目前技术保障人员的确数量不算充足,但是也足以满足军区扩编的几支拳头部队最基本的需要。
他这番叫苦,实际上与当初的熊大缜目标却是差不多。就是想要杨震在知识分子调拨数量上给开点口子,多给装甲兵分配一些至少也是国中毕业生文化程度的新兵来。没有办法,按照军区调拨的那些数量,对于正处于飞速发展中,如饥似渴的装甲兵来说,远远的满足不了需要。
至少按照他在上月底军区高级干部通风会上,了解到抗联与美英苏达成了援助协议之后,返回部队立即亲自着手制定的装甲兵发展规划来说,真的是满足不了需要。走一步,看三步这种棋盘上,也是人生的哲理,下的一手好棋的陈翰章还是记得很清楚的。
没有办法,战争不等人,时间不等人。如果他有苏联人在战前那么长时间和平建设时间,可以稳扎稳打的一步步去进行,他也不会这么着急。但是现在的形势,却给不了他那么多的时间去步步为营。
只要一号开口了,政委和东北局那边肯定是基本上一路顺风。所以陈翰章在叫完苦之后,就一直很期待的看着杨震。盼着杨震点头,答应在征兵的时候,对于国中毕业生文化标准的新兵分配上给装甲兵一定的照顾。
他之所以抱怨英国坦克,只不过是抛砖引玉的一种手段而已。自从军以来,无论再大的压力,再困难的情况,也从来没有主动叫过苦的陈翰章。这次多少有些唠唠叨叨的抱怨,尽管也是事出有因,但也的确是开天辟地。
只是杨震在这件事情上,却是好像什么都没有听出来一样闭口不谈。只是和他这个装甲兵司令谈了一下坦克发展历史,顺便给面前的这种苏制中型坦克,起了一个主战坦克的新名字。至于维修保障人员的缺口,却是明白的告诉他自力更生。
杨震既然已经变相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以陈翰章为人也就闭口不敢再多言。熊大缜因为这件事情,多次碰了一鼻子灰的结果,他陈翰章还是很了解的。一号既然闭口不谈,那么就是这件事情上没有商量的余地。
尽管他很清楚对于自己的那番抱怨,一号绝对是听的出来并非无的放矢。但一号没有吐口,恐怕是军区在这件事情上也确实为难。陈翰章不是没脸没皮的熊大缜,杨震既然避而谈,也知道目前实际情况的他,也就没有在继续叫苦。
在仔细看了一遍这款即将闻名世界几十年的坦克后,杨震钻进驾驶员位置,仔细观察了一遍驾驶结构。在边上驾驶员略微指点之下,便开动了坦克。只是开着这辆苏军最新式的中型坦克,围绕着训练场一圈跑回来之后,杨震却觉得两条胳膊都有些抬不起来了。
而在复杂地形行驶的时候,他发现这种坦克只能在棱线部位行进。如果在坡度略大的地区行驶,整个坦克有滑下来的危险。这个新的发现,还是他以前所不知道的。而且这种坦克对复杂地形的机动能力,远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好。不过按照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已经做得相对来说不错了。
四档变速箱的设计和结构让每一次换挡,都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好在也许是新车,还没有出现换挡得用大锤砸才能顺利换挡的情况。不过即便是这样,十几公里的一圈跑下来杨震也是有些腰酸背痛的感觉。
等从驾驶室跳出来之后,杨震甩了甩因为换挡时过于吃力,而弄得有些酸疼的胳膊,略微调整了一下被极其恶劣的减震系统震的有些发麻的身体,不由的转过头对身边的陈翰章苦笑道:“开这玩意,还真是一件力气活。可能是太时间没有锻炼过了,这只开了这么一会,就有些受不了了。”
“这款坦克虽说防护力和火炮,以及机动性要比我们原来使用的t二六坦克强的多。但这驾驶条件非但没有进步,反倒是更加落后了。开这么一个玩意上战场,可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情。”
对于杨震的感叹,边上的陈翰章也深有感触的道:“一号,这种坦克在机动性上那都好,特别是宽大的履带,很适合雪地上行驶。有一定的涉水能力,一般的浅水河流这种坦克可以不比进行任何的准备,直接行驶过去。”
“就是它的变速箱和驾驶结构,实在是太落后了。换挡对驾驶员的体力,绝对是一个考验。这车里面的震动和噪音,对人的身体和耳朵也是一个折磨。开这玩意,比开t二六坦克,尤其是与bt坦克相比,要多费不少的力气。”
“不过这种坦克最大的优势是油箱的装载能力很长,柴油发动机与汽油机相比,对燃料的消耗也要低很多。也就是说最大的行驶距离,远远超过我们目前使用的所有坦克。就是刚接收的英制坦克,也远远的比不上。很适合进行远程长途奔袭时,中途缺少油料补给站的情况。”
“只是这个震动和噪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次行进距离。如果一次性跑完最大航程,咱们的驾驶员和乘员,都只能让人从车内拖出来,更别说进行战斗了。经过我们的实践,最多一次行驶一百公里,乘员组必须要出来休息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来恢复体力和精力。”
“一号,我刚才仔细的琢磨了一下,您说的对。这种坦克在远射程的时候,车体震动再加上落后的观瞄系统,导致射击的精度还是太差了。在我军一部已经与其纠缠在一起的情况之下,很难避免误伤到我们自己人。我们采取的战术,反倒是限制了这种坦克自身的性能。”
“与其这样,还不如利用其皮坚肉厚的优势,与敌军贴身打近战。别说日军的三七坦克炮,就是最新的九七式坦克上的五十七毫米榴弹炮,也很难在近距离击穿我们的新式坦克。”
对于陈翰章的答复,杨震没有回答他。这种新式坦克怎么运用,自己已经为他们点了出来,但是究竟能够领悟多少,还得靠他们自己。一支部队的成长,靠的不是上级婆婆妈妈的什么都管,管的过死、过严,更多的还是要靠他们自己独立去思考、去领悟。
杨震没有给予陈翰章的话任何的评价,而是指了指眼前的这款坦克道:“这种坦克,你们要抓紧时间熟悉。熊大缜那边,已经开始进行炮弹的生产。估计一月初之前,就能够补充足够的炮弹。现在有了全套的图纸和充足的原材料,生产速度应该不会慢到哪里去。”
“不过这种坦克大改是来不及了,但是一些必要的小规模改进,我想还是可以做到的。炮塔上加装指挥塔和高射机枪,在车体上焊接一些小型的扶手,让步兵可以在跟随坦克行进的时候搭乘坦克。”
“这个师的摩托化步兵团装备的还主要是轮式卡车,在通过复杂地形的时候,通行能力很差。有了这些扶手,步兵可以搭乘坦克共同突击,至少可以跟的上坦克的行进速度,同时在面对步兵的时候,可以掩护坦克随时清理敌军的步兵,以及利用坦克上的装甲掩护自己。”
说罢,杨震让陈翰章将基地警卫营的一个步兵班调了过来。让他们做到坦克后面发动机的位置上,随同坦克进行了一次步坦协同冲击的小型演练。只不过因为坦克上没有扶手,坦克开的很慢,生怕把上面搭载的步兵给甩下来。
看着眼前的情况,陈翰章微微琢磨了一下之后点了点头道:“一号,扶手的焊接,不用军工部门来,我们自己就可以搞定。这个基地还有一些建设基地时候剩余的钢筋,给我们两天的时间,这九十辆坦克就可以完成改装。”
“这样一来在大范围机动的时候,步兵搭乘汽车跟随坦克行进。一旦进入作战地域,步兵下车后就可以利用坦克的装甲掩护,减少步兵在敌人密集步兵火力下的伤亡率。同时步兵也跟得上坦克推进的速度,保护坦克不受敌军步兵的威胁。”
陈翰章能够举一反三,到是没有出乎杨震的预料。以陈翰章的眼光和能力,也许受制于时代和原有条件的限制,可能会显得略微狭窄一点。但是如果能够给他一点助力,为他捅开那层窗户纸,他将绝对成为一条翻云覆雨的龙。
这种军政双全的人才别说抗联,就是放眼全军又有多少?而且陈翰章眼光的长远性,也非一般的干部能够相比的。对新战术和新战法的接受速度,尤其是新装备的接受程度,远远超过一般的军事干部。不仅仅是他肯下决心去钻研,去考虑和琢磨,更重要的是他有自己独特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
杨震当初钦点他来担任抗联第一任装甲兵司令员,负责组建装甲兵,可并非是单单看他在朝鲜战场上的表现。而且在组建装甲兵司令部的时候,因为全军正在扩编,缺少政工干部,所有的军政都是他在一肩挑。
但至少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他没有让自己失望,做的相当的出色。对于这样的人才来说,很多他没有想到的问题,只要适当的点一下就足够了。而且术有专攻,杨震对于装甲兵使用也就知道一个大概,在一些必要的细节上也不是很清楚。
所以杨震一向认为自己管的太多,只能过于束缚下面的手脚,制约他们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自己明白和清楚的方面,在必要的时候提醒一下是必须的。但是也就是适当的提醒一下而已,再多就没有那个必要了。
拍着t三四坦克厚重的装甲,杨震道:“改装的时候,你们要注意一下,让部队即便能拽着扶手保证身体不被高速冲击的坦克甩下去,也要保证随车的战士还能射击,以及上下车的方便。”
“还有此次英国人转让过来的所有意大利制造的坦克,都是已经落后的破烂货。皮薄不说,还相当的不可靠。即便是英国人已经为它们更换了火炮,但是性能依旧很落后。一旦上了战场,那不是让我们的坦克手去作战,是让他们送死。”
“总部已经从中挑选出一部分送到军工厂去掉炮塔,加装七十五毫米野炮,改装为自行火炮。并安装高射炮,改成自行高炮,装甲一师是第一个配备的单位。等改装计划完成之后,装甲一师所属炮兵团将会下辖两个十二辆的自行火炮营,一个牵引式的一百毫米榴弹炮营,以及一个火箭炮营。”
“这样装甲一师将率先在全军都实现机械化和摩托化,淘汰全部的骡马,机动能力也得到了进步一的增强。但是我很担心那,你们的机械保养能力,以及指挥员的军事素养,能不能支撑这么大一支机械化部队作战。”
“机械化部队作战,除了战场和兵员训练等一些因素之外,首要的就是后勤保障以及维修保障能力。总部现在给你们搞来了铁马,配齐了马鞍和所有的器具,但是这群铁马你们能不能真正驾驭得了,关键还要靠你们自己。”
“现在装备搞上去了,但是你们的维修保养能力一定要跟上。尤其是战场抢修能力,必须得到加强。我不希望前一阶段会战之中,那些在迂回途中出现机械故障的坦克,到战役全部结束,还没有能够维修好。搞长途奔袭,一路到处都是抛锚的坦克情况再一次出现。”
“你们都是装甲兵的高级指挥员,也是奠基者。当初我之所以组建装甲兵司令部,就是为了更好的调动人力和物力,同时也更好的完成我们从单一的步兵和炮兵,向多兵种联合作战方面转变。”
“你们一定要具备相对应的眼光和能力,才能达到总部对你们的要求。而这其中,不单单是战场上的表现。更多的是具备一名综合指挥员,所必备的综合素质。后勤、技术,也是你们所必须掌握的能力。当然术有专攻,你们不需要样样精通,但是必须要了解。”
“一种坦克的发动机马力有多大,最大的行驶距离是多远。一旦出现故障,该怎么去排除,会不会影响继续战斗。你们这些高级指挥员,心里面都要有一个度。不能一出现问题,两眼茫然什么都不知道。”
“对于装甲兵这种技术复杂性的军兵种,你们不仅要考虑战术该怎么运用,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提高技术保养能力。才能让我们这些铁马,真正的驰骋战场。驾驭好这些铁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1568章 主战坦克
杨震提出的要加强维修和保养能力的要求,陈翰章也点头道:“一号,这个道理我明白。这些钢铁战马,虽然是钢铁制造,但是也需要和战马一样养护。没有了必要的养护,和普通的战马一样会趴窝的。”
“也正是考虑到这些问题,我们除了在两个装甲师组建了直属维修营之外,每个团也配备了一个维修保障营,各个营也配备了一个抢修排。分别负责大修、中修、小修,以及日常的维修保养。”
“不过我们的技术实力,还是相当有限的。一号,您知道原来我们的装甲兵只有两个旅,不过是两个维修保养营,五个保养连的编制。就算是我们在培养维修和保障人员的时候,按照一带五的比例进行超额培养。”
“但是现在部队一下子扩编为两个师,外加两个旅以及几个独立营团,总数达到了七百多辆坦克和装甲车辆的兵力,可以说一下子翻了几番。而且发动机型号复杂,有汽油机、柴油机。有的还是航空发动机改装过来的,需要配备高辛烷值的燃油才能启动。”
“这种情况之下原有的技术维修人员,面对着几乎是翻了一番的装甲数量,现在多少有不够用。我们现在的维修和保障人员,只能尽全力保障两个作为主要拳头的装甲师。至于其他的两个旅,只能改为编成一个实际为排级规模的维修保障连。”
“一号,这已经是我们在还要保证后方坦克大修厂维持运转的前提之下,目前能调动的所有维修保障人员了。再多一些,实在是凑不出来。至少在短时间之内,是没有办法保证全部满编。”
“部队的规模扩充太快,但是受制于我们的底子太过于薄弱,技术能力却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技术人员不是经过几个月训练就能上战场普通的步兵,没有长时间的培养很难达到要求。”
“咱们的技术人员,又普遍文化水平都相对偏低。想要培养出来合格的技术人才,所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您不能指望一个三角板都不会用,甚至不清楚什么东西的人,在短时间之内就会去维修一部汽油发动机。”
想起正在接收的英制坦克,陈翰章摇了摇头道:“现在最关键的是,随着新装备的到来,维修保养所需的技术也越来越复杂。苏制坦克和英制坦克各方面的保养和维修,完全是两个体系。这对我们的要求,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尤其是玛蒂尔达二步兵坦克,其发动机居然是两台九十五马力发动机并联组成的,其结构更加复杂,对维修和保养的要求也更高。一旦一台发动机出现故障,整个坦克就必须要停下来进行大修。”
“的确,两台发动机并联,一台被打坏另外一台,还可以勉强维持坦克的最起码的机动能力。但是这种结构,实在是太他妈的让后勤维修保养人员头疼了。两台并联发动机就那么一点的优势,也被过于过于复杂的结构难以修理的劣势给抵消的一干二净了。”
“一号,我真的很是搞不明白英国人怎么想的。明明有大马力的发动机,非要用两台小马力发动机并联,去作为一种主力坦克的动力。十字军巡洋坦克的一台三百四十马力的发动机,足够顶的上四台玛蒂尔达步兵坦克的发动机。”
“而偏偏马力小的坦克,却搞了那么厚重的装甲和庞大的体积。弄的即便是在平地最大时速也不过二十公里,还没有马车快。而属于苏式快速坦克性质的十字军坦克却是动力过剩,如果不顾及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甚至比汽车跑的还快。”
“这种坦克在抵达的时候,我曾经试驾过。曾经一口气开到六十公里最大时速,这还是我担心开的太快,减少发动机使用寿命,而有意识的控制坦克的速度。如果真正的放开了跑,我想这速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最关键的是这种坦克,人机功效要比苏制坦克好的多。机动性能,也是我们目前所有坦克之中最好的。二百公里跑下来,并不比开汽车累到哪里去。别说这种t三四坦克,就是bt快速坦克也比不上。”
“装甲在运抵我们这里之前,也经过一定的改进和增强。虽说防护性还不如t三四坦克,但是作为快速突破的坦克,要比我们原来使用的bt七快速坦克要强的多。速度快,装甲厚度在对付日军人的时候也还勉强够用。”
“同时过于充沛的动力,以及相对牢固的结构,使得这种坦克我们还有进一步升级的空间。与那种除了装甲厚之外,几乎是一无是处的马尔蒂达坦克相比,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坦克。”
“一号,您能不能与英国人协调一下,将给我们的玛蒂尔达坦克,都换成十字军巡洋坦克?玛蒂尔达坦克,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不适用。咱们国内的地形复杂,这种坦克机动性能又差,尤其是在通过积雪和复杂地形的时候,简直就是寸步难行。”
“冬季作战坦克两侧的裙板,经常被雪快给堵死,使得坦克的行走系统也随之被堵死。在冬季作战,乘员还得不时冒着敌军的炮火,下来清除裙板和行走系统之间的雪块。还有悬挂系统,也经常在严寒的天气之下被冻住。”
“到了夏天,我估计按照咱们国内恶劣的,基本上都是土路的道路环境。这种坦克冬天出的毛病,在夏天也一样会出现。不过差别在冬天的雪块,到了夏天恐怕就是大量的淤泥了。我们大多数的土质公路一到雨季,就会成为一个烂泥塘。就这种坦克的结构,没有麻烦那就怪了。”
“英国人同时搞出这两种坦克,也不嫌麻烦。他们完全可以使用十字军坦克的发动机,提升玛蒂尔达步兵坦克的性能。或是用马尔蒂达坦克厚重的装甲,改进十字军坦克的防护性。将二者取长补短,合二为一吗。”
陈翰章的抱怨,让杨震笑了笑道:“坦克是一战时期,才出现的新型武器装备。在一战结束之后,打的民穷财尽的西方大国,又在拼命的压缩军费恢复元气,中间几乎停顿发展了十多年。”
“导致直到欧洲战场战事全面爆发,世界各国对坦克这种还比较新鲜的武器装备怎么运用,依旧都处在摸索期。而且依据一战经验,坦克这种武器装备,不是用来对付同类的,而是对付步兵阵地的。怎么样能快速突破敌军设防阵地,才是各国对坦克战术研究的最终目标。”
“各国都在根据自己在一战之中使用坦克的经验,不断的在摸索坦克研发和制造技术。火力、防护力、机动性,这坦克的三大要素,究竟该怎么去平衡,并无一个明确的借鉴。而且之前的技术发展,也使得这三大要素很难取得平衡。”
“要么在当时反坦克火力之下,保证防护力搞出这种装甲厚,但是行动缓慢的步兵坦克和重型坦克。要么保证机动性,搞出巡洋坦克和轻型坦克。至于火力,大家一样都是和反坦克炮看齐的。不是没有能力研制更大口径的坦克炮,而是大家觉得都没有必要。”
“也不是没有两者兼容的坦克,但是这种坦克因为受制于目前冶金技术和发动机制造技术,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那就是可靠性相当的差。苏联人有种重型坦克,到是弄的装甲也厚,理论上的形势速度也可以。但是可靠性,只能是别说了。所以大部分的国家,在两者无法兼顾的情况之下,分别搞出轻型和重型坦克来,分别应对两种不同的战术。”
“相对于其他国家轻重坦克并举的情况来说,英国人则干脆搞出了两种坦克。一种坦克装甲薄,但是机动性能好,可以利用速度迂回包抄敌军阵地的侧翼。一种是掩护速度与步兵推进速度相等,专门用来掩护步兵从正面突破。”
“这与苏联人研制t二八多炮塔中型坦克和t二六轻型坦克的同时,还研制了快速的bt型号坦克可以说异曲同工。大家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突破敌军即设阵地上,而没有考虑到对敌人坦克作战。大家的主要精力,都是放在了与守军阵地的反坦克炮作战。”
“所以大家都将坦克作为传统兵种附属装备使用,要么配备给步兵实施正面强攻,编入步兵序列。要么配置给骑兵,与骑兵的机动性配合实施侧翼包抄。英国人的这种做法,也是跟着当时的世界潮流走。其实也不过就是一个名字,两种叫法而已。”
“其实最早将坦克独立编成作战集群,步兵配属给坦克还是苏联人。只不过他们因为政治的原因,走了很大的一段弯路,才让德国人走到了前面而已。直到此次欧洲会战,德军运用坦克集中单独实施快速突破,才让全世界的军队梦醒。”
“只不过固有的研制体系,在短时间之内很难得到改变而已。其实德国人的坦克集群,也不是为了对付敌国的坦克准备的。他们只是将原来配属给步兵的坦克,集中到一起使用,增强的突破能力而已。德国人的战术是先进的,但是他们的装备研发理念,也不过与其他国家相同,并未比苏联人强到那里去。”
“这次世界大战对于战术的更新和变化,快的让人措手不及。与一战大家守着阵地大打战壕战的传统模式相比,大范围的空地一体化穿插成了主要作战模式。大家统统都挨了对方一顿胖揍之后,才发现最好的反坦克武器还是坦克。”
“在未来,不管是轻型坦克和重型坦克,还是巡洋坦克或是步兵坦克,这些过于剑走极端的坦克,都将会注定被淘汰的。像t三四坦克这种火力、机动、防护性相对来说平衡一些的中型坦克,才会成为主要的坦克发展潮流。”
“最早的苏联人,眼下在苏德战场上吃了大亏的德国人和英国人,包括在不远的将来参战的美国人,都会以中型坦克为主要装甲力量。这种将会是未来坦克主要发展潮流,将在战场上承担主要作战任务以及作为主要坦克装备的坦克,我们完全可以称之为主战坦克。”
第1569章 真正解决困境的方法
说到这里,杨震看了看面前已经完成当天训练计划,现在已经排的整整齐齐两个完整坦克团的苏制坦克,摇了摇头道:“对于英国人来说,面对着现在北非战场,未来的欧洲战场德国人庞大装甲集群的巨大压力,他们不会将性能最好的坦克给我们。”
“像这种他们已经陆续开始淘汰的玛蒂尔达二型坦克和十字军巡洋坦克,才会转交给我们。你们看着吧,等到不远的未来,美制性能优良的中型坦克大量生产出来之后,我们将会与英国人和苏联人,争夺美国援助的配额。”
“英国人为了搞到性能更加优秀的美制坦克,肯定会采取一些花样。我估计这些英国坦克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成为对我们的主要援助装备。至于我们自己制造的坦克,你还得等待。”
“不过那些英国坦克,在面对德国人的时候,也许是已经落后了。但是对付日本人,性能还是足够了。也许是对手不同,日本人的坦克不仅更加不适合反坦克作战,其实连担负掩护步兵攻击的任务都很勉强。”
“装备的都是更适合火力压制的榴弹炮,而不是与坦克作战的加农炮。最大口径五十七毫米榴弹炮,穿甲能力还不如我们的t二六坦克,甚至装备更多的是连火炮都没有的九四式装甲车。面对这样的对手,这些装备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还是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的。”
“所以,你们不要考虑这些装备的缺点这样或是那样的多。而是要尽快的熟悉这种坦克性能,想办法通过战术的运用,避开它们的弱点。争取早日让它们投入到战场上,发挥最大的威力,成为对付日军的利器。”
“老陈,总部会想办法为你们争取性能先进的装备。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装备,能不能成为一种打击日军有力武器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在你们这些使用的人身上。人无决胜之心,到了战场上贪生怕死,给他们什么样的装备,都最终都只能成为一堆废铁。”
“对于这些美英苏提供的坦克,无论他们有什么缺点,你们都要接受并熟悉。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发挥他们最大的威力。总之一句话,能杀鬼子的武器,就是好武器。能在战场上减少我们牺牲的装备,就是最好的装备。”
“不能因为这些装备有这样和那样的缺点,我们就不愿意接受,也不愿意去熟悉它们。这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武器装备,更没有完美无缺的战术。所以无论接收到什么样的装备,你们的心态一定要摆正。既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弃之如敝屐。”
“技术保障人员不够,就想法子自己培养吗。在培养的程序上,多动动脑筋、想想办法。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你们装甲兵是出了航空兵之外,全军重点知识分子调拨对象。我想我们只要努力,还是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你之前依托正在建设的坦克制造厂,培养技术人员的办法不是很好吗。为什么不继续?文化程度低不要紧,我们多少人入伍之前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就那么一点文化还是到部队之后学习的。既然我们能把一个字不识的人培养成高级指挥员,那么为什么他们里面就不能培养出技术人员?”
其实陈翰章也就是发发牢骚,这些坦克虽说各自有各自的毛病。但要是真的不给他,都调拨给步兵部队,恐怕他这个装甲兵司令非得尥蹶子不可。杨震既然已经将话说的如此之透,以陈翰章的为人自然闭嘴不会在谈。
至于技术保障人员不够的问题,的确是实情,但是也并非一点解决的办法没有。早在装甲兵刚一成立,他就从机关和后勤人员之中选派了一批伪满国小毕业的干部和战士,到苏联援建的坦克生产厂去学习。
虽说坦克生产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彻底的完成建设,而且也未生产出一辆的坦克。但是他的装甲兵依托工厂苏联技术人员办的生产技术培训班,第一批就培养出来二百名维修保障人员。而且这个模式,到现在还在进行着。
而后期军区调拨给他们的伪满国中文化程度的新兵,他都是一半按照作战干部,一半按照技术干部培养的。而且采取了以老带新,加快培养速度的办法。但是面对着一下子扩大了不少的装甲兵编制和装备数量,目前技术保障人员的确数量不算充足,但是也足以满足军区扩编的几支拳头部队最基本的需要。
他这番叫苦,实际上与当初的熊大缜目标却是差不多。就是想要杨震在知识分子调拨数量上给开点口子,多给装甲兵分配一些至少也是国中毕业生文化程度的新兵来。没有办法,按照军区调拨的那些数量,对于正处于飞速发展中,如饥似渴的装甲兵来说,远远的满足不了需要。
至少按照他在上月底军区高级干部通风会上,了解到抗联与美英苏达成了援助协议之后,返回部队立即亲自着手制定的装甲兵发展规划来说,真的是满足不了需要。走一步,看三步这种棋盘上,也是人生的哲理,下的一手好棋的陈翰章还是记得很清楚的。
没有办法,战争不等人,时间不等人。如果他有苏联人在战前那么长时间和平建设时间,可以稳扎稳打的一步步去进行,他也不会这么着急。但是现在的形势,却给不了他那么多的时间去步步为营。
只要一号开口了,政委和东北局那边肯定是基本上一路顺风。所以陈翰章在叫完苦之后,就一直很期待的看着杨震。盼着杨震点头,答应在征兵的时候,对于国中毕业生文化标准的新兵分配上给装甲兵一定的照顾。
他之所以抱怨英国坦克,只不过是抛砖引玉的一种手段而已。自从军以来,无论再大的压力,再困难的情况,也从来没有主动叫过苦的陈翰章。这次多少有些唠唠叨叨的抱怨,尽管也是事出有因,但也的确是开天辟地。
只是杨震在这件事情上,却是好像什么都没有听出来一样闭口不谈。只是和他这个装甲兵司令谈了一下坦克发展历史,顺便给面前的这种苏制中型坦克,起了一个主战坦克的新名字。至于维修保障人员的缺口,却是明白的告诉他自力更生。
杨震既然已经变相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以陈翰章为人也就闭口不敢再多言。熊大缜因为这件事情,多次碰了一鼻子灰的结果,他陈翰章还是很了解的。一号既然闭口不谈,那么就是这件事情上没有商量的余地。
尽管他很清楚对于自己的那番抱怨,一号绝对是听的出来并非无的放矢。但一号没有吐口,恐怕是军区在这件事情上也确实为难。陈翰章不是没脸没皮的熊大缜,杨震既然避而谈,也知道目前实际情况的他,也就没有在继续叫苦。